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那一曲锅庄舞

作者:杨全富 阅读:235 次更新:2023-12-24 举报

那一曲锅庄舞

时间就像是一双不断行走的脚,这一只脚刚抬起,另一只脚就落下来。一段完整的岁月就像是天上的圆月,一点点的残缺下去,直到弯曲如钩。

初夏时节,同学海军兄从宅龙打来电话,邀约我有时间时到山里来看一看。当时,因为学校里还有一些琐碎事情需要处理,也就没有立即答应。其实,宅龙村寨与我老家只隔着一座山梁,步行过去大约需要三四个小时的行程。在我的记忆里,山梁上道路崎岖,还需要爬上爬下,有的地方还有断崖,架设有栈道。不过早已年久失修,需要格外的小心通过才行。我想,如今这条路早已荒芜了吧。不过,我还是想再去走走这条道路,因为还可以重拾一些残存的记忆,让它续接起来。
终于,熬到了放假,此时时令早已进入了冬日。眼看着年关将至,家中又没有多少事可做,忽然之间从心底深处冒出冬游的想法。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想法更加的强烈起来。走,必须得去一趟,人生又有多少这种决定呢于是,回到老家,背上相机,顺着那一条小径向着宅龙梁子走去。那一条小路旁,树木丛生,幸好是冬日,枝条早已掉光了叶片,不然,路将会被这些枝叶遮挡,很难找出路的样子来。凭着记忆,我一直向前。当来到断崖处时,记忆之中的那一段栈道早已腐朽。人们在栈道后挖掘出了一条宽约三十厘米的小径,刚好能勉强让一人通行。不过需要小心在意,一手扶着崖壁方可过去。翻过一道垭口,就来到了宅龙。

在横断山脉腹地,身处某一个地方,说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就是走小径、穿林海、进村寨而已,但是这里的村寨、田野却有着几分独特的样子。时至岁末,尽管这里阳光充裕,然而田边地角、森林里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空气里夜隐隐飘动着一阵阵寒意。村寨旁几棵高大的松柏树,在冬日的荒凉中,愈加的苍翠。那些针状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绿色的光泽。而山坡上的那些桦树,一起露出红色的树干,与树底的积雪相映成趣。远远望去,就像是红裙白鞋,整齐列队,等待人们目光的检阅。村寨正中央,有古老的建筑体。围墙内,有约1000余平方米的小广场。广场中央,人们围着一堆篝火且歌且舞,一场锅庄舞表演正在舞者们如痴如醉的表演中进行着。

其实,对于这里的人们而言,也无所谓表演,只是日常生活之中的一个调味品而言。这里里的男女老幼,天生就会唱歌跳舞。对于锅庄舞而言,更像是家常便饭似的。而舞蹈中,那些铜钹、铙钹和皮鼓却是最好的道具。只要走进宅龙村寨里,每一户人家都拥有着这样的一两件打击乐器。只是规格不同,音质就有不同。不过敲击的手法却如出一辙,不必要去担心这些远古传下来的器物发出破响。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似乎每一个人都是敲打这些乐器的能手。从蓬头稚子到耄耋老人,抓起鼓槌、举起铙钹的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一拍一合之间就是一种人间最美的打击乐。他们在集会和表情达意的时候都使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交流,心情激动时,会敲打鼓点和铙钹;逢年过节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喜庆,也要敲打这些乐器;一年一度的春节,更要起劲的敲打这些打击乐器……

一般来说,这些打击乐在演奏的时候有多个声部的结合。因此,锅庄舞的唱腔也就自然有了多声部的结合。这种打击乐必须和歌声舞步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表演——锅庄舞。锅庄舞的跳法有两种,一种叫“达尔嘎迭”意为“大锅庄舞”,一种叫“达尔嘎瑟”意为“小锅庄舞”。其中,在跳大锅庄舞时,完全用这些打击乐器来指挥舞步及唱腔,因此显得古朴庄重。而小锅庄舞,可以使用这些打击乐,也可以不使用,因此其舞步轻快飘逸,唱腔极具感染力。只是这两种锅庄舞都有着自己的舞台和特定的含义,因此,只要有锅庄舞的表演时,一般来讲,都要从大锅庄舞开始,跳上几曲大锅庄舞后,小锅庄舞才登场表演。

这里的女孩天生丽质,舞蹈之中动作轻盈柔美,歌声如一股清泉抚慰人的心弦。而旁边的观舞者们,绝不仅仅是看她们的舞姿,更多的是将目光锁定在姑娘们身上的衣着和满月似的脸庞上。这些衣服古朴典雅,服装上都缀满了精美的手工刺绣。图案尤以鲜花、蝴蝶为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如果你仔细观察,还可以从这些刺绣里看到古时候人们生活的一些场景。在这时候,观者往往会浮想联翩,让自己也置身于一个不知岁月几何的年代里,从中去揣摩世事的变迁和朝代更替之后带来的联想。虽然都是一种猜想而已,然而却能从中产生一种朦胧的情感,让思维海阔天空,自由的飞翔。

当然,这些打击乐器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声响。就说皮鼓吧,村寨里的皮鼓都有了一些年代,皮鼓的鼓槌都使用棉布包裹,这样的鼓槌即具有敲击力,又不会对鼓面产生破坏力。而这些皮鼓的鼓面呢,用羊皮制作而成的叫做羊皮鼓,用牛皮制作而成的叫做牛皮鼓。其中羊皮鼓应该为鼓中之上品,其鼓声激越,有着很强的穿透力。而铙钹和铜锣呢,用黄铜打造而成,并混有其它金属。在我家乡,祖上有为僧的一家人。由于其祖上时代为僧,因此一直居住在寺院里,对寺院里各种打击器物有一定的了解。解放初期,其祖上不得不还俗回家,于是,从寺院众多法器中抱回一对铙钹。铙钹金色的面上,有许多芝麻粒大小的小黑点,据说这种黑色的点是黄金。因为铙钹里含有黄金,因此,铙钹的声音特别的清脆。据老人们讲,这幅铙钹在山脚敲响时,在山顶都能听到它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不过,可惜的是,这一户女主人竟然不知道这幅铙钹的价值,受被人蛊惑,贱卖于他人,早已不知所踪。
这些打击器物中,除了铙钹外,其余的都是那么的厚重,对于那些旁观者而言,这些乐器都不啻于一种重负。他们每一次起舞时都要背负着这些打击乐器,为此,他们的动作只得以大跨步的慢舞为主。因此,这些舞者在围绕着火堆跳舞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歌声和打击乐器声引领着他们舞动。如果跳到最高潮的时候,他们需要付出比常人高出一倍的功夫,一边敲击,一边舞动。也许,他们是被这些旋律带入了某一个神圣的世界,脸上洋溢出笑容,不知疲倦。我猜想,他们的心底一定有一种幸福在弥漫,才能如此样的心安理得和陶醉。而且乐此不疲,因为快乐和幸福从来都藏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里。

对于我而言,从小就不喜欢音乐,这都源于一次六一儿童节时,老师让我跳舞时用手搭在前一位女同学的肩部。因为怕羞,几次拒绝,结果引得老师的责骂,从此以后就落下了不喜欢音乐的病根。因此,算是一个对乐盲。后来,进入师范校学习,在校期间,也接触到了音乐,不过,那种从小就带来的厌恶让我与音乐无缘。琴法课上,让同班同学代劳练琴;练习声乐的时候,张大了嘴,直接对口型即可……最终,导致我今日的乐盲。因此,对于眼前的这些打击乐器,我只能从中辨识出“咚咚仓、咚咚仓,咚共”。我想,如果将它看成是一首诗歌,就可以看成是“平平仄、平平仄,平仄”。这种乐器,从它单调的旋律中,还能找出其中所代表的一些情感,以及其潜藏在嘈嘈杂杂乐曲声中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了。

初听起来,这些看似简单的打击乐器旋律单调得近乎于寡味。可是,到后来,却让听者感知到了其魅力之所在。在其单调的旋律中,竟然蕴藏着一种神秘的力量。特别是鼓点的咚咚声,让心脏也随之而改变了跳动的速度。最后,在铜锣的“共”声中,让心跳逐渐平息下来。后来,鼓点再次敲响, 心底忽然产生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随着这种感觉的持续加深,又激发出了某种神圣和庄重地感念。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的打击乐声,就这样不断地在耳边回响。许多时候,锅庄舞都结束了,而这种旋律还一直萦绕在耳畔。我想,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单调才使得世间的万物产生了不可估测的巨大能量。我们都知晓,在我们所生存的环境里,我们都是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生活着,上班、下班、唱歌、说话……越是这样简单的生活,才会让你拥有更多的幸福。

那一天,我和海军兄去了很多地方,走在那一条条阡陌相通的村道上。也许是受到了我们的惊吓,潜藏在田野四周树丛里的鸟雀飞到树枝上,一起欢唱起来。这时候,我感觉到连这些鸟雀的声音也仿佛受到了这些打击乐器的影响,竟然也有了“咚咚仓、咚咚仓、咚共”的节奏,使得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舞者们的中央,背负起沉重的皮鼓,用棉布包裹的鼓槌使劲的敲打着鼓面,发出咚咚咚的巨大声响来。入夜,我和海军兄回到他的家里,在睡梦中,远处广场里的锅庄舞还在表演中,那悠扬而绵长的歌声不时在耳边回响,只是其间没有了打击乐器的声响。海军兄梦呓般的告诉我,大锅庄表演结束了,现在正是小锅庄表演的时候。此时,我真想到场地中去看看。就在我准备给海军兄提出要求时,没想到他已经发出与歌声一样绵长的鼾声,只好作罢。

夜半时分,这歌声终于停歇下来。在山村寂静的夜里,我才沉沉睡去。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