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第八章 机缘巧合 再兴喘气诗

作者:浦江闲鹤 阅读:299 次更新:2023-10-30 举报

第一节

乾隆一行在镇江几处景点游玩了几日,顺便也考察了政务,巡视了堤防,体察了民情。之后便乘上六驾龙辇浩浩荡荡离开镇江,沿镇江至常州官道,边观赏美景、欣赏美食,边缓缓前行,没几日便到了常州。这是乾隆皇帝第二次巡幸这里,自然受到了当地各级官员以及平民百姓隆重地欢迎。

看到前次驻跸的常州府衙行在里,如今布局更趋完美,一应配套服务也更加完善,这让乾隆皇帝非常愉悦。少不了又对和珅以及常州知府等官员们大大嘉勉一番,并像在镇江一样,当面赏银二万两。一时间行在里山呼万岁,皆大欢喜。

这日午休之后,忽然有快马从京城送来许多信函。一位随行的比利时官员阿尔伯特·克劳恩,意外接到由家乡寄来的报平安信件,不禁欣喜若狂。他拿着信件对正在府衙与臣工们聊天的乾隆皇帝说道:“启禀皇上,臣与远在比利时的家人已失去联系一年了。刚才突然接到家中来信,说虽然家乡遭受瘟疫灾难,所幸家人均已康复,一切安好,要我不要挂念。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想要写一首诗来表达一下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却苦于汉语水平有限,饺子煮茶壶,有口倒不出。臣想请皇上降旨,让您手下哪位大学士帮我做一首诗,不知道可不可以?”

乾隆哈哈大笑,说道:“克劳恩,你的汉语水平可是大有长进呐,还学会‘顺口溜’了都。你的要求可是朕大清国从所未遇的新鲜事儿啊!虽然是件新鲜事儿,却也只能算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一桩,朕答应你就是。喂,各位爱卿,这位洋爱卿克劳恩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吧?如果你们中间哪位愿意帮忙,并且写出的诗能够让这位克劳恩大人满意,朕赏银一百两!”说完后见下面的官员和学士们,虽有议论之声,却并无一人站出来应承。

乾隆笑笑说道:“各位爱卿,你们不会是嫌朕的赏赐少了一点儿吧?那好,朕今儿个高兴。如果你们哪位能写出一首好诗,让这位克劳恩大人满意,朕就赏银二百两!不知哪位愿自告奋勇?”结果还是没人出来应承。这下乾隆不高兴了:“你们今儿个这都是怎么啦?平日里一个个不是都挺能耐的吗?怎么一到了关键时刻就都哑巴啦?啊?不就是为洋人写一首诗嘛,有那么难吗?纪晓岚,你是我大清国‘第一才子’,旁人写不出来尚情有可原,你若再写不出来,那就干脆给朕回家种地抱孩子去吧!”

纪晓岚笑笑,上前一步躬身对乾隆说道:“启禀皇上,给克劳恩大人写首诗其实并不难,写的能让他满意也不难。只是给洋大人写洋诗臣一人不行,得有俩人儿帮忙才好,就怕皇上不答应。”

乾隆虽然还虎着脸,但语气却缓和了许多:“哪有写诗还让人帮忙的道理呀?真是奇谈怪论。不过朕答应你就是。说吧,你想要哪两位给你帮忙?”

纪晓岚笑着说道:“给这位洋大人写诗不能念,因为念出来会有点儿别扭。所以,我想请副总管李玉李大人为臣准备一张桌子并文房四宝,然后再请和珅和大人能为臣磨墨。这样,臣写出来的诗就一定可以让克劳恩大人满意了。”

乾隆哈哈一笑:“这还不好办吗?李玉,你即刻准备一张书案,文房四宝就从朕的行在里取;和爱卿你就委屈一下,等会儿为纪晓岚磨墨,不得有误!”

副总管李玉,乖巧玲珑并不弱于和珅,加之心中又极其仰慕纪晓岚的文采,听到纪晓岚请他帮忙,又有皇上口谕,当然乐意,不一会儿工夫便已准备妥当。

和珅就不同了。他明知这是纪晓岚欲效法盛唐时期,李白醉草吓蛮书时,要杨国忠为他捧砚磨墨,高力士为他脱靴脱袜的故事,把他比作杨国忠,变着法儿地戏弄他。只是碍着皇上的面子不好发作,却乘皇上不注意,先在纪晓岚耳边轻轻骂道:“纪晓岚,你先别得意的太早。当年那李白虽然风光一时,却最终也没能讨到好去。你也一样。你给爷等着!”说完又狠狠踩了他一脚,痛得纪晓岚龇牙咧嘴蜷着腿跳了几跳,却也有苦说不出。随行官员见后一乐,大家捂着嘴偷笑并不吱声。

墨,很快便已磨好。官员们也都围了过来,各位都想亲眼目睹纪晓岚的书法,以及如何为洋大人写洋诗这一旷世之风采。

纪晓岚望望身边的和珅,笑着提起皇上御用之笔,舔好了墨,意气风发的先在宣纸右侧开头位置,挥毫写下“七言·为克劳恩诗”七个大字。

大学士刘墉虽然在文学、书法上的造诣颇为深厚,却也对纪晓岚的这一行字十分欣赏,不禁脱口念了出来。念完后接着赞道:“纪大人的字结体严谨、优美潇洒,既有实用性,又极具艺术观赏性;尤其结尾一个‘诗’字,就如同人在写字一般形神兼备,刘墉佩服!”在场所有官员均有同感,赞赏之声一片。

乾隆听刘墉念出诗的题目,也对纪晓岚如此命题点头赞许。

纪晓岚拱手谢过,凝思片刻后,提笔舔墨挥毫写道——

“一一二二复三三,”

纪晓岚刚写到这里,忽听旁边和珅高声嚷道:“纪晓岚,你写的这是什么狗屁诗?啊?什么‘一一二二复三三’?天底下哪有这样写诗的呀?不会给洋大人写诗你早说就是了,干嘛非要在皇上面前打肿脸充胖子?你把诗写成这样子,你让皇上的脸面往哪儿搁?啊?你简直把咱大清国的脸面都丢尽了!知道吗?”

周围的官员们看后一个个面面相觑,像是撞见了鬼,惊诧得说不出话来。唯有袁枚一点儿都不吃惊,面带微笑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乾隆听和珅一嚷嚷,在龙椅上也坐不住了。急忙走过来,把桌面宣纸上那句一一二二复三三’一看,捂着嘴差点儿没笑呛到。只见他用手中折扇一敲和珅脑袋,说道:“你和珅能长点儿记性好不好?还记不记得前年秋天,为编修《热河志》,纪晓岚和你还有钱大昕一起随朕去热河。纪晓岚在人家诗社里写的诗,不也是与这一个德行吗?你还在背后骂他‘写诗也大喘气儿’。想想?”

和珅一拍自己脑袋,懊恼地笑着说道:“皇上好记性,是奴才愚钝,奴才真是该打!奴才想起来了,纪晓岚那天的《吟雪》诗,头两句就是这副德行——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被诗社里那帮遗老遗少一通嘲笑。直到后面两句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写出来后,这才知道被纪晓岚给耍了。其实奴才早该想到的,这个纪大烟袋就爱捉弄人,真是讨厌!

乾隆转过身来问袁枚:“袁爱卿,那年热河之行你又没去,根本就没见过他老纪写这种‘大喘气儿诗’,朕见你刚才一点儿都不吃惊,不知为何呀?”

袁枚笑着答道:“回皇上话,臣一见纪大人写的那句‘一一二二复三三’,立刻就想起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来。朱元璋写诗那才叫‘大喘气儿’呢!

第二节

朱元璋《金鸡报晓》头两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就在金銮殿上,满朝文武大臣看了之后谁也不敢笑,都在心嘲笑朱元璋没文化。谁知等朱元璋把后两句写出来之后,大家这才傻了眼。原来后面两句写——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晓月。满朝文武大臣全都给镇住了,从此再也没人敢小瞧这位‘和尚皇帝’。臣之所以见了纪大人的大喘气儿诗并不吃惊,是因为臣早就知道,纪大人非常喜欢朱元璋的这首诗

乾隆哈哈一笑:“原来如此。如果他纪晓岚真的拜在了‘大喘气儿诗’祖师爷朱元璋的门下,平日里若不写上几句‘大喘气儿诗’来,又怎么能对得起他的祖师爷呀?你说是不是?袁爱卿呐,世人把你和老纪称作‘南袁北纪’,朕看一点儿没错,还挺默契的嘛!”接着又转身对纪晓岚说道:“我说纪爱卿呐,你就把你那‘大喘气儿诗’赶紧完成了吧,别让人家克劳恩等急了。

纪晓岚用笔杆捣捣和珅,笑着说道:“臣遵旨。”提笔接着写了下去——

一一二二复三三,总把西天望欲穿。

久旱甘霖何所赐?皇家鸿雁报平安。

和珅看后,一把把纪晓岚拉在一边儿,低声质问道:“纪晓岚,你每次总嘲笑讥讽我和珅‘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你这首诗后面两句算什么?这算不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啊?回答我!”

    纪晓岚捂嘴一笑,说道:“和大人,这你就不懂了吧?你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那是无论朝堂民间、鞍前马后,张嘴就来;我老纪只是在外籍官员面前,为立皇上恩德偶尔为之,这是万万不能相提并论的。再则说了,我把整个功劳归于皇上,让外籍官员感激皇上、忠于皇上,这有什么不对吗?如果你要不服气,咱们找皇上评理去?”和珅自知理屈连连作揖,纪晓岚笑笑也就不再言语。

乾隆看后,笑着问刘墉:“刘爱卿,你对纪晓岚这首七言诗怎么看?”

谁知刘墉还未接腔,就听见克劳恩从外面一阵风跑进来,高声问道:“纪大人,你帮我写的诗写好了没有?”原来克劳恩刚才说完话,因为尿急就跑到后面应急去了,这会儿才赶来。

“早写好了,就在书案上你自己看吧。”

克劳恩看后一脸诧异地高声问道:“纪大学士,你搞什么名堂?这首诗第一句怎么全是数目字?别以为我是外国人,就什么都不懂!告诉你,你们国家各个朝代大诗人的大作我都仔细拜读过,没有像你这样写诗的。还有第二句,你写我天天望西边的天空这不假,那是我在思念我的家人。但是你要知道,就算是借助天文望远镜,天也是永远都望不穿的,你这样写是把我当傻瓜,我不能接受。第三句的久旱甘霖我知道,那是说农村久旱期间突然降落的雨被称作甘霖。可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第四句我就更不明白了。明明是我家人寄这封信来给我报平安,你凭什么安在‘鸿雁’身上?还说是皇家的。这‘鸿雁’又是个什么东西?它怎么可能来给我报平安?简直是莫名其妙嘛!皇上,你老人家给评评这个理儿,我说得对是不对?”克劳恩的一番话顿时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乾隆笑得直咳嗽,好半天才喘过气儿来。笑着对他说道:“克劳恩呐,朕首先得纠正你对朕的称呼。什么叫‘你老人家’?朕真的老了吗?啊?”说着又笑了起来。最后干脆说道:“袁枚呀,朕肚子都笑疼了,你来解释给他听吧!”

袁枚遵命走上前来,笑着问克劳恩:“克劳恩大人,您与家人失去联系有多长时间了?”

“我说过的,一年了。你问这干什么?”

袁枚又问:“一年共有几个月?”

“一年共有十二个月,这谁不知道?你问这又是什么意思?”

袁枚也不理他接着问道:“一一二二三三加起来,是多少?”

克劳恩气愤地答道:“一一二二三三加起来是十二。这是全世界三岁小孩子都会算的算术题,你怎么老是问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

“我的问题真的很莫名其妙吗?现在你再仔细想想,纪大人这句‘一一二二复三三’到底什么意思?”

克劳恩想了一想忽然眼睛一亮:“哦,我明白了。原来纪大人是利用一二三这三个数字,以重复递进的方式,把我这一年十二个月来对家人的苦苦思念和担忧,做了最复杂却又最简单的描述。这样的写诗方法真的好奇怪、也好有趣儿,但就是有点儿像在捉弄人!那后边三句又该作何解释?”

袁枚笑着说道:“这第二句中的‘望欲穿’三字,就是成语‘望眼欲穿’的意思,出自白居易《寄微之》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还有成语望穿秋水’,出自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这两个成语同一个意思,就是形容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殷切盼望,连眼睛都要望穿了。诗中第三句久旱甘霖’,出自我国古代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久旱逢甘霖’因为关乎平民百姓的生命及生活,所以被列在了最前面你不是因为一年时间接不到家中来信而焦急万分望眼欲穿,刚才突然接到了家中报平安的书信而又欣喜若狂吗?纪先生用‘久旱甘霖’来形容你此时此刻的喜悦心情,这不是挺贴切的吗?至于诗的最后一句,鸿雁’一词出自成语‘鸿雁传书’。说的是,当年汉武帝派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流放北海羊。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汉臣常惠,把苏武的情况秘密告知了和亲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匈奴北海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无奈之下,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来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人。这下你总该明白了吧?

克劳恩用手拍拍前额,笑着说道:“你们中国的文字真是太深奥了。短短二十八个字的一首诗,竟然包涵了这么多的内容,那要是把《全唐诗》都翻译出来,我不是要读到下辈子去了吗?”他的话,再次惹得府衙内笑声一片。

笑声过后和珅对纪晓岚说道:“纪大人,你不是‘天下第一才子吗?我忽然有个想法。你能不能把人生四喜的每一句只改动一字,让这四喜变成四悲

纪晓岚用烟袋杆儿虚敲一下和珅的头:“我说和大人呐,你说这人生四喜是多喜兴的事儿!多少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而不可得,你却突然心血来潮要把它全改成了悲剧,你这不是存心给自个儿找不痛快嘛!这种煞风景的事儿你爱找谁找谁去,我老纪做不来,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第三节

和珅咯咯地笑着说道:“今儿个太阳这是打西边儿出来了呀!你老纪平日里在朝堂之上煞风景的事儿做得还少吗?就为这个你也没少挨皇上的罚。今儿这是怎么啦?改邪归正啦?不就是个文字游戏嘛,何至于搞得如此扫兴?

乾隆本来也觉得和珅是没事儿找事儿,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点儿好玩。就故意怂恿道:“和爱卿呐,你明知道人家纪大人改不来还非逼着人家改,这不是存心和人过不去嘛!纪晓岚你也得有点儿君子之风,改不了就直接说改不了,别东拉西扯为自己找借口。再则说了,‘天下第一才子’就那么好当啊?”

一听皇上这话纪晓岚不依了。当即大声说道:“皇上,您要这么说的话,那臣今儿个还非得要与他和大人较较这个儿不可了我!不就是改一个字,把四喜变成四悲嘛。如果我要是改成了,和大人怎么说?总不能一笑了之吧?

和珅咯咯咯地笑过之后说道:“纪大人,这可是你自个儿答应皇上的,我可没有逼你。你不就是想要一点彩头吗?我也听说了,你这次打算要在常州一个什么古旧书店里买几本书。这没问题!这点儿银子我替你出好不好?不过我也有个条件,那就是无论你在第一句的什么位置改字,后面三句都得在这个位置上改,且还必须得合情合理,不能有丝毫的牵强附会。如果你能答应并按我的要求改得让皇上与各位大人都满意,咱哥俩就算成交!可是纪大人,咱丑话可得说在前面,假如你改得牵强附会、狗屁不通又该办?

“不就是改一个字把四喜变成四悲嘛,这有难?如果我纪晓岚改得牵强附会狗屁不通,任凭你和大人处置!这总行了吧?”说完提笔在纸上一挥而就——

“久旱苦甘霖,他乡悼故知;

洞房失烛夜,金榜除名时。

和珅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急忙把纸拿给乾隆看。乾隆看后皱眉说道:“纪晓岚,你可是咱大清国‘第一才子’啊!‘久旱盼甘霖’这句老古话儿在中原大地不知道流传了几千年,到你纪大人这里竟然变成了‘久旱苦甘霖’。你这‘苦’字从何而来?还有这‘他乡悼故知’‘洞房失烛夜’等等,朕也不想跟你废话,你就当着诸位大人的面儿给解释一下吧!”

“臣遵旨。先说‘久旱苦甘霖’吧。在我华夏大地的广大农村,无论南方北方均流传一句农谚——‘久晴必有久雨,久旱必有久涝。’这种现象在河南、山东、四川、安徽等地尤为严重。这里的农民但凡遇到天下大旱、久旱,感觉到今年收成无望,便早早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去了,因为他们即便等到了天降甘霖那天,地里的秧苗也早已被干死,想再补种紧接着又是一场久雨,到处一片汪洋,你让那地里的种子秧苗如何成活?他们又该如何度日?诚为‘苦’也。”

见乾隆脸色凝重沉默不语,纪晓岚接着说道:“再说‘他乡悼故知’。据说北宋时期开封府有位叫吴霜的举人,因靖康之变远走他乡,却在当时的国都杭州遇见也是逃难来的同榜进士高某。还没高兴几天,高某忽然染上疟疾一命呜呼。

吴霜既求不到官职,又为高某花光了积蓄,每天仅靠卖字度日,诚为‘悲’也。

再说‘洞房失烛夜’。相传元朝初年,大都(北京)城内一富商花重金娶得一美女。洞房花烛之夜由于酒后太过猴急,不等烛灭就与新娘胡天胡地起来。由于动静太大不慎将红烛晃倒,一场大火将所有家产烧了个精光,诚为‘惨’也。

最后再来说说这金榜除名时’。据说南宋宝佑四年,有一秀才进京赶考。由于考试前一天看书睡得较晚,第二天醒来时,离考还剩半个时辰便急忙出门向考场跑去。当他快要跑到考场之时,因为太过心急,在路口与一老人相撞同时跌倒。秀才起身,看也没看地上老人一眼就匆匆去。秀才及时赶到了考场,答题感觉非常不错,他有十足把握金榜题名。然而等到发榜榜上却没他的名字,秀才大失所望就在此时一位老者来到他身边,对他说道:小伙子,其实你非常有文采,但是你撞倒了老人,不仅没上去扶一把,甚至连一句道歉的话没有便匆匆而去。对老人尚且如此,如果真让你当了一方父母官,你会为那里的百姓排忧解难付出真心吗?

原来这位秀才撞到老人之,主考官从这里经过,完整地看到了这一幕。只因那位秀才缺失善心导致满腹才华止步于金榜题名之时。这便是最后一‘悲’。不知臣这样解释,皇上与位大人可能接受?和大人可满意?

和珅刚想说话却被乾隆用手拦下。只听乾隆对刘墉说道:“刘爱卿呐,不知你对纪晓岚笔下口中这‘四悲’怎么看?”

刘墉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流传在民间的人生四喜,那是数千年的普遍认知,而纪大人笔下口中的这四悲,却属于生活中的特殊现象,当发生时就发生了,没什么可奇怪的。再说臣的家乡山东诸城就有‘久晴必有久雨,久旱必有久涝’一说。况且南宋宝佑四年,有一秀才进京赶考最后被除名的故事,臣年少之时就曾有耳闻,如纪大人之博闻强记,当该无可挑剔。

乾隆哈哈一笑对和珅说道:“和爱卿呐,你就准备掏银子吧!”

和珅见“人生四喜转四悲”根本难不倒纪晓岚,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又想出一个主意。只见他笑嘻嘻地对纪晓岚说道:“纪大人,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笔下那首,现今被当作童稚启蒙读物的《山村咏怀》你该还有印象吧?不知你对那首诗怎么看?

纪晓岚明知和珅输了不服气,想再给自己出难题,但仍笑着说道:“我不但有印象,而且还记忆犹新。”说完随口吟道: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只可惜我对这首短短二十字的启蒙诗丝毫不感兴趣。我已和皇上打过招呼,下午还得去‘古韵斋’旧书店里看看,对不起呀和大人,纪昀失陪了。”说完,向在场诸位打个招呼便扬长而去。望着被晾在一边的和珅,大家偷偷一乐。

上一篇: 走进鄜州

下一篇: 九月十五祭祖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