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名镇之《水阁·乌镇》
《水阁·乌镇》
——水阁乌镇尽枕河
风情物语:
——来过,便不曾离开
乌镇是一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走进乌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携带着中国水墨画的气息扑面而来,雕梁、画栋、石巷、老屋,见证着历史沧桑的风情画卷映入眼帘。东西栅是游客最常游览的区域,东栅内,东市河内乌篷船不时咿呀往返,蓝印花布随风飘荡,还有上了年岁的当铺在诉说着乌镇的故事。西栅虽缺少些生活气息,但是每晚西市河的夜景会让人心驰神往,或者只是在民宿内吃一顿地道的水乡菜也好,再去老邮局寄上一张明信片,才不枉白来了一次乌镇。
《水阁·乌镇》
扬眉
鱼米之乡雨若梭,丝绸之府织机多。
京杭通达走水路,流水行船且当车;
四栅勾连跑官道,百步一桥出城郭。
横梁架木江南韵,水阁乌镇尽枕河。
1、地理位置
乌镇古镇是国家5A级景区,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地级市)桐乡市(县级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接江苏苏州吴江区,为二省(浙江,江苏)三市(嘉兴,湖州,苏州)交界之处。
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着苏州园林之美,兔耳岭草甸之奇观,一九九一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风景名胜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2014年11月19日始,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2、特色景物
乌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其中开放西栅和东栅为旅游景区,原居民已几乎全部迁出祖居地。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
台湾著名音乐家王俊雄在《烟雨江南》系列中就专门谱写了《荡舟乌镇》乐曲,扬眉填词。
《荡舟乌镇》
扬眉
烟岚雾雨中的乌镇,
是幅水墨的图卷,
波光嶙峋的水渠、
欸乃!摇出了群青的色彩。
雾雨烟岚中的乌镇,
是匹蜡染的棉布,
绿水荡漾的河渠、
欸乃!摇出了缠绵的情怀。
青石板的弄堂小路,
斜靠临水的人家,
柔波涟漪的水渠、
欸乃!摇出了古旧的厅台。
花格窗的徽式瓦房,
马头墙林立排排,
光影浮动的河道、
欸乃!摇出了幽香的三白。
花梨木的桐油雕床,
清风翻动着纱帘,
芦花飘飞的河网、
欸乃!摇出了月影东来。
千年古镇,
乌戌六朝故地;
漆黑清幽,
吴兴数点远山。
烟岚雾雨中的乌镇,
是幅水墨的图卷,
凌空飞架的拱桥、
欸乃!摇出了伊人油伞来。
灯火阑珊中的乌镇,
是幅炫彩的图卷,
人影传动的水渠、
欸乃!摇出吴侬软语嗳。
觥筹交错的宴席上,
弥漫豆豉的香霭,
三面临水的轩窗、
欸乃!摇出了云影徘徊。
古镇千年,
六朝乌戌故地;
清幽漆黑,
数点吴兴远山。
灯影懵懂中的乌镇,
拱桥中驶出小船,
斜长的木橹摇动、
欸乃!水浪轻叩石阶台。
朗朗的书声响起来,
红袖频添豆蔻香,
窗下驶过乌篷船、
欸乃!不觉三更已泛白。
窗下驶过乌篷船、
欸乃!不觉三更已泛白。
3、旅游景区
(1)、东栅景区:
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东栅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一期景区面积约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景区游程达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工程全部完工后,东栅景区占地面积约为1.98平方公里,设有十多个景点。
(2)、西栅景区:
西栅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苏、苏州和桐乡市区,交通十分便利,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西栅景区占地4.92平方公里,纵横交叉河道9000多米,有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景区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3)、江南百床馆:
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坐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4)、江浙分府:
代称浙直分署,是乌镇历史上特有的一个政府机关。职掌巡盐捕盗,兼理地方词讼,俗称二府衙门。自明朝嘉靖间设立,至民国初撤销,几经革复,数易其址,历时三百七十余年。
(5)、江南民俗馆:
馆内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蜡像塑出婚丧嫁娶的话剧。衣俗厅以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
(6)、江南木雕陈列馆:
这里原是东栅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厅,以其木雕精美而闻名。的正室偏屋内更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木雕馆里的木雕取材丰富,刻画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7)、余榴梁钱币馆:
余榴梁,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钱币收藏大家,著有《中国花钱》、《中国鉴赏与收藏》、《钱币》、《钱币漫谈》、《钱币学钢要》、《世界流通铸币》等十多部学术专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拥有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26000余种。上起夏商,下至现代。
(8)、文昌阁:
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旧时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
(9)、修真观:
在乌镇中市。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乃创建“修真观”。修真观与苏州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地位极为崇高。修真观的山门正门上方挂有一特大算盘,下方书对联一副:人有千算,天则一算,极具警世意味。
(10)、茅盾故居:
是嘉兴市迄今唯一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约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
(11)、古戏台:
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为歇山式屋顶。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
(12)、汇源当铺:
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1.8米高的柜台。汇源当是徐东号第九世孙徐焕藻(茗香)于道光年间创办的。
4、风俗民情
(1)、元宵走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
(2)、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日起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
(3)、端午吃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古人都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用苍树、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
(4)、分龙彩雨:农历五月二十五为“分龙日”,各坊水龙会整装集队,带上全副救火器具,会聚于镇中旷地河畔。
(5)、天贶晒虫:农历六月初六,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是由混浴引申而来。
(6)、中元河灯: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当日,道观作斋醮荐福,佛寺行“盂兰盆会”,释道两教共举法事,民间则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故又称“鬼节”。
5、旅游购物
乌镇商业区以中市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栅各成系统,又有自己的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商业网络。如东栅的中心是财神湾,全镇最大的水产集散中心就在这里,乌镇最大的批发零售商徐恒裕东号和西号也在这里。林家铺子旁有锦和斋,经营南北货物。在乌镇外围,有黄金水岸为中心的商铺作为一个新兴的商业区,已开设多家超市、蚕丝被等商场。
(1)、乌锦:乌镇丝绸著名老字号益大丝号的创始人沈永昌有一儿子名沈学文,他继承父业后,为摆脱传统木机绵绸在市场上滞销的窘境,经多方考察后决定以织锦产品代替传统产品。
(2)、丝棉:乌镇是蚕桑之乡、丝绸之府的中心地带,所出产的丝绵质地坚柔,无块、无筋、无杂质,色泽洁白,匀薄如纸。当地人称丝绵为“大环绵”或“手绵”。
(3)、布鞋:在中国人原生态的生活中,布鞋是不可或缺的。乌镇布鞋是手工千层底布鞋。
(4)、篦梳:乌镇竹、木、羊角、牛角等物产丰富,经选料、开模、整型、刨光等一套工艺,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篦梳便在匠人手中成形,贵在天然,兼有保健功效。
(5)、湖笔:乌镇历史上隶属湖州府,湖笔的制作工艺在这里十分盛行,湖笔采用山羊、黄鼠狼、山兔等兽毛为原料,经过七十多道手工制作而成,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
(6)、白水鱼:乌镇水域的野生鱼类,生长在无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属稀有淡水珍品。
(7)、手工酱: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历史,均以天然发酵、酿制。清咸丰九年(1859年),镇人陶叙昌创立了以自己名字为号的叙昌酱园,此为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早的酱园。
(8)、三白酒:三白酒是乌镇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纯手工酿成。何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还生产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
(9)、姑嫂饼:乌镇姑嫂饼是桐乡乌镇的传统名点。据《乌青镇志》记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民间传说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气而成,故名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
(10)、熏豆茶:又称烘豆茶,主要原料是薰豆,辅料有桂花、炒芝麻、橙皮、萝卜丝、苏子、炒柏子等,故乌镇人有“吃茶”一说。
(11)、生铁锅:1866年,铁匠沈济在乌镇开设冶坊,是为乌镇冶业的开端,也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坊。沈家精湛的冶炼技术一直保留至今。今天的亦昌冶坊中,工匠们依然在使用传统的冶炼浇铸工艺制作铁器,昔日的煤炭旺火改成了电炉熔铁,风箱扇火换成了鼓风机助燃,选料是优质的纯生铁,制作工艺也一如祖辈。
(12)、杭白菊:杭白菊其实并不产于杭州。1999年5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的桐乡市,杭白菊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国原产地,享有“杭白贡菊与龙井名茶”并提的荣耀。杭白菊又称甘菊,是中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
(13)、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纯粹手工、环保。主要产品有成衣、三角头巾、茶杯垫、折扇、桌布、门帘、雨伞、手机袋、钱包、背包、各式象形挂件等。
(14)、木雕竹刻:乌镇的手工艺十分发达,从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艺品,体现乌镇人的聪慧灵巧。
(15)、乌镇定胜糕:定胜糕的形状为荷花状,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6、拍摄的影视剧
台湾女生组合SHE歌曲《中国话》MV也曾取景乌镇,《似水年华》、《美丽无声》、《旗袍》、《一江春水向东流》、《追日》、《早春二月》《乾隆王朝》、《她从海上来——张爱玲的故事》、《心中有鬼》等
7、文化情结
乌镇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极富水乡韵味,是古镇上典型的建筑。廊棚既可以为路人遮风蔽雨,又是小镇居民休闲聊天的交际场所。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走在河边,可以看见居民们在这些老屋里吃饭、打麻将,水乡的风情和民情还在沿河的老屋里继续,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江南风景画。
乌镇居民的特别之处是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于黑色的油漆。据说这种涂料涂了以后可以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而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为“乌”,因此称“乌镇”。这里附近农村以水稻和养蚕为主业,基本上还保持着一些江南农村的风情和建筑格局。那些店面和房屋的样式还有一种“老通宝”时期的遗韵,入诗入画。最佳旅游时节:春天与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与傍晚。清晨,河道上会漫起薄薄的雾气,仿佛梦境。傍晚,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生活着的乌镇出现在眼前。
《雾雨烟岚的乌镇》
扬眉
雾雨烟岚的乌镇呦,
你是一幅绢丝的水墨图卷,
在江南的土地上铺张;
群青的色调淡雅清新,
洇染出浓淡不一的墨迹,
呈现着古旧的历史渊远流长。
乌镇的烟岚雾雨呦,
你是一团团缠绵的情怀,
在水乡江南的河网间飘荡;
黝黑的瓦当春雨滴落,
绿黝的小草吐露芬芳,
蜿蜒的路径凄迷着徽式瓦房。
烟帘低垂的拱桥中,
不时钻出乌蓬的小船,
唉乃的橹声、
轻轻扣着枕河而栖的狭长弄堂。
纵贯南北的水道石帮,
穿连着临水的人家,
高挑的水阁、
三面临水银杏的轩窗宽敞明亮。
酒旗低垂竹帘稀疏,
老鸭岩笋火腿慢炖,
水雾中弥漫、
陶泥碗里三白酒的阵阵幽香。
蒸汽升腾的蜡染作坊,
竹架上垂挂着冰纹的土布,
蓝靛的色调、
在晨曦雾霭的光芒里更加清爽。
棚架斜扬的制酱小厂,
散发出浓郁的豆豉芬芳,
齐整的坛缸、
竹编的锥形盖帽下露珠滴淌。
老底子的缫丝机吱嘎做响,
雪白的桑蚕抽成丝线,
柔柔的亮光、
嘶嘶地缠进了纺车湿漉绵长。
黄杨木的纹理清晰流畅,
腾龙舞凤云水荡漾,
恣意的舒张、
三叠精雕细刻的千工大床。
杉木榫成的古宅大门,
墙兜高挑石狮成双,
紫铜的扣环、
粗大而锃亮凝着雨露寒霜。
两进两层的木阁楼房,
坐北朝南古朴大方,
明暗的天井、
散发着沈家世代儒雅的书香。
星罗棋布的小岛分布十里水乡,
拱桥钩连乌墩上游人徜徉,
桥里看桥时隐时现别具风光;
空气中弥漫着洋槐的芬芳,
湿漉的小街青石砌就,
春雨淅沥桃花水随意在流淌。
丰腴的旗袍上盘结锁扣,
细碎的兰花白蝶飞扬,
桐油花伞纤纤的嫩手来擎张;
伫立在高高拱桥的石栏旁,
雾雨烟岚中举目向远方眺望,
哦,那是我心仪已久的水乡姑娘。
8、地址
门票:——。
开放时间:8:00-17:30(冬季17:00)。
建议游玩时间:2天。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皆宜,最佳季节在4—6月间。
位置:浙江省嘉兴桐乡市石佛南路18号
交通:从嘉兴或嘉善坐往桐乡方向的汽车到乌镇。
住宿:——
下一篇: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范式经济学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