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草人文稿之如梦-44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276 次更新:2023-12-19 举报

人物介绍:曹村“曹三王”考略

在瑞安曹村,民间习惯都称曹豳为“曹山(三)王”。但近些年有人说“曹山(三)王”不是指曹豳,《曹氏族谱》有载,是指曹村曹氏三位祖先,即曹霭、曹霅和曹昌裔。但又有人辩称,曹霭、曹霅、曹昌裔等皆布衣出身,并非朝廷命官、皇亲国戚,于国更无特殊贡献,岂能封王?

今年正月十五曹村花灯节过后,带着疑问查阅了地方史料,发现清·嘉庆《瑞安县志·卷三·祠祀》和民国《瑞安县志·宗教门》同样记载:“孚泽庙  在景富乡上宅(原来暮乡)。神曹氏名霭,闽之长溪人,唐季偕弟霅、昌裔徙居安固之曹村庄,为人皆正直,尤乐施与。没,民立祠祀之。宋宣和初,睦寇至,神拒之,具有灵迹。嗣,平阳盗起,神见梦于里人,得备不虞。绍兴间,邑大水,坏民居,时有邵贵、季宣、张成见三人立于水上,挥手画水,势遂平。每旱潦,祷即应。宝庆三年,诏封霭‘顺佑广福昭德王’,封霅 ‘顺应广惠昭泽王’,封昌裔‘顺济广宁昭显王’,敕赐祠额为‘孚泽庙’。后迁今址。”

这段文字是介绍座落于景富乡上宅(今高楼镇境内)孚泽庙(曹三王祠堂)的由来及其所供奉者曹霭、曹霅和曹昌裔的一些情况。

全文说孚泽庙座落在景富乡上宅(原来在来暮乡)。庙内供奉的神灵曹氏,名霭,福建长溪人,晚唐(五代后晋)时带着曹霅和曹昌裔两位弟弟迁徙曹村定居(《乾隆志》关于孚泽庙的记载称“徒居曹村之南”;另处称“游至瑞邑许峰,爱其胜,遂驻迹焉”。曹氏兄弟三人为人正直,乐于施舍,死后,老百姓为他们塑像建庙,供后人瞻仰祭祀(《乾隆志》记载称“既没,民立祠于登场坊祀之”;另处称“及卒,遂祠于曹村前坡”。宋宣和初年,睦寇入侵(睦寇,指方腊军。睦,指睦州,即今浙江建德。当时方腊在睦州青溪,即今浙江淳安起义,十二月便攻克睦州,继而入侵温州),曹霭等显灵,以神力抗敌,敌军不战而退。

后来,平阳出现盗贼,流窜作案,常于夜间入室窃物,曹霭等常托梦给乡里人,提醒大家警惕防备,终让乡人免遭盗贼侵扰。绍兴年间,一次乡里发大水,村民房屋损坏不少,当时邵贵、季宣和张成等人看见曹霭等三兄弟站在水上挥手划水,拨退激流,终于使水势逐渐退去。每逢大旱或洪涝,只要百姓祈祷,便有求必应。

宝庆三年,诏封曹霭为“顺佑广福昭德王”,封曹霅为“顺应广惠昭泽王”,封曹昌裔为“顺济广宁昭显王”,并敕赐祠额题记“孚泽庙”。后来(从来暮乡三十七都曹村庄)迁到这里(高楼上宅)。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曹霭三兄弟所封之“王”,与朝廷为褒奖当朝有功之臣而敕封的“王、侯”,在历史意义上并非同一概念。纵观历史,“好人”死后,后人建庙供奉,传说出现灵迹,然后报经朝廷阴封为“王”、为“神”、为“帝”等等,比比皆是。

例如瑞安横山“周公庙神周凯,字公武,西晋时人,以平水患,德惠一方,唐封为平水显应王;……元时进封为太和冲圣帝,改庙为宫。明经礼部定议为横山周公之神”。

又如“三港庙神姓陈,名逸,字子良,唐时人……宋端拱二年封惠民侯,宣和二年加护国二字,宋德祐元年诏封护国惠民福善圣王……”

再如:瑞安东郭庙神林三益,北宋时人,元朝至元年间被敕封为忠武孚佑昭惠广济王。

再又如:杨府爷,姓杨,名精义,瑞安陶山人,宋敕封为圣通文武德理良横福德显应真君(神)等等。

被封者一般都设在庙里供人祭祀,以佑乡里、保一方平安,其内涵具有封建迷信性。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由于科学知识不普及,此类现象是多见的,所封之“王”并非历史意义上的王侯之“王”,即此王非彼王是也。

林初兴/2012.3/云烟斋

(原载《温州日报》2012年3月3日第6版瓯越·风土

2012-11编《曹豳其人其诗》/中国戏剧出版社)

 

上一篇: 草人文稿之如梦-43

下一篇: 掐面叶子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