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文稿之如梦-24
第四辑2005—2015年(作者50—60岁)
【按:这十年间,我的这些拙作前言或序除请大德写外,其余包括后记或跋都是自己写的,现在原样放这。】
《释迦牟尼佛祖传略》序
大凡作者,每完成一部书,总想请一位资深学者或名望大家为其作序,以期提高书的档次与价值。我因水平有限,加上学佛无甚造诣,本不想正式出版,有幸的是,应大家要求先试印几册内部交流,居然得到佛学界的一致肯定,认为此书通俗易懂,内容详略得当,很适合大众阅读,于是决定刊行,但仍作内部交流。
今匆促付梓,临时请人作序难以办到,所以这个序只好由自己来写了。而自揣浅陋,与其说是“序”,倒不如说是“楔子”——
一、佛陀所处的社会现状与历史背景
释迦如来佛陀出生于2500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城。迦毗罗卫国是个小国家。佛陀身份贵为王子,与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同时代人。
当时的印度,三面临海,由于航海技术不发达,高山与海洋阻隔,使印度成为一个地理位置上的独立单元。
印度地域广阔,山川梗阻,统一管理的中央政治集团难以形成,历史上的印度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群王争霸的政治局面,社会发展缓慢。长期处于种姓制度和宗教僧侣贵族统治的古印度,社会等级森严,被当时划分为四个种姓等级:
最高的是婆罗门,是握有祭祀宗教大权的僧侣贵族;其次是刹帝利,是掌握政治、军事的国王和武士贵族(从这里不难看出,当时印度把宗教僧侣放在国王与武士之上,社会对宗教是何等地推崇);其次是吠舍,是商人和自由职业者;最下等的是陀罗,是丧失一切权利的仆人和奴隶。
各种姓之间,社会地位悬殊,层层压迫、残酷剥削。大多数穷人惨遭折磨,苦不堪言,他们的精神极度迷惑和痛苦,找不到寄托与着落。
二、人们修行求道心理形成之渊源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当时,印度的季节,大体分为冷季、热季和雨季,时会出现极度炎热、极度干燥和极度多雨的天气。
正因为这种趋于极端的气候,影响着印度人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历史上曾经有过诸如严厉禁止纵欲等许多的戒律,长期以来形成民众屈从、忍让和冥思苦想的性格特征。
由于社会落后、科学贫乏,人们在大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使人性倾向于被动与忍耐,屈从于冥冥世界中那种不可知的“神”的东西,广大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痛苦煎熬而不能自拔。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印度人民依赖于外部力量,依赖于不可知的神的力量,这就为印度人民对神的信仰与崇拜奠定了社会基础。
但后来形成的佛教是不主张神灵的作用的。佛教是否定神造论,否定神灵作用,否定祸福、善恶命中就有的说法,而是主张人不但可以改变自己今生的命运,还可以造就来世的命运。
三、佛教壮大发展的内在动因
佛陀生活的时代,是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之间。就在这个时期,印度出现了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沙门思潮。沙门思潮汇集了当时自由思想家的各种观点,其中就有如以阿耆多为代表的顺世派、毗罗梨子的不可知论、迦叶主张的道德否定论、拘舍罗主张的命定论、婆浮陀主张的七要素论、若提子主张的多元实在论等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佛教、耆那教、顺世派和不可知论派。
当时,印度正处在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时期。印度奴隶制发展的过程,也是印度各个阶级分化的过程。随着阶级分化的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产生了许多的异端思潮。尽管婆罗门教在当时印度的政治和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沙门思潮的兴起,特别是佛教的出现,对婆罗门教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佛教是综合了各家思想与学说,从中汲取合理的成份所形成的一种折衷的处世论,是带有哲学性和先进性的宗教。
在当时,佛教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发展,甚至与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相抗衡,究其根本,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佛教主张人不分贵贱贫富,一律平等,同时否定种族、等级和性别的歧视,从而赢得了各种性民族大众向往。其次,佛教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指出人之所以无法解脱烦恼和痛苦,是因为自身的迷惑,对人生不觉悟,滋生邪念、造作恶业,以致自食恶果。
造成恶果的根源,佛教把它归纳为六个方面:其一是“贪欲”,即过分追求物欲、自私自利,甚至不义窃取、损人利己。其二是“嗔恚”,即怨恨别人、动火动怒,甚至仇恨别人起暴虐、身处逆境不知忍耐。其三是“愚痴”,即愚痴迷昧,没有智慧不觉悟、不明事理有邪见。其四是“傲慢”,即骄傲狂妄,待人接物不虚心、难以与人和睦相处、不能以平等心相待。其五是“疑惑”,即不信真理、只信邪见,看不到真相、杜绝善门、造诸恶业。其六是“不正己”,即思想不端正、行为出偏差、一意孤行、自寻烦恼、坏诸善事、造诸恶业。
那么如何杜绝恶果的产生呢?佛教主张“八正道”:其一是“正见”,即要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真相:是苦、是空、是无常,明了人生苦短,坚持修智慧、断邪见;其二是“正思”,即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主张缜密思考,避免做错、说错;其三是“正语”,即修好口业,语言端正有理,不恶语伤人,以免招来祸患;其四是“正业”,即从事正当合道的职业,远离杀、盗、淫、妄等恶业;其五是“正命”,即保持圣洁的生命,不使生命受染污,遵守戒律和世间法律,追求健康生活;其六是“精进”,即离恶向善,广积福德,杜绝一切恶行,进修一切善道;其七是“正念”,即不生邪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八是“正定”,即坚定信仰,一心专注,修习禅定,求得解脱。
佛教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实践“八正道”,不仅可以净化自己,更能推动社会文明健康发展,一个善良、安乐、和平、幸福的人类社会,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因为佛教的主张和奉行理念符合广大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人类尽善尽美的圣曲,所以许多帝王将相都信奉它、倡导它,许多外道异教也为之倾倒而归依佛门。
还有,佛教宣扬“因果报应”学说,劝导人们要多行善积德,求得现世和来世福报,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内源动力,对于人类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再有,释迦牟尼之所以能成为佛祖,佛教之所以能成为宗教中的大教,这跟释迦牟尼的宽厚待人、忍耐谦让的人格魅力和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
四、佛教的社会意义
佛教的教义,是导引人民大众以自我的毅力和意志,来克制自我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摒弃邪念、杜绝贪欲、净化心灵、多行善事、广积功德,最终到达彼岸——完美无瑕的境界,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试想,如果普天下人人都这样做了,一个文明、健康与和谐,充满正义、正气和善良的人类社会就会向我们走来。
而人性本有十分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说“佛性人人皆有”),五分靠社会教化与引导,五分靠自身修养与觉悟。社会的教化与引导,一赖统治阶级自身正气和统治方略,二靠高尚的精神信仰说教引导。而人的自身修养与觉悟,一靠个人人生价值取向,二赖个人与生俱来的“善根”启迪。
所以,佛教的教义只要你信奉它、感悟它,没有出家修行,依持自身修养与觉悟,奉行“少欲多乐、多欲少乐、知足常乐”的信条,淡泊名利、净化心灵、弃恶扬善、行善积德,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当你觉得生活坎坷迷茫时,当你感到人生失意落泊时,不妨临窗读一读这本传记,也许它会告诉你:名利、地位、金钱、美女、以及你的贪欲,不过是一种令人无休止追求与渴望的诱饵;当你无休无止地追求和渴望它的时候,除了给自己带来痛苦和烦恼外,它什么也不会给你。只有你悟透人生、淡欲放下、处处自我满足时,才拥有玲珑剔透的快乐。
此书得以完成,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欢喜快乐。是为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山草人2007年谷雨再稿
于故乡曹村西隐古寺
上一篇: 年尾
下一篇: 草人文稿之如梦-25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