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四、故乡的生活

作者:王贤美 阅读:286 次更新:2023-12-12 举报

四、故乡的生活

王贤美

故乡虽然处于江淮地区,物产丰饶,是鱼米之乡。但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和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面临着物资匮乏、粮食短缺、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贫瘠的窘境,乡亲们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贫乏生活。

那时的农村生活都很艰苦,买不起荤菜,所以每家每户基本上都要养些鸡,少数人家养几只鸭,也有极少数人家养几只鹅,下的蛋自己平时舍不得吃,拿去卖了换些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所以基本上养的母鸡多,留一只公鸡为了配种和打鸣,多余的公鸡就阉了,逢年过节或来了亲戚宰一只。鹅要等到秋天长了一身肉,宰杀后先用盐腌几天,再拿出来晒干。平时自家是舍不得吃的,主要是家里来了亲戚,用来招待客人。

记得那时候每天早上,村子里只要有一只雄鸡打鸣,后面“喔喔喔”的报晓声就会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这时候,每家的窗户就会透出昏暗的灯光

每天早上,每户人家大多女人第一个起床,来不及梳洗,轻手轻脚地来到灶头边,先揭开锅盖放到一边,再拿起水缸盖子,用葫芦做的水瓢舀一瓢清水,放到大铁锅里,把铁锅洗干净。接着打开盛米的木桶,用木升量好米放到淘米箩里,用清水淘洗干净。把淘好的米放到大铁锅里,有时候加放些山芋或山芋干,盛上大半锅清水,把锅盖盖好。坐到灶头下,先准备好一把晒干的稻草或野草生火,擦亮火柴,点燃后塞往灶膛里,接着塞进去一些棉花秸秆或油菜秸秆等,开始煮早饭。这时,只见家家户户屋面上的烟囱冒出袅袅炊烟。

过一会儿,就会听见“吱吱呀呀”接连不断的打开大门的声音。紧接着就看见一群群鸡呀、鸭呀、鹅呀从农家的大门里接二连三地冲出来。一窝小鸡跟在母鸡后面在场地上一边觅食,一边“叽叽叽叽”叫得欢;一小群鸭子“嘎嘎嘎”地喊着,步调急促地煽动着翅膀跳到场地前面的水沟或水田或水塘里,有的一头扎进水里、有的互相嬉闹、追逐着;几只鹅则一边高昂着头颈左顾右盼,一边“嘎嘎嘎、呱呱呱”大声地叫着,大模大样地迈着八字脚,憨态可掬下到水里觅食。几只狗儿关在屋里憋了一夜,大门一开就窜出去拉屎撒尿,一边跑一边“汪汪汪”地叫着。

这时天刚蒙蒙亮,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男孩正在睡梦中被大人叫起床,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或一个人或三五成群,拿着专门用来装粪便的畚萁和安装好长柄的铲子,去村前屋后拾粪便,去时从村子前面拾、返回时从村子后面拾。主要是拾鸡、鸭、鹅、狗等的粪便,猪一般是不放到外面的,即使有人家早上把猪放出来,也是有大人跟着的。如果运气好的话能够拾满一畚萁的粪便有十几斤,运气不好很可能只拾到一小堆粪便。

大人们起床后,有的到自家的自留地里,给种的菜拔草、捉虫或施肥、浇水。顺便摘一点成熟的瓜果或蔬菜拿回家;有的忙着将满满的一盆猪食弄好,吃力地拎到猪圈里,看着饥饿的猪“哼唧哼唧”地吃。女人们把全家晚上换下来的脏衣服放到大木盆里,在家里搓干净后端到井台边,用井水洗几遍过干净;如果井边人多,则用木桶拎到水塘专门用来洗衣服的青石板上,捶打、搓揉,再放到水里漂洗干净,拿回家晾晒。等到生产队长来到挂着铁钟的大树下,拉起绳子用力地敲响铁钟,“当当当”清脆的钟声第一遍响起,提醒大家要吃早饭了。正在干活的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回家赶紧吃好早饭。等到第二遍钟声又响起,就要下地干活了。只见大家纷纷从家里走出来,拿起干活的家伙出工了。

每到夏秋季节吃饭时间,除了老人在家里吃很少出门外,大家都会端着饭碗走出家门,三五成群聚在大门口或大树下或有遮阴的地方,小孩子和男人们基本都是蹲着吃,有的则就地取材,在砖头上、木墩上、石头上随便坐着;女人们一般拿个小凳子坐着吃,边吃边东家长西家短拉着家常。

一到夏天的晚上,每家每户门前的场头上摆放着好几张凉床,有的横放,有的竖放,放眼望去,到处是凉床和纳凉的人。

夜幕降临,吃好晚饭洗完澡后,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放松了心情,男人们三五成群坐在凉床上,一边烟吞云吐雾地吸着劣质的烟,一边海阔天空侃大山。女人们大多拿着蒲扇,轻轻地摇着,有时用力地拍打扇子驱赶蚊虫,有的嘴里哼着小曲;小孩们有的躺着听大人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牛郎织女》等故事;也有的三五成群在凉床之间追逐嬉闹、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夜渐深了,阵阵微风送来了凉意,闷热渐渐地退去,忙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睡意渐浓。渐渐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未完待续

上一篇: 牧马人救马(散文)

下一篇: 七律 博弈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