浅读浅记
鲁迅
对鲁迅先生的认识,最早是来自于毛泽东主席的鲁迅先生“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句话。其实毛主席本人,就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诗文也都很好。毛主席是伟大的,鲁迅先生也是伟大的,他们各自的伟大,是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不存在谁封谁的问题,可还是有人,对鲁迅的著作抱冷漠态度,对他的人格说三道四。世界上有不少伟大的文学家,他们都能得到本国人民的崇敬与热爱,例如英国的狄更斯、简•奥斯汀,法国的巴尔扎克、雨果,德国的歌德、席勒,俄国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不仅在本国广受追捧,在全世界也都产生广泛的影响,由他们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不仅局限于本国,还在许多国家一拍再拍。
总是有人,热衷于拿名人说事,先是鲁迅,后是茅盾、巴金、钱锺书等名家,都被人说三道四过,名人不是不可以批评,批评也应是客观正当的,在“批评”中使用一些失当的语言,根据一些道听途说为他们编造各种“奇闻异事”,这样的“批评”,就很难说是客观正当的批评,恐怕更像是蹭名人饭吃。
鲁迅先生笔下人物,已经过去多少年了,你到社会上去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是不是还可以看得见他笔下的某些人物的影子。这就是经典。这样的经典,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写出来的。著名作家孙犁,从文学的角度,对鲁迅先生的一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鲁迅一生,虽战斗姿态凌厉,但对待文学创作,则非常谦虚谨慎,从未自放狂言,以欺世盗名。”美学家李泽厚,对鲁迅先生也非常崇敬,说他在中国现代作家里,最爱读鲁迅先生。
巴金
由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改编的同名电影,让我知道了孙道临、黄宗英这样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很有演员气质,对角色把握得精准到位,看过这部电影,也记住了觉新这个封建家庭中软弱者的形象。黄宗英娇美动人,看过她的表演,对女性美也有了一个蒙胧的认识,认为女性美就应像她那样,脸蛋漂亮,身材苗条,气质高雅,多才多艺。她在《家》这部电影里,扮演梅表姐这个角色,台词不多,通过一个个表情,一个个眼神,就能把梅表姐演活。黄宗英不演电影以后,又成为一名作家,以报告文学活跃在当代中国文坛。她的《小木屋》就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名篇。扯远了。巴金以激流三部曲闻名于世,看过电影《家》,再读他的小说《家》,又有新的感受。他的《寒月》和《憩园》,在小说语言运用上堪称典范。晚年写作《随想录》,提倡讲真话,表现出一代知识分子的良知。根据他的中篇小说《团圆》改编成的电影《英雄儿女》,对我们那一代人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战斗英雄王成,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孤身坚守阵地,英勇抗击美国侵略者。他在阵地上用报话机向部队首长呼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我们小时候最爱模仿的。王成手握爆破筒,站在高高的阵地上俯视敌人,令敌人魂飞胆丧,然后纵身一跳,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钱锺书
钱锺书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也是一位有着独特气质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多在文艺理论上,有不少还是用文言文写的,如《管锥编》和《谈艺录》就是这样的作品。钱先生写过少量的小说和散文,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就很有个人特质,这个特质,在小说开头就表现出来:“……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可能因为自己读书少,没见过这样的有特质的描写,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就想,假如换作别人,这段文字是不是还能写出这个味道来?《围城》自一九八〇年恢复出版至今,总印数已超过千万册。
钱先生热爱读书,上清华时就说他是来“扫荡”清华图书馆的。以后写作学术著作《管锥编》,引用古今中外书籍多达二千多种,读书之多,令人折服。他不仅读书多,更是勤于笔记,有将近六万页的中、西文读书笔记传世。这个数量的读书笔记,即便是在读书人那里,也十分罕见。
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有许多头衔: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等等。他的这些头衔,并非浪得虚名,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写下数百万字的著作。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他的著作,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为主,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些非学术类的杂文,如《杂写集》《逝者如斯:费孝通杂文选集》等。
费孝通先生的文字,比较大气,比较随意,信马由缰,因而也不容易归类。他提倡做学问要走出去,考察祖国的山山水水,他多次考察广西大瑶山,还因此痛失过自己的亲人。他一路走一路写,《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他崇尚儒家思想,在《孔林片思》里这样写道:“我在孔林里反复地思考,看来当前人类正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孔子了。新的孔子必须是不仅懂得本民族的人,同时又懂得其他民族、宗教的人。他要从高一层的心态关系去理解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目前导致大混乱的民族和宗教冲突充分反映了一个心态失调的局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自觉。考虑到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心态的人今后必须和平共处,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不能不为已不能再关门自扫门前雪的人们,找出一条共同生活下去的出路。这使我急切盼望新时代的孔子的早日出现。”这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考题。他还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发展的新理念。
夏济安
夏济安先生是旅居海外的著名学者,出色的翻译家,关于他的译文,董桥先生曾经这样说:“诵读夏先生的中译,我只觉得他的中文实在上佳;他尽力让中文跟着英文走而不流失中文的韵致,这样的努力不禁教人感动,值得后进学习。”董先生这个体会,我在读夏先生译的一本美国散文集《蜉蝣:人生的一个象证》时也感受到了。夏先生译文的一个特点,是很有中文味,可以一口气读下去——能如此娴熟地运用中文,对于一个长期旅居海外的学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夏先生的胞弟夏志清,也是个著名的学者,对中国文学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例如他对钱锺书、沈从文、张爱玲的评价,就在学界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朱光潜
朱光潜先生是美学大师,并不以散文著称,他的《厚积落叶听雨声》,是一本很耐读的散文集。朱先生的主业是美学,在大学就见过他的《西方美学史》,是大学的美学教材。他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对青年学子读书做人很有教益。在老一辈著名学者中,他的文章很有影响力,《厚积落叶听雨声》是从他过去的一些作品集里精选出来的一本散文集。读老一辈学人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语言纯正规范,文字干净易懂,表现出从容、深厚的文学修养。前辈学人,有不少都有过留学海外的背景,可他们的著作文章,却少有洋腔洋调,多为纯粹的中国味,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写的。
上一篇: 一个人的夜晚(诗十首)
下一篇: 老家已经远去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