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新闻   

文学与记忆从来不可分割

编辑:admin 阅读:1352 次更新:2020-09-19 举报

  2002年,17岁的李卓在汨罗江畔一所普通的中学里读高二。一次,语文老师在他的作文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读卓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这是当年欧阳修对苏轼的评价,老师将苏轼的“轼”字,改成了李卓的“卓”字。这一句评价影响了李卓的一生。

李卓李卓

  一年后,李卓参加高考,在考场上写出了满分作文,发表在《长沙晚报》和《高中生》杂志上。

  十年后,李卓进入作文培训领域,潜心钻研青少年作文和大语文教育。2018年,他创办麦田格品牌,成了6000多学子追捧的“卓哥”。

  2020年7月,李卓的第一部个人著作、散文集《麦田月光》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获得著名作家韩少功、汤素兰、邓湘子和黄春华的联袂推荐。韩少功先生赞道“于凡人小事居然写出夺目锦绣和惊心波澜”;汤素兰则评价:走的是“经典文学的正道”。 撰文/本报记者储文静

  文学青年李卓

  9月15日,在李卓办公室第一次跟他见面。坐下便开始聊文学,聊写作,一聊居然整整聊了4个小时。

  “少年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作家。当一个三毛那样的作家。去自己想去的远方,絮絮叨叨讲自己的故事,偶尔会有知音给我写信倾诉衷肠,我也会抽时间给他们回信过去。”和许多在小镇长大的孩子一样,李卓身上有着深深的文艺气息——小镇是中国最文艺的地方,这是我们的共识。

  出生于汨罗桃林寺镇一个教师家庭的李卓,对文学有狂热的喜爱,在少年时代就如饥似渴地读书,也写了很多很多的文章。读大学时,李卓还曾热切地希望出版自己的一部小说,并为之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不过后来被出版社的老师拒绝了。如今回头去看,李卓对当初拒绝他的出版社充满感激:“当时我写的那部小说太玛丽苏了,如果真的发表出来成了我的处女作,将会把我钉在耻辱柱上,我就很难下来了。”

  虽然一直在书写,也一直不乏掌声和喝彩,但李卓从未停止自省和反思。后来的他也曾一度盲目崇拜西方文学,动辄引用黑格尔和尼采,行文晦涩令人费解。

  直到三十岁后,李卓才开始真正思考写作的意义。如今的他认为:“写作不是卖弄自己的才学,更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迎合读者。写作最朴素的意义是留住自己的记忆——文学与记忆,几乎从来不可分割。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写作,就是为了保有清净的一隅,可以独自回首,梳理自己的记忆。”

  “写作的另一层意义是让我们去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时间,思考文化,思考一切事物的价值,倘若这些思考还能影响一部分读者,那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写作的意义有很多,但它于我而言,有这两个意义已经弥足珍贵了。”

  于是,李卓开始尝试着用朴素的文字和朴实的情感来讲故事,来记录自己的心情与思考。

  文学的故乡就是精神的故乡。总有一天,那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样貌会变得迥异,甚至会消失在时间里。通过文字留存下来的故乡,却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精神领地。

  莫言说,每个作家都应当有自己的“文学领地”,他的文学领地是高密素北乡,韩少功的文学领地是汨罗八溪峒,贾平凹的文学领地是陕西商洛,李卓写着写着,竟然也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的文学领地“奋斗村”:“和大作家相比,我的文学领地微不足道,但是它对于我,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麦田月光》全书四辑,分属亲人、乡情、少年印记、人世杂议,共三十八篇文章,以故乡为横轴,以旧时光为纵轴,自觉开掘真实的人和事,构成一幅色彩杂糅、完整真实的人生画卷。李卓不仅温情还原了他自己的“文学领地”奋斗村,也把读者带回他眼里“那个美好的时代”。

  作文老师卓哥

  《麦田月光》是李卓写了十几年的散文作品集,他经常把写好的文章与十几岁的孩子们分享,看着孩子们落泪或者欢笑,他总是能感觉到动力,写作也才一直坚持了下来。

  我也听说曾有妈妈们每周末带孩子从外地赶到长沙来听李卓上课,一来一去成了朋友,孩子们升学了好几年没再上作文课了,妈妈们还会驱车带孩子们来看望卓哥。卓哥,是孩子们给李卓取的众多称谓中用得最广泛的一个。除此之外,他们还叫他“拖堂李天王”,因为爱拖堂;叫他“卓师兄”,因为他长胖了;叫他“卓鱼”,因为他画过一条鱼,而在长沙话里,卓鱼和脚鱼谐音……每一个外号,李卓都笑嘻嘻地接受,他知道这是一位老师被孩子所接受和喜爱的一种方式。

  学会欣赏孩子,是李卓作为老师最大的心得。“孩子,特别是写作文的孩子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李卓说起他高中时被老师用欧阳修评价苏轼的评语表扬的往事依旧藏不住骄傲和感激:“当老师对我的文章很欣赏的时候,觉得我写得好的时候,对我极尽赞美,这使得我的文章有了质的飞跃,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自信,我巴不得以后每篇文章都得到他的这种评价,我就不停地买书,不停地看书。当我有时候,写得不怎么好的时候,整篇喃喃自语、意识流的时候,老师也没有批评我,而是建议我自己调整好状态。”

  多年以后,当李卓自己成为了作文老师,他感恩和铭记的依然是他曾经的老师。

  对话

  写作可以反向地影响一个人的阅读

  潇湘晨报:一定有很多人问过你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

  李卓:首先是体验。《麦田月光》里没有一个英雄,没有一个传奇人物,都是烟火人间的平凡百姓,但是当你用心了解,很多时候就能写出好的东西来,所以生活体验很重要。另一个就是需要阅读,写作可以反向地影响一个人的阅读。书到用时方恨少,写作时会感到自己储备的缺乏,能让我们多一点思考,多一点阅读的安静的时刻。现代人的内心太过喧嚣,缺乏安静。如果一个孩子成长之后还能喜爱写作和阅读,就能守住内心的一方安静的净土。

  潇湘晨报:教孩子写作文有什么秘诀吗?李卓:我不主张太功利的写作,也不会分几段几段地去教孩子写作文,那样禁锢孩子的思维。写作的五大基本方法: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以前几乎所有老师都对叙述持批判态度,作文中很多不生动不具体、流水账这些问题都是叙述惹的祸。但是现在我说这种话,会说得更加严谨,并不是叙述这种表达工具有多么落后,有的时候叙述方显平淡,很多名作中的留白更打动人心。今天我对孩子们就不会一味地说叙述有多么不好,我会说有时候叙述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写作会有一些规律。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现在有人说你的文章很华丽,你不用为此羞愧,这是一个过程。苏轼在《与侄书》中就曾说过:“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很多大家写东西看上去没有技法,其实是功力深厚,技法很娴熟的时候才能够做到“踏雪无痕”。但是一开始就把孩子带到这个境地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还是有一些教学的规律要去遵循。

  潇湘晨报: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影响很大,一个小学生因为写《三打白骨精》读后感被老师要求重写后跳楼了,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李卓:这件事我没有被媒体和评论带节奏,我有自己的观点。这件事情老师有没有责任?有责任。但是家庭有没有责任?孩子为什么这么脆弱?这个孩子性格是有缺陷的。如果要分责任,家庭要占大部分责任,老师占小部分责任。而老师的责任,在于他没有包容孩子写作的自由。

  文人为什么有一种骨子里藏不住的傲气,因为他自信。所以对孩子的作文就不要吝啬赞美,他有一段写得好,那一段就狂打波浪线;一段没有,总有一句写得好;实在一句都没有,你就夸他态度好。作文写得好的孩子就是夸出来的。当你在不断鼓励和欣赏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表达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这也是我真实的感受。

  潇湘晨报:你怎么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

  李卓:对于我来说,一篇文章的评价标准从四个方面去切入:有主题、语言、素材、技法,在我心目中的排序,绝对是把主题放在第一位。一篇文章是不是在无病呻吟,是不是矫揉造作,在一篇文章观点很好、情感细腻的情况下,其他方面弱一点,我是能接受的,我还会特别欣赏他。至于语言方面,我觉得每个老师要接受和包容孩子们语言的多样性。每个人的语言风格是跟他的性格是一样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强调一个“读者意识”,就是要知道你的文章是写给谁看的。有些孩子说话说得很溜,但一旦要写文章就很困难,写不出来,这就是因为太在意读者。我现在提笔就能写,我想是因为我已经建立了一个未必是很权威但对于我来说很有价值的读者意识,就是我们的第一个读者必须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不在意读者的时候,我们才有自信地写出来。

  潇湘晨报:太平淡的作文可能得不到老师那样的夸赞,反而一定是有一定技巧和所谓“卖弄”的时候,才会让人看出你有与普通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怎么去把握这个技巧和卖弄的度?

  李卓:我对技法的认识是,只要不是套路的技法都是好技法。我很反感有些作文老师会规定孩子们什么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比如有些所谓作文技巧提到写景的时候要把“有”字去掉才是好文,那沈从文的《边城》,开篇全是“有”字,你能说他写得不好?

  技法是什么?就是孩子要渡到对河去,他以前只知道有一座独木小桥可以过,而我们教学的时候,就是教给他多种过河的方式:可以游泳过去,可以潜水过去,可以轻功水上漂飞过去,可以绕一条更远、但是风光更美好的路慢慢悠悠走过去,教会他更多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在语言文字上,我们也是遵从规律,前期有卖弄之嫌不要紧,但是我们要知道将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跟我们要求教小学的老师去研究高考题是一个道理,我们要从结果看源头,这样就能更加的清晰。

  潇湘晨报:作为一位著名的作文老师,为什么您出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而不是出一本写作技巧书?以后还有怎样的写作计划?会出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吗?

  李卓:我还是会继续写作,但作家不会成为我的职业。我希望我的职业一直是老师,一边教书一边写作,这样就挺好的。

  至于作文指导类的书,我还想再沉淀一下,我觉得我还在进步,我仍然认为我还有空间。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