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悼屈原》
《悼屈原》
扬眉
汨罗江上人蹉跎,龙舟竞渡艾香娜。
洞庭缥缈楚天阔,荆水浩荡云梦泽;
橘颂吟完九歌作,天问责罢离骚说。
唯有真情人寂寞,家国情怀感叹多。
简介: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因此,可以说端午节是南北风俗融合的文化产物。
屈原自被楚襄王放逐于洞庭湖一带后,无日不为他的祖国的命运忧心,想到处于战乱中的同胞的悲惨处境,他更痛心。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襄王逃陈。屈原惊悉后,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经汉水北岸,永远告别了故乡秭归和首都郢,然后南行至今长沙。但心中总在眷恋着祖国,于是又折回洞庭。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感到了绝望,自度已无出路,平生的理想和抱负都已付诸东流,便在汨罗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后,在此怀沙自沉。
汨罗江边的百姓纷纷划着各自的船只往屈原投江处,想抢救这位爱国诗人。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营救的同时,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虾,由此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上一篇: 邂逅数个人,艳遇一座城!——《凤凰古城》
下一篇: 杭州 · 《径山寺》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