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文稿之如梦-37
论文:南戏在温州产生的理由及其发展与特征
一、南戏为什么首先在温州产生
南戏是在民间“村坊小曲”和“宋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用声腔、念白、动作去表演一个完整故事的戏文。南戏开始就称“戏文”,它的发祥地就在我们温州,所以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温州旧称永嘉)。
南戏从兴起到式微,大约历时200多年,即自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它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种较为成熟的戏曲形式,标志着中国戏曲正式形成。
那么,南戏为什么首先会在温州产生呢?这跟当时温州特定的人文环境有关,据笔者近年研学所得,大概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北宋时,温州是宋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朝廷曾在温州设立市舶司。尔后,北方宋王朝动乱,宋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温州经济更加繁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发展空间。
其次,温州并非大都市,上层文人学士的势力不大,而商人通常没有多大学问,乡村民众更不用说了,他们对粗俗的民间娱乐形式不但不会排斥,而且喜闻乐见。这种民间艺术恰好迎合这些商人和民众口味,自然形成颇具潜力的买方市场。
再次是,温州民间自古就有强烈的发家致富意识,南戏便成为当时温州一种新的赚钱门路。温州人这种营利意识和赚钱本领,在早期的南戏中便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根据买方市场的需求,对当时活跃在农村的“村坊小曲”进行了改进,推动南戏向城镇发展。
当时的南戏艺人在编排南戏时,就采用了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力求低成本、高收益。例如,艺人在设置角色时考虑尽量节约成本:一部戏中本来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个角色,但在实际演出时,采取“兼扮”办法,由同一个演员去扮演多个角色,或男性兼扮女性角色,因此可以兼扮出更多的角色来完成一部戏的表演。并且这些民间艺人大都采取“农忙务农,农闲从艺”的办法来发家致富,即农闲时,一家老少六七人组成一个戏班,就可以在乡村流动演出了。
历史上的温州人就善于吃苦耐劳,更善于闯市场。为了争取更大市场,获得更多盈利,他们背井离乡,带班到各地演出,这样,南戏也就在南方地区得到较快的传播和发展。
但说到这里须提及的是,在当时,上层文人学士对于来自民间的艺术是持排斥态度的。如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祝允明在《猥谈》中便指责南戏说:
“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更为无端,于是声乐大乱……盖已略无音律、腔调。愚人蠢工,徇意更变,妄名‘余姚腔’、‘ 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变易喉舌,趁逐抑扬,杜撰百端,真胡说耳。若以被之管弦,必至失笑。”
他用卑俗的语气,在谈论南戏流行情形的同时来贬斥南戏。显而易见,南戏在当时,上层文人学土是看不上的。
二、南戏的流传与发展
首先说南戏在两宋时期的流传:
南戏自从北宋末年在温州农村初步成形后,首先从乡村走向城镇,再走向城市。特别是到了南宋,宋王室在临安建都后,南戏便从温州北上,向杭州传播。此后又流布到了海盐、余姚等地,与当地方言土语结合后,形成南戏的“海盐腔”和“余姚腔”,并在海盐、余姚扎下了根。
南戏由温州向南,传播到了福建的泉州、漳州、蒲田等地。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1187-1269)晚年回到蒲田老家后,写下了不少关于观看南戏的诗篇。如在《田舍即事》诗中,他描述了观看优戏《楚汉相争》、《霸王别姬》故事的情景: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市优,是指优戏,说优人演的戏。当时,在当地说优戏就是指从温州流布过来的南戏。)
直到今天,在福建地方剧种中还保留着许多南戏的剧目。
后来,南戏又从温州向西传播,流布到了江西。据南宋刘埙(江西南丰人)《水云村稿》中说:
“在南渡之初,当时南丰一带在流传的还只是‘汴都正音、教坊遗曲’,到了宋咸淳年间(1265-1274),永嘉戏曲传入后,随着南戏的盛行,影响了‘汴都正音、教坊遗曲’的传唱。”
再说南戏在元代与北曲杂剧的交流:
北曲杂剧在金末元初,产生于北方的大都(今北京)和平阳(今山西临汾)等地。由于当时南北两地政治对峙,南戏与北曲杂剧之间没有发生联系。北曲杂剧南下之前,当时南戏还不叫“南戏”,而称作“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通称“戏文”。到了元代,北曲南下后,才把原来在南方流行的“戏文”改称为“南戏”,是为了跟北曲杂剧有个区别。
到了元初,南北政治对峙局面结束,随着北曲杂剧南下,南北两种戏曲产生了交流与融合,对后来元代南戏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南戏吸收了北曲杂剧的一些长处,特别是一些戏曲作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剧本的文学性,而且在曲调的组合形式、用韵上也都有所改进。
例如在曲调的组合上,本来南戏是以民间歌谣为曲调的,能顺口好唱即可,没有严格的格律;而北曲杂剧则是依宫调来组合曲调,即用同一宫调内的曲调联缀成一个套曲,一个套曲用同一个韵,而且曲调的排列也有一定的次序。随着北曲南移,南戏受到了北曲依宫调联套的组合形式的影响,出现南戏北曲化,使南戏在曲调的组合上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出现了[调笑令]、[南排歌]、[鹧鸪天]、[鹊踏枝]、[尾声]等等曲调名。演员就根据剧情需要,依曲调填词来演唱。
在曲调的用韵上,本来南戏的曲韵是以东南沿海如浙江、福建、苏南、江西等地的南方方言为语音基础的。北曲南移后,南戏作家在创作南曲时,在保持南戏以南方乡音为用韵特色的同时,掺入了北曲的用韵方式与韵系,丰富了南戏的用韵,使南戏的用韵也日趋成熟与规范。如戏文所用韵脚“东钟”、“支思”、“寒山”、“萧豪”、“家麻”、“歌戈”、“廉纤”等等,都是曲韵。
在语言文字上,由于南戏作家都是民间艺人,缺乏文学修养,所编剧本是供舞台演出用的,曲文与念白必须让观众听得懂,所以南戏的曲白大都口语俗语无文采。而北曲杂剧作家都是文人学士,具有较高文学修养,所以剧作的语言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自从北曲南移后,南戏的语言风格也受到北曲的影响,便逐渐向文学性方向发展。
南北戏曲的交流,对元代南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南戏的成熟与完善。正如明末集画家、诗人、剧作家为一身的徐渭(浙江绍兴人)称赞元末高明的《琵琶记》时说:“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
南戏到了明清时期,逐渐被一种称作“传奇”的戏曲所代替,或者说传奇戏曲是南戏的延伸。尽管“传奇”在剧情内容、语言曲调、音律唱腔上与南戏有所不同,但在剧本文体、乐曲和角色体制上是一脉相承的。就连明清以后,直至近代发展起来的其它戏曲,也都带有宋元南戏的遗传基因。这一点,在南方仍在农村流行的民间业余剧团的“路头戏”戏曲体制再为明显。
但从曲种唱腔看,在温州,与宋元南戏一脉相承的是“昆曲”。昆山腔在宋元时期就是南戏的四大唱腔之一,而今天的昆曲,或称“昆剧”,所采用的剧本文体、乐曲和角色体制都继承于南戏。尽管今天的昆剧跟宋元南戏比,有许多的变化,那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南戏有哪些特征
首先说剧本:
早期南戏(戏文)没有剧本,即没有完整的文字演出本,只是个提纲,主要是通过口授心传的形式来排演。在当时,即使有文本演员也看不懂,因为他们都是下层艺人,识字不多,有的根本就不识字。
由于没有剧本,每个戏班都是靠师父口授心传,艺人常将相同的情节用于不同的剧目,如《荆钗记》与《金钗记》中的女主人公都是不从改嫁,投江而死,又都被人救起。有的不同剧目的戏,不仅情节有雷同的地方,就连曲文和念白也相同。
由于没有固定剧本,早期南戏都是随机性表演,有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为了增强舞台效果,或应观众的要求,便临时穿插与剧情无关的表演。南戏在当时,艺人会根据自身的表演特长与观众的要求对剧情进行不断改动,导致同一个剧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剧情差异。
到后来出现了“记录本”,情况稍好些。记录本是戏班请一些地方下层文人,在演出现场作实况记录的记录稿,然后整理出舞台记录本。“记录本”的出现,南戏的剧目情节、角色安排、曲文念白便相对稳定些。戏班开演前,都会在勾栏外挂出所演的剧目,通常用四句话将本戏的主要情节与人物作概括性的介绍,以吸引观众看戏。这一举措就具有现代人推销产品打广告的作用。
开场形式也有所创新,即在剧中人物出场前,先演一出与正戏有关或无关的戏,等到观众都聚集台前,在场的观众也都安静下来了,正戏才开演。在正戏开演前,先演一出的戏就叫“段头”。到现在,温州民间戏班在农村演出有时还要先演一个“段头”,完了,正戏再开演。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现在仍在温州农村流传的“路头戏”, 就具有明显的南戏遗传基因,甚至可以说是早期南戏的版本,只是曲调与声腔不一样。
至明代,随着上层文人学士参与戏曲创作,剧本除了供演出外,也作为案头读本。明代书坊为了谋利,也开始刻印戏曲剧本了,如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等剧本都是当时印行的。这些经上层文人整理和创作的南戏,其文本体制更加规范,将原来没有分出的,分成出目了,还对文本中的文字作了注解,有的甚至配上了插图。有的书坊还请一些有名望的文人学士给南戏剧本作点评,以提高剧本的价值性。
其次说曲调声腔:
前面已经提到,南戏是在“村坊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了元朝,在与北曲的交流中尽管也采用了一些北曲曲调,但仍然是以南曲为主。南戏中的曲子[望江南]、[长相思]、[浪淘沙]、[水调歌头]、[满江红]、[新水令]、[三台令]、[一枝花]、[台州歌]、[福州歌]等等,尽管使用的与唐词宋词相同的曲调,但跟唐宋词人所填的律词曲调是有差别的,而南戏中的这些曲调更多是具有民间歌谣意味。但早期南戏是不依宫调的,如明末剧作家徐渭所说:
“永嘉杂剧兴,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无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
由于南戏的曲调具有民间性,所以在演唱方式上则承袭了民间歌谣“依腔传字”的演唱方式,即用固定的曲调来套唱不同的文字。但其曲调的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出戏中,根据剧情、人物上下场的变化,可以使用不同宫调的曲调。南戏的这种曲调组合形式,更能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与多样的人物性格。
也同样是由于南戏的曲调具有民间性,它在语言上同民间歌谣一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的特征,即用方言土语来演唱。尽管南方各地都有不同的方言土语,字的声腔各不相同,但演员可以用本土乡音来演唱相同的曲调。所以,南戏在流传过程中,先后产生了许多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唱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等。
“昆山腔”,是南戏与北曲杂剧交流融合后,在江苏昆山开始形成的一种雅谈抒缓的唱腔。音乐以管弦乐为主,为文人学士所喜爱。
“弋阳腔”,弋阳在江西东部,当时这里山歌、小曲很发达,南戏传入后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而形成了弋阳腔。
“余姚腔”,余姚在浙江东部,当时这里就有由山歌发展起来的土戏,南戏传入后,吸收了南戏的声腔和表演形式而形成了余姚腔。
“海盐腔”,海盐在浙江杭州湾海口,南戏传入后,经过当地艺人的再改造而产生海盐腔。海盐腔不使用管弦乐,只用鼓、锣、板等打击器。
再说角色体制:
南戏产生之前,就有一种以表演技艺与叙事文学(故事)相结合的宋杂剧存在。南戏的角色体制就是在宋杂剧角色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杂剧只有五个角色,南戏发展到七个角色,即生、旦、净、末、丑、外、贴等。每一种角色都包含剧中特定的人物身份意义,都有特定的分工。如《琵琶记》中,生角是蔡伯喈,旦角是赵五娘,净角是蔡婆、媒婆甲、应试士子、饥民、学童甲、黑虎将军等,末角是开场副末、张大公、应试士子、河南府首领官、小黄门等,丑角是惜春、媒婆乙、应试士子、饥民、小二、李旺、县官等,外角是蔡公、牛太师、山神等,贴角是牛小姐。
至于主角与配角,由于南戏大多演男女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所以在南戏的角色体制中,以扮演男女主角的生旦为主,其他的都为配角。在表演时,生、旦都以唱为主,唱词和念白都用“官话”,而配角一般都说土语白话。
净,本来分有正净与副净,但在南戏中不分正副,统称“净”。表演时,以说、做为主,多为插科打诨表演,既可扮男性,也可扮女性。
末,本来分有正末与副末,但在南戏中只有副末,简称“末”。副末是开场引出正戏的人物角色,除了担任开场向观众介绍剧情、引出正戏的职责外,也参与扮演剧中的人物。末所扮演的人物都为男性。表演时,也以说、做为主,但有时仍以剧外人的口气,在重要角色上场前向观众介绍一下角色的身份或故事发生的情形。由于副末这一角色承自宋杂剧中的副末,所以,南戏中的副末在表演时仍具有插科打诨的特色,常与净、丑配合演出,但在三者之间,末有时仍以剧外人的口气,对丑、净两人的打诨加以评说,最后由末来结束科诨。
丑,是南戏中增加的角色,相当于副净角色,“墨粉涂面,其形甚丑”。丑在剧中扮演的人物,与净、末所扮演的人物相近。表演时,也以说、做为主,常与净、末相配合,插科打诨。从丑所扮演的人物及其表演的风格来看,丑角是南戏从副净、副末两类角色中派生出来的。
外,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外,生之外又一生也”。外这一角色,在早期南戏中男女兼扮,但都为老年人物,在后期南戏中固定下来,多扮男性老年人物(后称“老生”),但外中又分化出女性老旦这一角色。于是,外便包含“老生”与“老旦”。
贴,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贴,旦之外贴一旦也”,认为贴这一角色是由旦角衍生出来的。在南戏中,贴一般扮演次于旦的年轻女子,后又称“小旦”。如《琵琶记》中赵五娘是旦角,牛小姐是贴角。
为什么南戏这七个角色,用五六个演员就能组成戏班子了呢?
南戏的戏班都是民间艺人,不仅设备简陋,而且成员很少,甚至有的戏班是由一家五六个人组成,不请外人参与,演员多了就赚不到钱。再说,确定七个角色,根据故事情节也可以代表不同类型人物了。剧中人物多了,可以采取由同一个演员兼扮不同角色的办法解决。
然而,南戏的这种角色制,演员只能按各人所应的角色去扮演人物设计情节,这样,就使得南戏所表演的故事具有局限性和稳定性,所以大多表演书生、状元与富家、穷人家小姐的爱情故事。这样就由生、旦、净、丑、未、外、贴等七个角色构成故事框架,演员按各自所扮演的人物去设计情节,然后凑合起来,成为一本戏。
林初兴2010.11于云烟斋
(1914.5入编中国当代戏剧选/第二辑《南戏初探》)
上一篇: 草人文稿之如梦-36
下一篇: 第六届朱自清散文奖评选揭晓 六位作家获奖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