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草人文稿之如梦-38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302 次更新:2023-12-18 举报

附:根据温州都市报要求,缩减为2000字内的版本——

南戏在温州产生的理由及其发展

南戏是在民间“村坊小曲”和“宋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用声腔、念白、动作去表演一个完整故事的戏文。由于这种戏文首先在温州诞生,所以被称作“永嘉杂剧”(温州旧称永嘉)

南戏从兴起到式微,大约历时200多年12世纪—14世纪)。她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种较为成熟的戏曲形式,标志着中国戏曲正式形成。

那么,南戏为什么首先会在温州产生呢?这跟当时温州特定的人文环境有关。据笔者近年研学所得,大概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北宋时温州是宋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朝廷曾在温州设立市舶司。后北方宋王朝动乱,宋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温州经济更加繁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发展空间。

其次,温州民间自古就有浓厚的发家致富意识,南戏便成为当时温州一种新的赚钱门路。温州人这种营利意识和赚钱本领在早期的南戏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根据买方市场的需求,对当时活跃在农村的“村坊小曲”进行了改进,让它尽快走向城市。当时的南戏艺人在编排南戏时,就采用了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力求低成本、高收益。例如,艺人在设置角色时就考虑尽量节约成本,一部戏中本来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个角色,但在实际演出时,采取“兼扮”办法,由同一个演员去扮演多个角色,或男性兼扮女性角色,因此可以兼扮出更多的角色来完成一部戏的表演。并且这些民间艺人大都采取“农忙务农,农闲从艺”的办法来发家致富,即农闲时一家老少六七人组成一个戏班,就可以在乡村流动演出了。历史上的温州人就善于吃苦耐劳,更善于闯市场。为了争取更大市场、获得更多盈利,他们背井离乡,带班到各地演出。这样,南戏也就在南方地区得到较快的传播和流行。

再次是,温州并非大都市,上层文人学士的势力不大,而商人通常没有多大学问,乡村民众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对粗俗的民间娱乐形式不但不会排斥,而且是喜闻乐见。这种民间艺术恰好迎合这些商人和民众。

说到这里,须提及的是,在当时上层文人学士对于来自民间的艺术是持排斥态度的。如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祝允明在《猥谈》中便指责南戏说:

“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更为无端,于是声乐大乱……盖已略无音律、腔调。愚人蠢工,徇意更变,妄名‘余姚腔’、‘ 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变易喉舌,趁逐抑扬,杜撰百端,真胡说耳。若以被之管弦,必至失笑。”

他用猥琐卑俗的语气,在谈论南戏流行情形的同时来贬斥南戏。显而易见,南戏在当时上层文人学土是看不上的。

    那么,南戏又是怎样流传发展起来的呢?

南戏自从北宋末叶在温州农村初步成形后,首先从乡村走向城镇,再走向城市。特别是到了南宋,宋室在临安(今杭州)建都后,南戏便从温州北上,向杭州流布。此后又流布到了海盐、余姚等地,与当地方言土语结合后,形成南戏的“海盐腔”和“余姚腔”,并在海盐、余姚扎下了根。

南戏由温州向南,便流布到了福建的泉州、漳州、蒲田等地。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1187-1269)晚年回到蒲田老家后,写下了不少关于观看南戏的诗篇。如在《田舍即事》诗中,他描述了观看优戏《楚汉相争》、《霸王别姬》故事的情景:“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市优,是指优戏,说优人演的戏。当时,在当地优戏就是指从温州流布过来的南戏)。直到今天,在福建地方剧种中还保留着许多南戏的剧目。

后来,南戏又从温州向西流布,到了江西。据南宋刘埙(江西南丰人)《水云村稿》中说:在南渡之初,当时南丰一带在流传的还只是“汴都正音、教坊遗曲”。到了宋咸淳年间1265-1274),永嘉戏曲传入后,随着南戏的盛行,影响了“汴都正音、教坊遗曲”的传唱。

到了元代,南戏又与北曲杂剧发生了交流。北曲杂剧在金末元初,产生于北方的大都(今北京)和平阳(今山西临汾)等地。由于当时南北两地政治戏峙,南戏与北曲杂剧之间没有发生联系。到了元初,南北政治对峙局面结束,随着北曲杂剧南下,南北两种戏曲产生了交流与融合,对后来元代南戏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南戏吸收了北曲杂剧的一些长处,特别是一些戏曲作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剧本的文学性,而且在曲调的组合形式、用韵上也都有所改进,从而促进了南戏的成熟与完善。正如明末集画家、诗人、剧作家为一身的徐渭(浙江绍兴人)称赞元末瑞安高则诚的《琵琶记》时说:“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

在温州,宋元南戏的直接流传者是“昆曲”。昆山腔在宋元时期就是南戏的四大唱腔之一。今天的昆曲,或称“昆剧”,所采用的剧本文体、乐曲和角色体制都继承于南戏。现在温州永嘉昆剧正以崭新的风貌,向当代人展示中国南戏的传统戏曲艺术。

(原载温州都市报)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