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文稿之如梦-5【百度】
第一辑1975—1985年(作者20—30岁)
信函:恩师——杨奔夫子给我的信
【说明:初欣,是我曾用名。1977年(时年22岁)下半年,国家恢复高考,我报考了,考上了。当时,我在曹村农机厂工作,因厂方认为我擅离岗位回家复习,回厂上班须写份检讨。检讨写了,但没通过,说检讨不深刻,于是我没去上班。关于考上的事,我于78年1月14日给恩师杨奔先生写了信,算是报喜吧!同时也想托他帮我找份临时代课工作。杨老师于1月24日给我回了信。】
初欣:
1.14来信收悉,欢喜无限。
从你去后,我一直为你的考试能否录取的事惦念着,所托的事,也问过好些人,看来困难很大,因为现在不少教师家属都没有工作,请了病假的,就让自己的妻子或儿女去代课,这叫做“一举两得”。在这种情况下,外地来的“代课人”就更难插足了。因此又颇为忧虑,所以你这次的喜讯,使我肩头轻松了一些。虽然成败尚在未可知之数,但我看成功已居十之八九,但愿如老话所说“吉人自有天相”,得以进入技校,那就值得我“额手称庆”了。
听说最后的确定是在阴历初十之前,真否?正式录取后,如果时间还较宽裕的话,希望你能来我家见面一别,因为此去又要好多时间不能再见,……如临行匆遽无暇来时,也请再发一信给我,让我放心,好吗?
我这儿是阳历12月24后才能回家,过了春节,明年正月初十便要回校,因此如来信,可在初十后发出到麻步给我(到技校后再发亦可)。如能来我家,可由平阳——敖江(过江到方岩或江口都可)再问平等鞋社杨邦泉、邦志兄弟家,便可找到。我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很多,因为长期在外,故乡人也没有几个认识的。
匆此谨祝
如愿!
杨奔1.24
【又说明:谁知考上了却没录取,原因是政审不过关(主要是我二伯父随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于是我又写信向杨老师诉苦,杨老师于3月18日给了回信。】
初欣:
你好!来信殊出意外,可见现在所需的仍不是真才实学,旧框框并未破除,抱着老账簿怎写得出什么新文章来呢?我十分了解同情你的心情处境,因为我自己也是过来人。但我不同意你这样丧气情绪。受过打击而不灰心,这才是好汉子。在伤心之外,还要反过来想想,天下有许多事都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两者互相为用、互相转化,这就是两点论、辩证法。不应由此而灰心绝望、自暴自弃,而要尽主观努力促成新的转化,要因祸而得福,让这个挫折化为你自我鞭策的力量,努力学好而且精通无线电专业,在生产实践上有所创造发明,作出惊人的成绩,那时排斥讥笑你的人又会反过来低声下气了。这种世态你我早已司空见惯,何足以介怀挂齿。我所写的50畸人传中就都是或大都是出身卑贱,经受过各种污蔑、迫害、摧残或刑戳,然而依然忘我地进行思考工作,斗争直到最后一息,给人类历史宝库里增加一分又一分财富的巨人。他们中就有许多人没有进过什么梯子式的学校。让我举些例子吧:
第一个建筑学者、机械创造者鲁班,出身工人;第一个脉诊的名医扁鹊,出身走方郎中;第一个改制织绫机和龙骨水车的马钧,出身贫民;赵州桥工程设计师李春,出身工匠;阐明天体运行定律的开普勒,出身杂工;微生物发现者列文虎克,出身店员;测定海上经度仪器的发明人哈利逊,出身文盲、木匠;火车发明者史蒂文生,出身牧童;电源取得者法拉第,出身牧童;炸药发明人诺贝尔,出身杂工;电器发明人爱迪生,出身报童;第一个寓言家伊索,出身奴隶;最大的戏剧家莎比亚,出身屠户学徒、剧院赶马人……
我初见你时,就十分喜欢你的多方面的才华和好学精神,(而这样的人在我过去的学生中就未发现过一个)所以也能一见如故,愿意向你推心置腹,而且对你有着十分殷切的期望。在当前生活的转折点,更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千万不要因此而随波逐流,成为只图温饱的庸庸碌碌之徒。越光辉的道路走得越艰苦。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了享受、为了名利,应该在自己面前悬着更大的目标,人才能活得有意义,是吗?你在业余,还应该保持过去对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爱好,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内容丰富起来。单纯的一技之长的人也并不足歆羡。达尔文是个伟大的生物学家了,然而在晚年他才发现自己童年没有培养自己对音乐图画的爱好,而老年也无法享受它,他沉痛地承认这是“一部分天性的麻木。”
这里也下过雪霰子,而且连旬苦雨,人都要发霉了。今天才开始放晴,所以为你写了这封信时,心情也变得开朗些了。我的心绞痛经常发作,近日服了一个月的生大蒜头后,又食用了许多生海带拌白糖,心绞痛居然全好,血压也降低了,可见世上单方多的是,只是人们不去注意发掘而已。
纸尽,不想再噜嗦了。衷心愿你乐观、愉快地去对待生活,不要愁眉苦脸,要有点劳动者的本色。
祝好!
杨奔78.3.18
【再说明:为了来年继续报考,1978年4至8月去县水文站碧山临时测量点上班,边上班、边复习。第二次报考,这次考大学文科,没考上。78年9月,区教办庆娒主任让我去江溪农高教书(代课?)。1979年下半年,参加全县脱产(半脱产?)干部招考,考上了,又因政审不过关,没录用。后打算回厂上班,而厂已停工停产。80年开春,又给杨老师去一信,诉诉苦。杨老师于80年4月1日又给了回信。】
初欣:
来信收悉,读后心情很沉重。
我该怎样来劝慰你呢?果然有宿命吗?——这其实仍不过是生活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交叉而已。做为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付出很大的努力,希望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这原是好事,虽然事与愿违,但你自己已经问心无愧了。这种厄运,只不过证明社会的病态,风气的败坏,又有什么值得自咎的呢?我早就告诉过你,能争取到升学当然更好,如不可能,也无须丧气,纵使大学毕业,仍然要回到工作岗位,不过多几元工资、多一个学历。你如能从普通技工岗位上,干它几年,以后也可以升级,也许能有所创造发明,问题还在于主观努力,用不到怨天尤人。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都是在逆境中取得成就的,而不是一帆风顺,仗父兄的余荫扶上去的。什么半脱产干部,值几个子儿呢?得无足喜,失亦不足悲。孔子说:“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富贵如果可以追求得到,便是给人家赶马我也愿意;如果不可能办到,那就根据我自己的爱好活下去吧!做个半吊子干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有什么意思呢?这连续的挫折,应该能使你擦亮眼睛,对现实加深认识与理解,从而确定自己该去的生活道路,不应该从此躺下,永远抬不起头,萎靡不振,自暴自弃,——考验一个人的品质,不也在这些节骨眼上吗?
奇怪的是你要我代向马先生问好,他与你不过偶尔见一面,早已忘却了。何必如此自作多情呢?对人情世态的炎凉,应该有充分的估计。
十天前,一个廿年前教过的女学生(现在法国巴黎开酒家),特地回国来看我,又要我陪她到杭州、桂林、广州游览了一周,送她由广州出国后,直到昨天才回温。今天又要回平阳县去办调动手续——为这件事一直斗争了好几年,平阳那边坚持不放,给我带来重重困难,正好借此退休回家,不想又忽然同意我调来温州了。世事常常如此,你所希望的,却老是不能到手,待你不想要了,它却来了。生活的波浪中,什么现象不曾出现过啊!
匆此,不尽所怀,祝好!
杨奔80.4.1
【结语:杨老师的信我一直保存在一个皮质工文包里,已经四十多年了,而杨老师离开我们亦十年有余,今年2020年我整理材料时找到了它。再次读它,令我悲欣交集、热泪盈眶,于是萌生了要整理一本《草人文稿》的念头。今天,我要再次感谢杨老师为我的事接二连三地给我写信,牵挂我、安慰我、鼓励我!如果没有这些信,我的这些拙稿必将随着我的生命一起灰飞烟灭。】
附/杨奔老师简介
杨奔,原名杨丕衡,笔名南璎、辛夷。1923年3月生于浙江平阳县平等乡(今属苍南县龙港)农家。23岁始任中学教员,任过师范院校教师,曾任中共平阳县委宣传部干事、《浙南日报》编辑等。原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作协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温州诗词学会理事、《苍南县志》副主编。曾参加编写《汉语大辞典》。个人历年编著有《描在青空》(诗文集,1947)、《南雁荡山》(方志,1984)、《外国小品精选》(1984)及其续集(1986)、《苍南历史人物》(传记,1986)、《深红的野莓》(散文集)、《霜红居夜话》(浙江跨世纪文丛散文之杨奔卷)、《苍南方言名物考》(考证,1992)、《披肝草》(旧诗词,1995)、《娑婆片》(小品集)等。
其中《深红的野莓》曾获浙江省1991年新时期优秀散文奖;当时广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审读文稿后则甚表赞许:“作者知识广博,信手拈来皆成文章,引经据典不乏警世之思,文笔老辣含而不露,如幽溪百折曲尽韵致……确非一般浅薄文字可比。”其中《霜红居夜话》,省作协副主席、《浙江作家报》主编谢鲁渤先生在《序》中说:“杨奔先生十二岁发表习作,二十四岁出版第一本书《描在天空》,此后便是一段漫长的空白。他除了短暂地做过几年报纸的副刊编辑,一直都是以教书为职业的。他是乡村的野草莓,在孤独和寂寞之后,变得深红。……汪曾祺‘枇杷晚翠’,杨奔‘野莓深红’……杨奔先生把这些文章称作小品,……偏偏就有那么一些小品,发自岁月的深邃,闪烁生命的睿智,让心灵颤动,使想象飞扬,比之华而不实的高头讲章,更具文学的审美价值。”
个人传略辑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未刊文稿尚有《周易卦爻简注》、《中国历代小品》、《唐人绝句拔萃》等。
上一篇: 悲悯与文学(36)
下一篇: 草人文稿之如梦-6【百度】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