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文稿之如梦-2【百度】
前 言
《草人文稿》,原想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苦旅”二字作为书名,因为我要说的“苦”,是真实的人生旅程,并非“为赋新诗强说愁”而无病呻吟,只要读完第一辑中《恩师——杨奔夫子给我的信》和《回忆简言录》便知些许。
那么,往下为什么就看不到这类文字,是不是只有甜而不见苦了呢?不是!我的人生旅途是苦多乐少:青少年苦,失学,升不了学,连高中都不让上,孤独无援;青壮年可算乐,只是辛苦、压力大;壮老年苦,“欲求而求不得”而辛酸;晚年苦,刚满六十,天降人祸,内人中风需照料,被困家中度残年。
然而,这些“苦”不能写!——有苦不与后人说,有痛不作呻吟声。于是,我便放弃用“苦旅”,改为“如梦”。
想去读书,却无书可读是痛苦的;可以升学,却不让升学是黑暗的。在那黑暗的时空中,我找到了几缕阳光——1982-1985年参加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第一届)学习,经过三年苦读,获益颇多;1985-1986年参加中国民间文学刊授大学学习,虽仅一年,也算扩充了知识;1995-1997年参加中国书法教育刊授(第一届)学习 ,经过著名书法家萧高洪、刘正成俩位导师二年的结对指导,进步不少。后来读成人高等教育,至2000年才获得大学学历,虽然可怜兮兮,但内心还是充满自足与快乐的。这样的读书,虽然主要靠自学,却收获不少。
正如王力教授在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献词》中所说:“我一向不相信考试制度能考出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都能考上大学。我奉劝这些名落孙山的青年同志不要悲观失望。古今中外都有不少自学成材的人,有的大学者甚至没有读过大学,有志者事竟成……”我的一生虽无一事可成,但王力老教授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向前。
亦如恩师杨奔夫子所嘱:“阶梯式的教学,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硕石、博士学位,也只是在有限时光中学到一些基本知识,要想有成就出硕果,还得靠长期的自学勤奋、好学钻研。”因为自学靠勤奋,勤奋方有大收获。所以,我在第五辑末篇《关于母亲的一点事》中告诉下一代:“……关于母亲的故事很多,我仅记下这件事,是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珍惜读书机会和读书的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关于这些文稿拙作到底出版还是不出版,我是犹豫再三的……结果不揣浅陋还是出了。因而我想借用恩师杨奔夫子在其《娑婆片》(随笔)题记中所说的话作为本《前言》结语。
杨奔老师在其《娑婆片》题记中说:“这些小品原系消遣之作,半世纪风云激荡中,它伴我度过忧患余生。未能结集问世,又复敝帚自珍,只好打印数份,分赠相知者留念,后人也未必能读,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春蚕三眠过后,吐丝作茧自缚,否定了自己,最后在沸汤中完成了生的使命,无缘再看到身后是否织成一片云锦。处身于娑婆世界中的我们又何尝两样?”
南山草人-2022.1-云烟轩
上一篇: 草人文稿之如梦-1【百度】
下一篇: 草人文稿之如梦-3【百度】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