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纵横心之声 (政论五篇)
求是纵横心之声(政论五篇)
李家武
[题引]
雁过留名人已老,
借问襄阳谁知晓。
历代名流诗为伴,
烛光花月写逍遥。
(2019年9月1日退休时于北京•香山)
第1篇
党性心性觅初心
(2016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网》
以《开启涵养党性心性的五门功课》为题首发,
2016年7月8日《党建网》、
求是杂志•《求是网》等全国10多家网站转发;
2016年第1期《海口学刊》刊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人的初心,就蕴含在庄严神圣的入党誓词中。面对党旗,我们立下了一生的承诺,也开启了涵养党性心性的功课。回望十八大以来,在基层党校从善坚守,体会颇深。透过“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对自我的德能勤绩廉重新审视,旨在相互交流、互勉互进。
一、坚定信念,修身立德,切实增强党性修养
1.着力提升理论素养。如何坚持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我积极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坚持党校姓党,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提升理论素养和能力。同时,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结合党校工作实际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理论调研文章,其中《“慎独”应成为党员心中的政治定力》《坚守党员干部层面的价值追求》《蕴凝党校人的鲜明品格》《党校科研要为党委决策服务》等30多篇先后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求是网》《政策》《襄阳论坛》等各级媒体上发表,并有多篇获奖。
2.着力提升政治品格。如何牢记政治纪律,筑牢政治操守?我时刻做到立场坚定,思想敏锐。在思想政治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领导和决定,对党、对组织忠诚老实,自觉维护党校领导班子的集体形象。
3.着力提升人格魅力。如何牢记“做官先做人”,自觉做到明是非、知廉耻、晓荣辱?我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做一个心地善良、心底无私、品行端正的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充满激情;一贯坚持不惟书、不惟上,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敢想、敢说、敢做;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对人,以进取的心态做事,以顺其自然的心态看待仕途的升迁;为人正直,公道正派,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不拉帮结派讲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诱惑,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二、统揽全局,加强协调,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1.不断增强统筹协调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如何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工作大局?我客观地分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形势,把握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进一步理清党校工作思路,全新姿态抓班子带队伍,全新姿态抓培训促跨越,全新姿态抓作风提效能,增进“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共识。特别是我在工作实践中提出了“建最好部门、办最好学校”的奋斗目标,带领党校一班人,积极推进党校各项工作,突出重点,攻坚破难,全面处理好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自身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和协调各方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2.不断增强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如何坚持做到“心中有法,脑中有法,手中有法,头上有法”?我坚持党校中心组学法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加强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执行,依法管理党校和各项事务。“围绕中心转,跟着党委干”,我先后也参与处理了征迁、“三万活动”驻村等工作中涉及信访、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在一线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了依法解决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着力推行民主决策,坚持党校校委会研究决定党校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制度,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公平公正,保障党校工作科学决策、依法推进。
3.不断增强系统思考和综合把握的能力。如何既“举重若轻”,又“举轻若重”?我曾主持党校全面工作,身感责任重大,自己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同时注意调动发挥班子、中层干部和教职工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善于结合党校实际,引导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围绕党校中心工作,把注意力放在预判、把握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工作上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做到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点任务。重大问题、原则问题头脑清醒,坚持管全局、管方向、管大事,力求和班子成员共同带好教职工队伍,党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声有色。
三、勤勉从政,务实为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1.深入实践做知民干部。如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知民意,把党校工作与樊城实际紧密结合,做到思路清、决策明、方法对?我始终坚持以“3331原则”分配工作时间,即:30%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30%的时间在机关处理日常工作,30%的时间到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开会、培训等,10%的时间作为机动,处理一些应急事情。多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跑遍了全区所有的乡镇、街道和重要部门,深入数十个村组、社区、学校,拜访了近百位专家、学者、离退休老领导和普通老百姓,走访了全区部分重点骨干企业。
2.身体力行做亲民干部。如何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我始终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来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站在与以往不同的高度,全区中心征迁上一线、服务企业上一线、“五城同创”上一线、“三万活动”上一线,始终勤勉从政,尽心竭力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倾听呼声,排忧解难,仅解放路片区、焦家台片区就组织完成征迁签约96户。
3.从严从实做为民干部。如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我按照“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总要求,工作有事业心、责任感,公道正派,包容大度,凡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以身作则,从未搞特殊化,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与干部职工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多看主流,团结同志。能够注意听取不同意见,自觉从善大气,积极争取并落实好教职工相关政策待遇。
四、业绩为要,创新工作,全力打造党校品牌
1.创新工作联动机制。如何为樊城培训高端人才、助推跨越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党校会同组织部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办MPA课程班,56名学员全部以优异成绩毕业,目前26名学员已经取得MPA硕士学位;40多名学员得到提拔重用(10多名学员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着力实现“小党校向大培训”“小教室向大学堂”“小阵地向大熔炉”的跨越发展。
2.创新规模培训机制。如何为樊城培训在职干部、提升干部素质打造全局性品牌?区委、区政府率先建立干部在职培训制度,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坚持8年大规模培训轮训在编在岗干部1万多人(次),其经验和做法先后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省委党校《工作通讯》、全市党校工作会议上进行推广和发言交流。被市委组织部以襄组通〔2013〕23号文件形式确定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项目”。中央党校和省、市委组织部、党校领导也多次莅临樊城调研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党校工作,都给予了很高评价。
3.创新提质增效机制。如何为樊城培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人才进行实战性探索?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在全省开办了首家“社区管理本科班”“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先后举办了“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培训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修班”“新农村建设研讨班”等,紧扣区委、区政府“一主两翼”战略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开展科研、“一把手”论坛活动。“地名文化研究”等精品调研课题,先后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印发“内部参阅件”,进入领导决策层。党校集体连续三年被誉为“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优胜单位”。
五、廉洁奉公,严格自律,自觉做到拒腐防变
1.在落实责任中狠抓教育。如何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我曾作为党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带头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各项要求,自觉做好廉洁自律的表率。紧密结合校情实际,以强化“两个责任”为抓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领导成立了党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同时,十分注重并定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全校党员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使大家受到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2.在严于自律中把握底线。如何自重、自警、自励?我在各项工作中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无论在公务活动还是社交活动中,做到了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没有收受和赠送现金;没有利用本人及家庭成员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过生日等名义大操大办收钱敛财;没有参与赌博;没有用公款旅游;没有用公款大吃大喝;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的使用规定,杜绝公车私用。真正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做。
3.在强化制度中完善规范。如何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坚持校委会议事规程,重大决策由集体共同研究,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不徇私情,不违反纪律、丧失原则;积极组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制度,强化对领导班子权力运用的约束,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完善规范、强化管理、严格制度,没有出现一起违纪违规的问题。区委党校集体曾获得多项荣誉,我个人也曾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先进个人”,被区委、区政府评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3月30日,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干部教育报》以“争做合格党校人”为题,用4000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了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第2篇
思想力量无穷尽
(2016年5月5日求是杂志•《求是网》首发;
2016年5月15日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干部教育报》转发)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也是力量的源泉,思想力量无穷尽。
思想的力量,说到底,是人的力量。马克思指出:“人是能思想的存在物”“真正的人等于思维着的人的精神”。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个有无穷潜质、能发挥至极致的特长,只要找准这个“点”,去激励她,去开发她,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人茫然、不知所从,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究其因,是因为还没有挖掘出那个属于自己的“点”。相比之下,那些在某一领域建功树业的名人,就因找到了那个“点”,善于把握强势与优势,并注重培养、加以发展,才会达到不可逾越的巅峰。正所谓“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何谓“思想”?思想是经过思考和探索而产生的思维结果,是人类行为的基石。思想的要义在于设计明天,思想的本质是为全局谋划。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伟大的,即使他的生存空间依旧平凡。一个人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和不断的思考,常常基于事实之上的系统判断和理解架构,才会萌发、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人的力量强大而重要。只有勤奋学习和思考的人才会有好的思想,有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思路,有好的思路才会有“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宽广大路。
思想的力量,说到底,是智慧的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世纪疫情冲击,百年变局演进加速,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深刻,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常态、新理念下,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具有必然性、决定性和过程性;经济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转型升级的难度更高、挑战更大,一定要以新思维、新智慧、新状态、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更快、更优。要用历史眼光去考察新常态、新理念,清醒地看到新常态、新理念下要把“发展是硬道理”讲得更好、把“发展是笫一要务”抓得更实,绝不是放松经济发展,更不容许经济“自由滑落”。要用战略思维去看待新常态、新理念,清醒地看到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换档调速”是对全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绝不是整齐划一的“同等降速”,必须因地制宜、好中求快,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善于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要以竞进状态去把握新常态、新理念,清醒地看到新常态、新理念下区域竞争不是弱化了,而是更激烈了,必须坚决克服歇脚喘气的松劲情绪,必须坚决摒弃被动应付的消极心态,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担当好“既赶又转”的双重任务。要以提能之为去应对新常态、新理念,清醒地看到“一带一路”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全球范围内资源要素更加易聚、易散,发展动力急需转换、多元;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充分的发挥,对政府作为的水平要求更高了,对党员干部抓发展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必须与时俱进地改进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积极抢抓新机遇,从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增收趋缓等新挑战,充分发挥好新优势,勇于担当好新责任。智慧的力量强大而重要。当下,最为要紧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求实奋进,凝心聚力、竞进提质,依靠智慧的力量,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保持宏观大局稳定。
思想的力量,说到底,是人民的力量。回顾百年发展历程,*正是依靠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才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在理论层面,正是党与时俱进,心怀人民,才不断提炼总结出与人民相关的新思想。新时代和新的历史条件,人民力量思想具有以下特点:创新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党的理论创新,其中人民力量思想就是其突出表现之一,对人民力量与党的建设两者关系有了全新的看法和视角。针对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人民力量思想凸显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看到了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系统性,人民力量思想有比较完整的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层面思考人民力量的问题,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和重点,理论的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逻辑联系,是一套与时俱进、严谨踏实的理论。这些特点彰显了人民力量思想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对增强党的先进性、党的工作重心回归到人民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实践证明,越是面对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形势和利益格局,越是面对攻坚克难的改革发展任务,越是面对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就越需要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反映民意、激活民力,就越是要紧密依靠人民力量、尊重人民创造、回应人民期待、满足人民关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坚实的人民基础。
第3篇
差距是发展空间
(2015年9月15日求是杂志•《求是网》首发;
2015年10月10日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昭通先锋网》转发)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湖北应该加快发展,走在前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这样对湖北战略定位,是因为湖北或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区域,或作为中西部工农业大省,在全国“一带一路”、东西互动中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是因为湖北作为长江中游的经济核心区,在长江流域经济带互动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是因为湖北省域内的武汉城市圈,作为内地最大的城市圈之一,与沿海地区三大城市圈互动互补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这同时标志着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已经进入率先实现新一轮转型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也表明湖北与周边兄弟省份竞争加剧,处于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关键时期。在全国处于东部加速、西部提速、东北全面振兴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不仅东部与西部在竞争中差距仍在扩大,而且中部各省之间的竞争加剧,都在努力争取各自率先崛起。尽管湖北近年来经济提速,但周边兄弟省份经济增长更快,湖北经济至今尚未走出在中部地区“总量靠前、增速靠后”的怪圈。差距客观存在,若能创新理念看到差距,定准标杆缩小差距,谋划确定比学赶超“时间表”、“路线图”,后发也是优势,后来也能居上。这就要求中部大省湖北善于在认识、分析、把握差距中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率先把握经济新常态实现新一轮转型发展,真正无愧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科学打好多元牌。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咬定青山不放松;顺应形势变化、把握发展规律,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调结构、促转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到位,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不动摇,牢牢把握“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的要求,保持战略和发展思路的连续性。这一切,要靠多元综合优势,而不是单靠区位优势发展。以往论及湖北跨越发展,谈区位优势多,谈多元综合优势少,这种发展思路有两个明显缺陷:一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湖北是一个多元综合优势突出的工农业大省、水资源(含水电资源)大省和科教大省这一本质特征。过分强调“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势必忽视资源、产业、人才等诸多方面优势的全面发挥。二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各省市的区位优势在不断变化,甚至有时区位优势作用在减弱,如果这种优势不与市场、产业和人才的多元优势相结合,更多是一种潜在优势。应该清醒地看到:区位优势仅仅是湖北多元综合优势中的一个方面(其实中部其他五省也有这个优势),但不是全部。相比之下,湖北除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短缺外,具有以钢铁、汽车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产业优势,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为标志的人才优势,还有淡水资源、水能资源等战略性基础性资源的优势,均领先于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的沉淀积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湖北“双重优势”日益凸显,既具有东部地区交通体系完善、产业基础扎实、科教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等综合优势,又拥有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要素成本相对较低、发展空间广阔等有利条件,已迎来积蓄能量的释放期、潜在优势的转化期和转型发展的加速期。为此,湖北要抓住机遇,率先实现新一轮转型发展,就要打好多元牌,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多元综合优势,最大限度地变有利条件为综合优势激发市场活力,精彩展示湖北各地“一轮明月”与“满天繁星”竞相辉映的完美版块。
创新打好工业牌。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湖北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还要继续下大力气狠抓投资,特别要坚定不移突出抓工业投资,抓重大项目,进一步夯实发展底盘。这一切,要靠新型工业化,而不是单靠农业大省优势发展。湖北作为工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当然要加快农业发展,由此促进县域经济较快发展,这是实现湖北新一轮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单靠农业大省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加快工业化进程始终是工农业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核心问题。也只有到了工业化发展的一定阶段,工业才能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表明,沿海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等)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主要靠的是工业化或城镇化进程,而湖北等中部省份多年谈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都因非农化进程迟滞而屡屡受阻。可以说,在工业化处于初中期阶段,强调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现农业大省崛起,只能是一句空话。湖北历史上两次崛起的经历也证明,唯有工业化才能带动崛起。100多年前,张之洞督鄂的18年间,正是由于以武汉为中心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和农业的发展,实现了湖北的第一次崛起。至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更是依靠一批“武”字号工业企业和新老一、二、三等一批大型企业带动了湖北的第二次崛起。当前正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重大战略契机,加快构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的“脊梁”、撑起长江经济带的“龙腰”。这为中央企业在鄂投资兴业,实现更好更大发展提供了机遇、平台和空间。中央企业正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新布局,继续把湖北作为“十三五”投资布局的重心,全面加强和深化与湖北的全方位合作,进一步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把湖北作为央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与地方合作的“试验田”。所以,今天湖北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率先实现新一轮转型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继续为央企在鄂投资发展当好服务员、勤务员。要把更大精力放在做大做强现代化工业基地上,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大数据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大发展,绝不能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落到人后、沦为短板。
竞进打好升级牌。适应产业高端化、服务化、专业化、融合化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创新创业、生态民生是新常态下发展的“新三驾马车”。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决定一个地区发展成效的关键要素,已经不再是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资源,而是投资环境等“软件”。这一切,要靠升级新经济增长点,而不是单靠老工业基地、老企业优势发展。湖北欲“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率先实现新一轮转型发展,当然仍然需要依靠以武汉、黄石等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和新老一、二、三为代表的老企业,通过振兴改造,使其由传统产业、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向新型工业基地转变。但要看到,老工业基地及新老一、二、三企业更多地代表了过去的辉煌。今天的湖北,还必须进一步升级打好长江牌、汉江牌,依托湖北长江、汉江生态经济带,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打升级牌,要盘活、提升国家和省两级开发区。长江、汉江生态经济带集中了湖北大部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长江一线(宜昌、荆州、鄂州、黄冈、咸宁)和汉江一线(襄阳、十堰)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使之成为有实力、有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其次,打升级牌,要重新振兴长江黄金水道。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促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有效扩大内需,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全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北作为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省份,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振兴长江水道,并与沿江铁路、高速公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必将大大促进湖北双向开拓,走向国内外市场,与东西部互动合作的进程。再次,打升级牌,要与推进“一主两副”战略结合起来。武汉是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对武汉老工业基地和新成长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要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加快产业提升,从而升级重塑一个大武汉。全面增强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升级重塑一个新襄阳,升级重塑一个新宜昌。只有这样,湖北才能保持与中部兄弟省份乃至全国的竞争优势,方可能率先实现新一轮转型发展,进而以“严”和“实”的精神“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第4篇
“3+1”:总书记党代会报告建言
——坚守党员干部层面的价值追求
(中共湖北省委《政策》杂志2014年第10期
以《论当代党员干部的核心价值观》为题首发;
2015年8月26日《襄阳党建网》
以《“3十1” :总书记党代会报告建言》为题刊发;
2016年2月1日求是杂志•《求是网》
以《坚守党员干部层面的价值追求》为题刊发后全国多家网站转发;
2016年2月29日《干部教育报》刊发)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问题而思索建言,我一直在追寻着。回首,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三次为总书记党代会报告建言,我深感自豪和欣慰。展望,党的十九大,拟为总书记党代会报告再建言,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一、党的十六大前建言,总书记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党的先进性”
2002年7月,我时任襄阳市樊城区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主持区委宣传部中心组学习,各大媒体报道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当时我就提出“保持”不如改“坚持”。而理论科长却与我辩论不休。之后,我又以各种形式建言。结果,2002年11月1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报告一出,理论科长佩服极致,“部长水平就是部长水平!”我由此也深感自豪和欣慰。
二、党的十七大前建言,总书记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06年7月,我时任襄阳市樊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为党校函授学员主讲《组织行为学》,各大媒体报道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百年不动摇。当时,我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议增加“和谐”二字,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党校的函授学员无不惊叹。之后,我又以各种形式建言。结果,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一出,党校函授学员们佩服极致,“校长水平就是校长水平!”我由此也深感自豪和欣慰。
三、党的十八大前建言,总书记报告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011年7月,我时任襄阳市樊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有幸参加党校系统一次理论研讨活动,各大媒体报道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践行科学发展观。当时,我就提出“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而与会人员心存质疑。之后,我又以各种形式建言。结果,2012年11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报告一出,同仁们佩服极致,“专家水平就是专家水平!”我由此也深感自豪和欣慰。
四、党的十九大前建言,总书记报告望能明确提出“倡导忠诚、为民、务实、清廉”
2014年3月,我时任襄阳市樊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主持区委党校中心组学习,各大媒体报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时,我作《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中心发言时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忠诚、为民、务实、清廉是党员干部层面的价值追求。全体同仁一致赞同。《政策》杂志于2014年第10期刊发我撰写的《论当代党员干部的核心价值观》一文。2015年以来,我又通过《襄阳党建网》等平台,抓住一切良机鼓与呼。《求是》杂志·求是网“原创频道”栏目又于2016年2月1日刊发我提交的《坚守党员干部层面的价值追求》一文。我坚信,经过几年的建言、践行,“倡导忠诚、为民、务实、清廉”,一定会展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到那时,我会再次深感自豪和欣慰。
五、坚守党员干部层面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是重点。那么,党员干部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其提炼归纳起来就是忠诚、为民、务实、清廉。这8个字既是当代*人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广大党员干部应在这四个方面坚守、坚守、再坚守。
坚守“忠诚”,就是要老老实实听党话、跟党走。党章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所谓“忠诚老实”,就是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所谓“言行一致”,就是要言必行、行必果,以行动验证表态、用实践兑现承诺。一要靠理论素养来锤炼。理论上的认同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如果对党的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甚至产生怀疑和动摇,那么对党忠诚就失去了根基。因此,强化忠诚意识,核心是深入持久地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当前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要靠干事创业来检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要体现在干事创业的行动上,体现在为民造福的成效上。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三要靠能力提升来保障。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必须提升明辨是非能力,在海量信息泥沙俱下时,善于科学分析和判断,见微知著,明察秋毫。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着力锻炼提高政治把关定向、组织指导协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等具体能力。提升修身立德能力,做真诚坦荡之人、宽厚善良之人、品行端正之人、公正无私之人。提升法纪能力,不以“不为人知”放纵自己,不以“小节无碍”开脱自己,不以“下不为例”原谅自己,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在坚持中形成自然、养成自觉。
坚守“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现在,有的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安危掉以轻心,致使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工作长期不能取得成效。这种对群众不负责任的不良作风,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党员干部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感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二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始终自觉地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监督。三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正确的权力观的指导下,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
坚守“务实”,就是要践行“三严三实”,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严、从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党员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一要在思想上求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锤炼坚持真理的勇气,敢于较真,不怕压,不信邪。要从世界观和价值观上,从思想根子上解决好“只唯实”的问题,坚决克服浮躁情绪和功利心理,坚决反对唯上不唯实、追求虚假政绩和轰动效应等错误思想。二要站位全局,深入实际,发现、掌握、运用规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党员干部要有务实的作风。务实需要沉下身子,但像葫芦掉在井里,看是下去了却还漂着,摸不到实际情况,不行;或者像石头沉到海底,下去了却上不来,只看到局部,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研究问题,也不行。务实,需要的是站位全局,深入实际,发现、掌握、运用规律,不断把握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三要做到“四个时刻不忘”。当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要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四个时刻不忘”: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要求,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努力以高尚的精神示范人、以优良的作风带动人、以为民的行动温暖人、以实在的业绩感召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
坚守“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党规党纪。加强纪律建设,必须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八项规定,带头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清正廉洁。一要干干净净干事。党员干部干干净净干事,就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做到干干净净干事,最根本的是要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二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必须对党员干部进行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通过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党员干部要自觉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事业所要求的各种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政府的“紧日子”,才能为百姓赢得更多“好日子”。党员干部要 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要求,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切实增强“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危机意识,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于学习、工作、生活全过程,在勤俭干事、艰苦创业中获得人民群众的尊重、信任和支持,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第5篇
“慎独”应成为党员心中的政治定力
(2016年1月28日求是杂志•《求是网》首发;
《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全国30多家网站转发;
2016年7月11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以《不忘初心始于“慎独”》为题刊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中就曾指出,党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党管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 中央修订后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两大党规,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号角。这无一不是在警示警醒全体党员干部务必时时刻刻做到“慎独”自律。“慎独”应成为党员心中的政治定力。
用政治定力审视“慎独”,历史为证唯“慎独”则美谈千古。“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和党规、法律之事。用政治定力审视“慎独”,可见“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中国古代关于“慎独”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后汉书·杨震传》记载,王密为求得升官,公然以千两黄金行贿于与自已有交情的太守杨震。而杨震愤愤地质问:“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答道:“暮夜,无知得。”杨震立刻说,“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于是,义正词严地喝走了一个行赌者。杨震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历史上空回荡了两千年,“四知太守”的雅号也由此获得而传为美谈。
用政治定力把持“慎独”,若不刻意“慎独”非栽跟头不可。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从严思想建党入手。俗话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金钱,只能在金钱至上者身上施展魔力。金钱的腐蚀是外因,外因能否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党员干部思想上有没有“缝”。用政治定力把持“慎独”,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头脑中根本不存在腐败思想的踪影,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守纪律、守规矩,保持清正廉洁,那么任何不义之财也就动摇不了自己。因此,常在河边走,要想不“湿”脚,“慎独”就显得尤为重要。若党员干部不守纪律、守规矩,注定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因为,权力和金钱,并非孤立、绝缘。权力一旦变成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二者就可能相互转化、互为条件。这不,历史上剥削阶级的统治者,就是把权力当作私有财产:在封建社会,有钱可以买官觅爵,借以搜刮民脂民膏、聚敛钱财;在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成了金钱的附属物,充当着资产阶级获取剩余价值的政治工具。权力与金钱相交换、相转化的腐败现象,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虽然应当而且必须坚决反对和清除,然而却并未绝迹。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等思想支配下,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好处的工具,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便投其所好,“用我手中的钱,换取你手中的权;再用你手中的权,为我赚取更多的钱”。试想,在厉行八项规定的今天,这种“交易”会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集体场合,会在组织和上下左右都有监督时成“交”吗?许多事实说明,这种“交易”毕竟是私下的,是见不得人的。难怪一方发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呻吟,一方随之就被拖下了“水”。古往今来,一个又一个因把持不住“慎独”,而发生的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不胜枚举。
用政治定力铸就“慎独”,做一名新时期“四铁”党员干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了“慎独”并赋予新意,他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无数革命前辈,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常常独立作战,正是靠这种高度自觉的慎独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清白于世,忠诚一身”的光辉典范。用政治定力铸就“慎独”,我们的党员干部最能约束自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内心深处公与私的从政道德标准,一件是悬在我们头顶上的党规政纪。所以,杜绝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明察暗访、群众监督举报,目的还在于净化官场风气、培养社会风气,使党员干部真正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心里有把丈量公与私的尺子,能够正确衡量、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只有思想认识上达到这样的高度,在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上才能把握好分寸,才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非要纪委在每一件具体事上都必须定出具体的“标准”。由此,“慎独”成为党员心中的政治定力,“慎独”也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这种政治定力、崇高的思想境界,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严格的、自觉的训练才能实现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加强自我修养,才能清除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用高尚的道德原则和法律准则来规范约束自已的言行,真正做到单独行动时同生活在集体中一个样,无人监督时同有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一个样。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才不至于成为金钱的俘虏,才会真正把个人的小溪汇入人民利益和幸福的大海中。从而做一名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新时期“四铁”党员干部,无愧“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忠诚践行者。
作者:李家武,笔名佳茹(号称襄阳作派),男,汉族,1962年2月生,湖北襄阳人,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作家写作中心一级作家、《中红网》专栏作家。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原副秘书长(副处级)、中国长城学会到长城文化工作委员会原秘书长。现为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智慧乡村建设倡导者、智慧乡村研究院创始人之一)、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
曾被借调中央党校参加《全国党校系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多项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和全市党史党建、文化旅游类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等各级领导签批和襄阳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高层次奖励。曾出版专著《岁寒知松柏》(新闻秘书文学作品集)一书(约35万字);正编著待出版《岁寒知松柏》(新时代报刊网作品集)一书(约35万字)和《李式定律》(学习力+认知力+执行力=成功率)一书(约35万字)。
全国各级报刊网发表科研学术论文、文学作品1000多篇(首)。其中《不忘初心始于“慎独”》《差距是发展空间》《思想力量无穷尽》等20多篇政论性文章,被求是杂志·《求是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家依东津鹿门寺》《红色基因虔于心》《襄阳的夜晚》等20多篇文学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大赛一等奖。
代表作还有:中央党校:大型党校纪实工作通讯《春潮——十八大以来党校事业大发展纪实》(上、中、下卷)收录《古城飘红——十八大以来襄阳做强党校特色侧记》(主笔);襄阳市委、市政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政论片《襄阳足迹》解说词(第一集)《40年综合实力之增》(主笔);北京市委、市政府:首都森林防火工作纪实片《防火责任重于泰山——首都森林防火工作纪实》脚本(主笔);高端智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智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拟再次为总书记党代会报告建言》等被全国各媒体刊发。
退休后,重点完成的课题和工作任务:《留下的光环——曾巩在襄阳的行迹与创作研究》(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课题)《北京襄阳企业商会关于开展4A商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北京襄阳企业商会筹备首届“襄阳产品进北京”活动项目策划书》《做好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解码项目操盘核心要素(课件)》《南漳县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调研方案》《枣阳皇桃平林精品线项目建议书》《保康朱砂村产业发展暨美丽乡村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大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大宁县乡村振兴规划》《到长城服务园区(八达岭)概念性发展规划》《到长城文创市集(八达岭)建设规划》《智慧乡村研究院整体建设方案》《智慧党建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农业系统解决方案》《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新时代新征程“党建引领+智慧乡村”品牌提升工程——建成襄阳“三美”乡村争创“国家样板”总体方案》等。
联系电话:18516832058(北京) 15872202508(湖北)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