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文稿之如梦-21中
(上承-21上)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千古传诵的诗句。雨后登山顺溪流而上,到了溪流尽处不见溪流,于是便坐下来看山顶云朵涌起。噢,原来山涧溪水是因雨而有,雨因云涌而降,雨降山涧溪流又生。这个道理告诉我们:遇到逆境绝境时,不要悲观失望,要振作精神、迎难而上,新的希望就在前头。
据说王维一生写了不少禅诗,有人称他为“诗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乃富有禅机,他是在劝人:人处逆境绝境时,要把得失放下,胸量打开,心里才没有障碍,眼前才会一片光明。
&& 人生有了信仰,等于有了人生的坐标。有信仰的人就会有价值的人生理想、方向和目标。我们世间老祖宗所信仰的就是“五伦八德”。没有信仰,就容易随着邪念而胡作非为,然不知廉耻。
&& “五伦”是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是说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五伦八德,人伦之道也,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做人应该遵守为人之道,为人而不修人道与禽兽何异。
&& 古圣云:“天无道不成天,地无道不成地,人无道何为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转运;地有道,四季分均;人有道,人伦道德不亏。人若亏了人伦道德,身虽异于禽兽,心与禽兽有何区别。
&&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克服人性的异化,被金钱和物质所诱惑致思想道德堕落,从而唤起人们的良知。马克思主义更具人民性,他创立的共产主义是指导贫苦百姓,即无产(少产)阶级追求公平自由、人人平等,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仇恨,一切财富共享。这跟佛教要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佛教的“六和敬”里的“利和同均”就是提倡平等、平均,一切财富共享。而公平、平等、利和同均、没有剥削就是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
&& 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少数有钱人过着荣华富贵生活,而大多数劳动者则在比较贫困中度日,要革除这种不合理的方法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生产资料归国家全民而不是私人所有制度。一个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就是看它生产资料是国家全民所有制还是少数私人所有制。
&& 现代佛教要朝着“弘法、教育、慈善”方向发展,不能走“利养化”道路。要发扬自耕自食,昼耕种、晚修行的沙门优良传统,不要片面追求道场的华丽堂皇,而要多留物源财富给世间大众。
&& 作为末法期行者,如果忽略了自身修行和解脱,片面追求入世佛教、世俗化的事业建设和片面性的佛事活动,不仅导致正统佛教肤浅化,还会让百姓误认为佛教是迷信,所以,现代佛教更需积极弘扬正法,以消除百姓误解。
&& 佛教弟子应以弘扬正法为己任,以“自度度人”为殊胜目标,利用多种载体、通过各种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扬正教精神思想,教化人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教化弟子注重安贫乐道修养。
&& 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为八识,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等五识,是负责一切直觉感受的叫“前五识”;负责一切逻辑思维活动的叫“第六意识”;第七识叫“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第六意识和前五识,都是我们自己可以感觉到的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意识”;而第七识和第八识,就是平时所称的“潜意识”。
第七末那识的“末那”是梵语,是染污的意思。所以,末那识是指被污染的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是产生自我意识及烦恼的根源。
第八“阿赖耶识”相似于世俗所称的灵魂,但阿赖耶识与灵魂又有区别,神教认为灵魂是固定不变的肉眼看不见的实体;而佛教认为阿赖耶识虽然也是肉眼看不见的实体,而它具有可塑性,会随着人的所作、所为而起变化。
所以,阿赖耶识又叫“八识田”。所有世出世间法的“种子”——我们无始以来的各种生命的经验,都收藏在第八识里,遇到“缘”就会结出“果”,就像在田地里播下种子,有了阳光雨露就会开花结果一样,所以用“田”来比喻第八识。我们平时做过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在生命中播下相对应的种子。作恶时,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恶的种子,生命中恶的力量就会加强;行善时,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善的种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会增长。这些跟六道轮回生命流转有很大的关系,现世作恶多,下世变畜生、变饿鬼,生死流转在三恶道;现世作善多,下世变人、变天人,生死流转在三善道。这些色身,会以新的生命形式在流转,但阿赖耶识始终贯穿其间。所以,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生命的主体,它与灵魂确实有相似的地方,但它又与灵魂有着本质的区别。
&& 心清净自在,没有烦恼就是“禅”;事事、处处皆有禅。正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中的一段话。……修禅定,在六根接触六尘中修,不起心动念、无分别、不执着,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转烦恼为菩提。
&& 《金刚经》主张修“四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做到“扫相破执”,即扫除一切色相,破除一切执着。
&& 佛是一种境界,是精神、是意识、是觉、是智慧;佛不是物质,没有色相,没有物质形态。
&& 有厌世的情结,有弃尘的情怀,有了生死的情愫,终于有了出家的念头。
&& 佛说,世界(宇宙)的周期,或叫生命期,要经历四大价段,即“成--住--坏--空”,历时64个大劫。一小劫等于1680万年;一中劫等于20个小劫,等于33600万年;一大劫等于4个中劫,等于134400万年。所以,宇宙世界从成--住--坏--空--成经历一次大循环,大约需要64×134400万年。然后又周而复始,循环流转,期间又要经历64次大劫……
英国宇宙物理学家弗列德·霍助,1964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新的重力理论,说明了宇宙的起源。他认为银河系与星球可能有开始、进化和终结;认为宇宙中每一个星球,在其一生中都有可能进行着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会在大爆炸之后又重新组合。霍助的理论与佛教的宇宙观极为相似。
&& 佛教称“世界无量,众生无量。”1968年,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物理学家乔斯林·贝尔研究发现来自外太空神秘电波信号。当时贝尔接收到的是脉冲式信号,是一种每隔15秒固定显现一次的影像。许多人认为贝尔找到了外太空生物存在的证据。当代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说,宇宙那么大,地球那么小,外星有生物一点也不奇怪。后来,经贝尔他们进一步研究,认为这种脉冲电波来自距离地球200光年(约等于10万亿公里)的一个自转的星球。而电子光学望远镜已经探测到太阳系之外的银河系和银河外系,现代科技还搜索到与我们的宇宙不同的第二宇宙(反物质宇宙)及第三宇宙(性质不明宇宙)所发射的电波。可以说,佛教的“世界无量、众生无量”观,已经在贝尔这里得到了证实。
&& 佛灭200年后,因阿育王化大财力供养佛教,许多外道为追求利养,大量流入佛门,导致佛法被浊污。后经第三次结集,终于剔除了许多掺杂进来的外道教义,但此后的佛教就不能算是原始佛教了。
&& 正统佛教是无神论者,你把佛教神灵化了,那是对佛教正法的一种背叛。至于世间到底有否神灵,谁也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
&& 菩萨保佑,菩萨真的会保佑你吗?信则有,不信则无。信者,烧香拜佛求菩萨首先会在心里产生感应,有所寄托、有所慰藉;其次要想得到善果,就会学佛做善事积阴德,做善事积阴德多了,必定有所善报。——这便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真正意义。
&& 佛教认为,宇宙的一切万物的真相是“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一切万有都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生有;“性空”是指依靠众缘组合生而有的事物,都没有真正的“自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以人为例,佛说人体是由水(液体)、土(固体)、火(温度)、风(气体)等四大元素组成。生物学家说: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是由大约60兆个细胞组成。现代化学说: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是由百分之16的碳、百分之8的氢、百分之3的氮、百分之1.5的钙、百分之1的磷、百分之70的水和百分之0.5的其它元素组合而成。人体是由碳氢氮钙磷水这些物质元素组成,离开这些物质,则无人体可言。于是我们可以推论,人体的本质是虚妄的。
其它物质也可以以此类推。如“水”,水H2O物质,其分子是由二个氢和一个氧组成。于是可以推论,水的真实“自体”也是虚妄的,其它物质也是这样。所以佛说,一切万有,小至微尘,大至宇宙,无一不是缘聚则生(有),缘散则灭(空),即“缘起性空”。
&& 人类的眼界是有限的,不能因为没有看到就认为不存在,不能因为没有听说就认为是乌有。在人类尚未掌握基因和克隆技术之前,有人说可以用你的细胞克隆出第二个你来,你相信吗?科学虽然在发展,但目前所掌握的科技也是有限的,别说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连银河系中的太阳系,甚至十大行星都没搞清楚。
&& 不生不灭就是涅槃,涅槃是无相的。“一路涅槃”是指证涅槃的全过程,即从进入涅槃门――到见到涅槃――再到证得涅槃。修持一路涅槃,要舍弃我身,彻底明心无所得、心了不可得,物无所得、物了不可得。
&& 参禅要做到随想随忘、再想再忘,想的跟没想的一个样,要保持这种状态。比如:想到“杯”,就马上把杯忘掉;听到声音,就当没有听到一样,马上忘掉。
&& “我”,是精神、心理的一种虚幻的感受过程,不真实、不永恒的。只有“真如本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是否真正修行,要看有否“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
&& 宋儒张载提倡“大心之说”,在《西铭》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整个人类都视为自己的同胞,把世界万物看成自己的朋友。明儒王阳明提倡“大人之说”,大人者即“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老子早就领悟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是说一个认识了宇宙真理和生命智慧的个体或民族就必须会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会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就会圆融周遍;圆融周遍才能合符自然;合符自然才算合于道;合于道才能久远广大,始终无有危险。
&&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是“色不异空”呢?色不异空是一种“空观”,这种空观告诉我们,人的色身是无常的、变化的、都是缘起而生有的。佛教把无常的、变化的、缘起而生的这些概念,高度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空”。佛教要我们用空观来破有执,让我们明白,所谓的“有”是缘起的“假有”。
什么是“空不异色”呢?空不异色,这是一种“假有观”,是为了破除我们的断灭空见。这种假有观告诉我们,人的色身虽然是无常的、变化的、虚幻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缘起假有和暂时存在。佛教把假有的、暂时存在的、缘起而生的这些概念,高度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色”。佛教要我们用假观来破空执,让我们明白,所谓的“空”是缘起的“性空”,即本质是空,现象还是有的。
所以佛教总结说,观色即空成大智,若无空观,怎能脱俗入空门?观空即色成大悲,若无假有观,怎能入世度众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中观”,是为了破除我们执著于“色”或执著于“空”的倾向。“色即是空”是指缘起而性空;“空即是色”是指性空而缘起。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是指即有是空,即空是有,所以佛教用这种中观来破色空两边之执,让我们明白,有而非有、空而不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证悟到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的不二境界。
&& 《心经》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大意是说:(依般若得度)去吧!(依般若得度)去吧!(依般若得度)到彼岸去吧!大众都(依般若得度)到彼岸去吧!疾速成就无上(佛)菩提!
&& 我们知道《菩提道次第》三士修法,下士修人天善法,止恶修善;中士修出离法,出离烦恼,了脱生死;上士修菩萨法,回过头来还要为众生。好比修行人有句话,“十年前看山是山,十年后看山不是山,再过十年看山还是山”,他通过中途的觉悟,看山不是山了,可是当他再过十年看山还是山,这时看山,境界就高了,他已经知道山是缘起的,是由很多的泥土沙石堆积所成,不久也会变成陆地的。
&& 现在我们看到的经文,也许有错别字、也许有文句前后不连贯、也许有当时译者凭理解而添加的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另外,经文中存在过多的重复句、或过多的重复相类似的比喻,使文句显得欠精炼、欠修饰。如果有高僧大德,能对汉传佛经译文下一番功夫,以不影响经义为前提,在句法、章法、文章修辞上作一次润饰(咒语除外),让佛经更加光彩照人,让知识分子爱不舍手,那该多好!
&& 有个笑话,说有位和尚在讲经,讲完了问:“你们听得懂吗?”下面听的人都点头说:“听懂了!”这位和尚吃惊地说:“什么?我还不懂,你怎懂的?”这故事说明:一、佛经道理很深奥;二、这和尚很诚实;三、有些经义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
&& 关于“心一境性”。心就是指心理的心、心念的心;性就是指本性的性、自性的性。打个比方:水和水波是同一物质两种形态,起波的水就像我们的心,如果平静下去了,这个平静的水就是我们的性。所以心是动的,性是不动的;心是会变的,性是不会变的。
人的心念是变化无常的。佛说,人人皆有佛性,这里的性就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性。人的性始终是圆满的,因为它常而不变;人的心始终是不圆满的,因为它变而无常。学佛就是修心,把这颗变化无常的、不圆满的心修过来,修成如如不动、明了不变、究竟圆满的性,也就是把“心”修掉,修出“佛性”。
要使我们的心念不变不动,就得让我们的心定在一个境上,达到稳固不退转、不动不变,那就成为性了,所以叫“心一境性”。要达到心一境性,这需要我们坚持长期修持。
&& 其实修净土要求也是很高的,做到“一心不乱”就不容易。修净土也要发菩提心,因为极乐世界是佛土,你到佛土去不发菩提心能相应吗?如果你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能得上品上生,一往生就能花开见佛;如果得下品下生,要等十二大劫花才开,就是要等一百六十一亿年。不过,释迦佛祖说,婆娑世界修一天,相当极乐世界修一百年。所以,我们要修就要在婆娑世界好好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千古传诵的诗句。雨后登山顺溪流而上,到了溪流尽处不见溪流,于是便坐下来看山顶云朵涌起。噢,原来山涧溪水是因雨而有,雨因云涌而降,雨降山涧溪流又生。这个道理告诉我们:遇到逆境绝境时,不要悲观失望,要振作精神、迎难而上,新的希望就在前头。
据说王维一生写了不少禅诗,有人称他为“诗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乃富有禅机,他是在劝人:人处逆境绝境时,要把得失放下,胸量打开,心里才没有障碍,眼前才会一片光明。
&& 人生有了信仰,等于有了人生的坐标。有信仰的人就会有价值的人生理想、方向和目标。我们世间老祖宗所信仰的就是“五伦八德”。没有信仰,就容易随着邪念而胡作非为,然不知廉耻。
&& “五伦”是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是说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五伦八德,人伦之道也,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做人应该遵守为人之道,为人而不修人道与禽兽何异。
&& 古圣云:“天无道不成天,地无道不成地,人无道何为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转运;地有道,四季分均;人有道,人伦道德不亏。人若亏了人伦道德,身虽异于禽兽,心与禽兽有何区别。
&&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克服人性的异化,被金钱和物质所诱惑致思想道德堕落,从而唤起人们的良知。马克思主义更具人民性,他创立的共产主义是指导贫苦百姓,即无产(少产)阶级追求公平自由、人人平等,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仇恨,一切财富共享。这跟佛教要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佛教的“六和敬”里的“利和同均”就是提倡平等、平均,一切财富共享。而公平、平等、利和同均、没有剥削就是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
&& 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少数有钱人过着荣华富贵生活,而大多数劳动者则在比较贫困中度日,要革除这种不合理的方法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生产资料归国家全民而不是私人所有制度。一个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就是看它生产资料是国家全民所有制还是少数私人所有制。
&& 现代佛教要朝着“弘法、教育、慈善”方向发展,不能走“利养化”道路。要发扬自耕自食,昼耕种、晚修行的沙门优良传统,不要片面追求道场的华丽堂皇,而要多留物源财富给世间大众。
&& 作为末法期行者,如果忽略了自身修行和解脱,片面追求入世佛教、世俗化的事业建设和片面性的佛事活动,不仅导致正统佛教肤浅化,还会让百姓误认为佛教是迷信,所以,现代佛教更需积极弘扬正法,以消除百姓误解。
佛教弟子应以弘扬正法为己任,以“自度度人”为殊胜目标,利用多种载体、通过各种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扬正教精神思想,教化人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教化弟子注重安贫乐道修养。
&& 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为八识,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等五识,是负责一切直觉感受的叫“前五识”;负责一切逻辑思维活动的叫“第六意识”;第七识叫“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第六意识和前五识,都是我们自己可以感觉到的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意识”;而第七识和第八识,就是平时所称的“潜意识”。
第七末那识的“末那”是梵语,是染污的意思。所以,末那识是指被污染的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是产生自我意识及烦恼的根源。
第八“阿赖耶识”相似于世俗所称的灵魂,但阿赖耶识与灵魂又有区别,神教认为灵魂是固定不变的肉眼看不见的实体;而佛教认为阿赖耶识虽然也是肉眼看不见的实体,而它具有可塑性,会随着人的所作、所为而起变化。
所以,阿赖耶识又叫“八识田”。所有世出世间法的“种子”——我们无始以来的各种生命的经验,都收藏在第八识里,遇到“缘”就会结出“果”,就像在田地里播下种子,有了阳光雨露就会开花结果一样,所以用“田”来比喻第八识。我们平时做过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在生命中播下相对应的种子。作恶时,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恶的种子,生命中恶的力量就会加强;行善时,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善的种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会增长。这些跟六道轮回生命流转有很大的关系,现世作恶多,下世变畜生、变饿鬼,生死流转在三恶道;现世作善多,下世变人、变天人,生死流转在三善道。这些色身,会以新的生命形式在流转,但阿赖耶识始终贯穿其间。所以,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生命的主体,它与灵魂确实有相似的地方,但它又与灵魂有着本质的区别。
&& 心清净自在,没有烦恼就是“禅”;事事、处处皆有禅。正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中的一段话。……修禅定,在六根接触六尘中修,不起心动念、无分别、不执着,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转烦恼为菩提。
&& 《金刚经》主张修“四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做到“扫相破执”,即扫除一切色相,破除一切执着。
&& 佛是一种境界,是精神、是意识、是觉、是智慧;佛不是物质,没有色相,没有物质形态。
&& 有厌世的情结,有弃尘的情怀,有了生死的情愫,终于有了出家的念头。
&& 佛说,世界(宇宙)的周期,或叫生命期,要经历四大价段,即“成--住--坏--空”,历时64个大劫。一小劫等于1680万年;一中劫等于20个小劫,等于33600万年;一大劫等于4个中劫,等于134400万年。所以,宇宙世界从成--住--坏--空--成经历一次大循环,大约需要64×134400万年。然后又周而复始,循环流转,期间又要经历64次大劫……
英国宇宙物理学家弗列德·霍助,1964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新的重力理论,说明了宇宙的起源。他认为银河系与星球可能有开始、进化和终结;认为宇宙中每一个星球,在其一生中都有可能进行着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会在大爆炸之后又重新组合。霍助的理论与佛教的宇宙观极为相似。
&& 佛教称“世界无量,众生无量。”1968年,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物理学家乔斯林·贝尔研究发现来自外太空神秘电波信号。当时贝尔接收到的是脉冲式信号,是一种每隔15秒固定显现一次的影像。许多人认为贝尔找到了外太空生物存在的证据。当代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说,宇宙那么大,地球那么小,外星有生物一点也不奇怪。后来,经贝尔他们进一步研究,认为这种脉冲电波来自距离地球200光年(约等于10万亿公里)的一个自转的星球。而电子光学望远镜已经探测到太阳系之外的银河系和银河外系,现代科技还搜索到与我们的宇宙不同的第二宇宙(反物质宇宙)及第三宇宙(性质不明宇宙)所发射的电波。可以说,佛教的“世界无量、众生无量”观,已经在贝尔这里得到了证实。
&& 佛灭200年后,因阿育王化大财力供养佛教,许多外道为追求利养,大量流入佛门,导致佛法被浊污。后经第三次结集,终于剔除了许多掺杂进来的外道教义,但此后的佛教就不能算是原始佛教了。
&& 正统佛教是无神论者,你把佛教神灵化了,那是对佛教正法的一种背叛。至于世间到底有否神灵,谁也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
&& 菩萨保佑,菩萨真的会保佑你吗?信则有,不信则无。信者,烧香拜佛求菩萨首先会在心里产生感应,有所寄托、有所慰藉;其次要想得到善果,就会学佛做善事积阴德,做善事积阴德多了,必定有所善报。——这便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真正意义。
&& 佛教认为,宇宙的一切万物的真相是“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一切万有都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生有;“性空”是指依靠众缘组合生而有的事物,都没有真正的“自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以人为例,佛说人体是由水(液体)、土(固体)、火(温度)、风(气体)等四大元素组成。生物学家说: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是由大约60兆个细胞组成。现代化学说: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是由百分之16的碳、百分之8的氢、百分之3的氮、百分之1.5的钙、百分之1的磷、百分之70的水和百分之0.5的其它元素组合而成。人体是由碳氢氮钙磷水这些物质元素组成,离开这些物质,则无人体可言。于是我们可以推论,人体的本质是虚妄的。
其它物质也可以以此类推。如“水”,水H2O物质,其分子是由二个氢和一个氧组成。于是可以推论,水的真实“自体”也是虚妄的,其它物质也是这样。所以佛说,一切万有,小至微尘,大至宇宙,无一不是缘聚则生(有),缘散则灭(空),即“缘起性空”。
&& 人类的眼界是有限的,不能因为没有看到就认为不存在,不能因为没有听说就认为是乌有。在人类尚未掌握基因和克隆技术之前,有人说可以用你的细胞克隆出第二个你来,你相信吗?科学虽然在发展,但目前所掌握的科技也是有限的,别说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连银河系中的太阳系,甚至十大行星都没搞清楚。
&& 不生不灭就是涅槃,涅槃是无相的。“一路涅槃”是指证涅槃的全过程,即从进入涅槃门――到见到涅槃――再到证得涅槃。修持一路涅槃,要舍弃我身,彻底明心无所得、心了不可得,物无所得、物了不可得。
&& 参禅要做到随想随忘、再想再忘,想的跟没想的一个样,要保持这种状态。比如:想到“杯”,就马上把杯忘掉;听到声音,就当没有听到一样,马上忘掉。
&& “我”,是精神、心理的一种虚幻的感受过程,不真实、不永恒的。只有“真如本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是否真正修行,要看有否“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
&& 宋儒张载提倡“大心之说”,在《西铭》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整个人类都视为自己的同胞,把世界万物看成自己的朋友。明儒王阳明提倡“大人之说”,大人者即“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老子早就领悟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是说一个认识了宇宙真理和生命智慧的个体或民族就必须会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会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就会圆融周遍;圆融周遍才能合符自然;合符自然才算合于道;合于道才能久远广大,始终无有危险。
&&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是“色不异空”呢?色不异空是一种“空观”,这种空观告诉我们,人的色身是无常的、变化的、都是缘起而生有的。佛教把无常的、变化的、缘起而生的这些概念,高度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空”。佛教要我们用空观来破有执,让我们明白,所谓的“有”是缘起的“假有”。
什么是“空不异色”呢?空不异色,这是一种“假有观”,是为了破除我们的断灭空见。这种假有观告诉我们,人的色身虽然是无常的、变化的、虚幻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缘起假有和暂时存在。佛教把假有的、暂时存在的、缘起而生的这些概念,高度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色”。佛教要我们用假观来破空执,让我们明白,所谓的“空”是缘起的“性空”,即本质是空,现象还是有的。
所以佛教总结说,观色即空成大智,若无空观,怎能脱俗入空门?观空即色成大悲,若无假有观,怎能入世度众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中观”,是为了破除我们执著于“色”或执著于“空”的倾向。“色即是空”是指缘起而性空;“空即是色”是指性空而缘起。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是指即有是空,即空是有,所以佛教用这种中观来破色空两边之执,让我们明白,有而非有、空而不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证悟到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的不二境界。
&& 《心经》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大意是说:(依般若得度)去吧!(依般若得度)去吧!(依般若得度)到彼岸去吧!大众都(依般若得度)到彼岸去吧!疾速成就无上(佛)菩提!
&& 我们知道《菩提道次第》三士修法,下士修人天善法,止恶修善;中士修出离法,出离烦恼,了脱生死;上士修菩萨法,回过头来还要为众生。好比修行人有句话,“十年前看山是山,十年后看山不是山,再过十年看山还是山”,他通过中途的觉悟,看山不是山了,可是当他再过十年看山还是山,这时看山,境界就高了,他已经知道山是缘起的,是由很多的泥土沙石堆积所成,不久也会变成陆地的。
&& 现在我们看到的经文,也许有错别字、也许有文句前后不连贯、也许有当时译者凭理解而添加的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另外,经文中存在过多的重复句、或过多的重复相类似的比喻,使文句显得欠精炼、欠修饰。如果有高僧大德,能对汉传佛经译文下一番功夫,以不影响经义为前提,在句法、章法、文章修辞上作一次润饰(咒语除外),让佛经更加光彩照人,让知识分子爱不舍手,那该多好!
&& 有个笑话,说有位和尚在讲经,讲完了问:“你们听得懂吗?”下面听的人都点头说:“听懂了!”这位和尚吃惊地说:“什么?我还不懂,你怎懂的?”这故事说明:一、佛经道理很深奥;二、这和尚很诚实;三、有些经义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
&& 关于“心一境性”。心就是指心理的心、心念的心;性就是指本性的性、自性的性。打个比方:水和水波是同一物质两种形态,起波的水就像我们的心,如果平静下去了,这个平静的水就是我们的性。所以心是动的,性是不动的;心是会变的,性是不会变的。
人的心念是变化无常的。佛说,人人皆有佛性,这里的性就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性。人的性始终是圆满的,因为它常而不变;人的心始终是不圆满的,因为它变而无常。学佛就是修心,把这颗变化无常的、不圆满的心修过来,修成如如不动、明了不变、究竟圆满的性,也就是把“心”修掉,修出“佛性”。
要使我们的心念不变不动,就得让我们的心定在一个境上,达到稳固不退转、不动不变,那就成为性了,所以叫“心一境性”。要达到心一境性,这需要我们坚持长期修持。
&& 其实修净土要求也是很高的,做到“一心不乱”就不容易。修净土也要发菩提心,因为极乐世界是佛土,你到佛土去不发菩提心能相应吗?如果你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能得上品上生,一往生就能花开见佛;如果得下品下生,要等十二大劫花才开,就是要等一百六十一亿年。不过,释迦佛祖说,婆娑世界修一天,相当极乐世界修一百年。所以,我们要修就要在婆娑世界好好修。(下接-21下)
上一篇: 文商 郑勇浩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