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记忆中的故乡

作者:王贤美 阅读:337 次更新:2023-12-07 举报

记忆中的故乡(散文)

王贤美

月是故乡的明,故乡是养育我们的地方。出生于50年代的我们,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怀念故乡,对故乡的思念情怀越来越炽热,故乡的一草一木记忆犹新;故乡的风土人情时常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的故乡叫王宗二村,是方圆几十里闻名的大村庄,有近三百户人家全部姓王整个村子东西向呈一字型相连,至清朝末年,村子已绵延米长。村子西建有王宗二祠堂,东头建有寺庙,名为南岳古寺(后为培英学校、王宗二小学

据首部《王氏宗谱.序》记载:明正德年间,我们的先祖王宗二,东游到长乐镇东南,见此地东枕青阳、西望蜀山、南临巢湖、北依龙潭,无水患之忧,随迁于此,取名叫王宗二村。

(一)故乡的村庄

我的故乡王宗二村方圆几十里闻名的大村庄,有近三百户人家全部姓王整个村子东西向呈一字型相连,至清朝末年,村子已绵延米长,呈东高西低的地势。村子西建有王氏头建有寺庙,名为南岳古寺,后在此办学,改名为培英学校,解放后又改名为王宗二小学。

据首部《王氏宗谱.序》记载:明正德年间,我们的先祖王宗二,东游到长乐镇东南,见此地东枕青阳山、西望蜀山、南临巢湖、北依龙潭,无水患之忧,随迁于此,取名王宗二村。

整个村庄不管是穷家还是富户,在建造房屋时是一家紧挨着一家,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只许青龙抬头、不许白虎伸腰”的规矩,房屋前面外墙齐整,房屋的高低统一。远处庄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

每个老宅都是已分家单过的兄弟几个、父辈一大家几户人家住在一起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住房显得捉襟见肘拥挤不堪所以基本上每户人家紧挨着住房后面盖起了二路房子、三路房子或厢房后面房屋错落有致,往往就参差不齐

每个宅子的前排房子和二路房子当中都设计有天井,天井里有窨井和用青砖砌的暗水沟,直通前面场地的排水沟,下雨天能及时将积水排除。

村子里绝大多数人家的墙是用土坯垒砌的,表面用烂泥掺杂着稻壳或碎稻草搅拌均匀后,抹平在土坯上面。屋面铺盖的普遍是稻草或麦秸秆;少数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家用小青瓦片,但瓦片摊铺的比较稀薄,每块瓦片与瓦片之间露出三分之二两扇大门的木板是用一般的树木拼成的,中间镶钳着对称的圆形或六边形的门钹门钹是用熟铁打造的,大小十几厘米,上面各有一只较单薄的铁质圆圆环既当锁搭扣,又是敲门时扣门用。门槛是一段较坚硬的榆树或楝树做的,高约6~7厘米、宽约12厘米。这就是生活比较贫困或一般的人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贫下中农”。

也有少数人家小青砖砌的,屋面上的小青瓦片摊铺比较厚实,每块瓦片与瓦片之间露出约五分之三两扇大门的木板用比较厚实的材质。大门上各镶钳一只铁打比较厚重的兽面图案门钹有着驱邪的意义,上面各有一只较粗的圆环门槛是一段质地坚硬的老榆树或檀树,高约12厘米、宽约18厘米,大门堂地面铺砌的是一块块青砖,这些人家生活一般比较殷实,就是所谓的“富农”了。

再有个别人家砌墙用的材料是糯米汁和石灰搅拌的,墙面窗台以下是青条石,上面是小青砖,屋面摊铺的小青瓦片厚实,每块瓦片与瓦片之间露出约五分之一,屋檐有滴水瓦片遮挡住每根椽子,两边山墙屋顶砌有防火墙。两扇大门用的是檀木或榆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材,沉重又结实牢固。两扇大门上嵌的紫铜或是头、或是狮子头图案的门钹厚实坚固。整个大门堂都是青色条石垒砌的,地也是青色条石铺的,门槛则是高约18厘米、宽约22厘米的青色条石,彰显出这人家是生活富裕的大户人家,即是“地主”家。当然,解放后在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中,这些房屋大多分配给了村里那些一无所有的雇农们了。

每家大门都有一个两边凹进去约60厘米的大门堂,一是遮挡大门年累月被日晒雨淋二是寒冷的冬天有太阳时,闲下来的老人们三三两两的喜欢搬只小凳子,坐在大门堂两边,有的磕唠着家常;有的天南地北胡吹侃;邻居的女人们凑在一起,或一边纳着鞋底,或一边编织着毛线衣,眉飞色舞地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东道西或是嘀嘀咕咕地对人家刚过门的小媳妇评头论足半大的几个小男孩在大门堂地上或打玻璃弹珠,或玩摔宝;老头老太们则双手拢在棉袄的袖筒里,眯着眼睛低着头打着瞌睡,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每户屋檐墙角,都有一条高50厘米、宽20~30厘米泥土夯实的的走廊,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雨雪天邻居相互串门。

大门堂地面与房屋前走道高低相差约50厘米,房屋前有条两米宽的走道,供人们行走。走道南面是十米宽的场地农作物成熟收割后,就是晒场了。夏天的晚上,吃过晚饭后,劳累一天的人们搬来大、小在场地上纳凉,直到凉透了才回屋里睡觉;有些瞌睡大,不怕蚊虫叮咬的,就在安放凉床睡觉从东头走到西,到处是手拿蒲扇纳凉的人,或睡在凉床上的人,看上去别有一番景象。

那个年代,烧饭都是土灶头,烧的柴禾都是靠生产队分的稻草、麦秸秆、棉花秸秆等。水稻收割后,每家每户都要分到不少已经晒干的稻草,在场地上堆草垛。

每个老宅都住着2~3户人家,门前都堆有2~3个草垛。一眼望去,整个村子门前的场地上,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的草垛横七竖八地立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场地和场地之间有一条浅浅的小沟,以宅地为分界线,主要是把下雨天房屋落下的雨水排到前面的一条小水沟里。

小水沟通向水塘。水沟旁边是一块块长方形的田,春夏栽种两季水稻,秋收后播种红花草(紫云英)做绿化,冬季用耕牛和犁把红花草犁翻后,再放水浸泡到来年开春。

经过一个冬天的浸沤,红花草全部腐烂,土地肥沃,开春季节。精耕细作后做秧田,播种下催了芽的水稻培育秧苗。

村里有两口水塘,西头这口水塘就在我家前面一二十米远。水塘长、宽差不多各有80米,锅形,四周浅、当中深,最浅处水深仅几十厘米,当中水深约2~3米。不仅仅是灌溉农田,平时还供人们洗衣服、洗菜、浇灌自留地之用。

夏天,耐不住酷热的男人们经常到水塘里游泳消暑。我们这些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十几岁小男孩,都是调皮捣蛋鬼,放暑假整天就泡在水塘里,游泳、打水仗、嬉戏、玩耍。

农田南边是每家每户的自留地,自留地随着季节栽种着各种瓜果蔬菜。旁边一条东西向的小路,东头通向东南方向的村庄,西头通向长乐集镇。

最南面就是整片平整的农田。春夏栽插两季水稻,秧苗碧绿青翠等水稻成熟季节,金黄色的稻谷在微风的轻拂下,随风波浪起伏,犹如一片金色的稻海。冬天播种小麦油菜,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春季油菜开花季节,放眼望去,黄灿灿一片,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沁人的花香招来一只只花翅招展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只只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不停地忙碌着。

有三条小巷和沟渠,连接屋后的小路、沟渠沟渠四通八达,小巷方便人们到村后农田干活。夏天天气炎热,小巷里有穿堂风,太阳又照射不到,是人们乘凉的极好去处。

紧靠村庄的屋后是每家每户的自留地,旁边是一条从东向西、长着各种灌木丛的狭窄沟渠,渠水一路向西流向沙河(龙潭)。沟渠旁边一条相伴的小路。

农田间有纵横交错的沟渠,用来灌溉农田,排出的水一路向北排往泥鳅沟,最终流向沙河

最北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由东向西南、环绕着整个村子北面农田的河流(因地下埋有黄沙,被称之为沙河,据首部《王氏宗谱.序》记载,此河叫龙潭),龙潭的发源地是东面山水汇聚而成,平时河水平稳,一直保持一定的水位,清澈见底,河里鱼虾很多。到了夏秋多雨季节,河水浑浊、猛涨,以横冲直撞、不可阻挡之势咆哮着,一路向西奔向巢湖的一个支流——三叉河,最终流向巢湖,汇入长江。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随着人们住房条件越来越困难,在村里(生产大队)上报人民公社,经同意后,由村里统一规划,各生产队划出几块农田,安排给住房特困户做宅基地,每户盖三、间新房。新盖的房屋虽东一片西一片断断续续,房屋高高低低但还是延续了老宅子的传统——坐北朝南,从东到西基本上在一条线上。我家人口多,全家八口人挤在老宅子的第二路两小间厢房里,住房条件极差,是第一批受益者。拆除了老房子,在新宅基地上盖了四间新房子。

到了二十世纪末,需要盖新房的人家越来越多,由村里统一规划,在村子前面的一条东西向公路北边盖起了新房。

改革开放后,政府不断地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不断得到提升,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下,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以后,掀起了盖新房的热潮。原来老旧的土坯房屋,随之被崭新的红砖墙、大瓦屋代替了,继而又变成了一幢幢漂亮的拔地而起的新楼房。而且原来的村庄变成了前排、后排三排三排房屋整整齐齐数千米连成一条线,东接首南村,西连西王村。整个村庄看上去十分美观、整齐、气势恢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村子里不但将原来的土路建成了水泥路和柏油路,就连以前庄稼地里参差不齐的小土路,也经规划设计,修建成方成块连成片的宽敞水泥路。水泥路、柏油路是四通八达,直通到每家每户,道路两旁还安装了路灯。近几年,由政府出资,房屋外墙面窗台以下全部贴了面砖,真可谓是旧貌换新颜,乡亲们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富裕了。

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活卫生环境,政府出资免费为每家每户安装了抽水马桶,并安排专业人员不定期上门服务,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如厕环境卫生问题。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实行承包责任制,村里安排专人统一收集管理垃圾,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地得到提升,村里的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我的老同学王平先生在撰写五修增补《王氏宗谱》序中惋惜道:

遗憾的是:昔日麦苗青青、稻花飘香和黎明雄鸡报晓、夜晚萤火虫荧光闪烁户户家燕筑巢等乡村特有的景致,几乎消失。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人们纷纷离开乡村,到县城购买商品房。乡村平时很难见到中青年人的身影,村里漂亮的新建房屋大多闲置着,让人喜忧参半难怪有人感慨乡村见消、乡愁难觅。

 

上一篇: 微小说:信念

下一篇: 嘉兴赋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