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临河走来的洪家兄弟
从长临河走来的洪家兄弟
文/张健
民国时期,合肥商界出了两个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洪家兄弟,留下不少传奇故事。
洪明远、洪明炯兄弟,出生于巢湖之滨的长临河普通农户之家,早年以打纱织布手工作坊起家,几经起落。
一次,洪明炯看到了一条日本产的东洋毛巾,他想若是能大批仿制生产,利润一定不菲。于是经过千百次的不断试验,终于仿制成功。
后来在见过世面的哥哥洪明远的帮助下,所仿制的360条毛巾不仅全部卖空,而且还有人争相预定。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发展,1909年洪氏兄弟创办了洪远记毛巾厂。这是当时国内创办的第一家毛巾厂,更是合肥最早的近代工业。
1918年织袜工业兴起,“洋袜子”盛销,洪明炯瞅准商机仿制袜子的原料丝光纱,一举成功,很快盈利数万元。
洪氏兄弟生意越做越大,还代理经营上海荣昌、大华公司的火柴,经销上海南星靛青等颜料,南京兔子牌、芜湖绿鹰牌面粉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营收入达百万元以上,人称“洪百万”。洪远记闻名远近,终于成为当时的合肥商业巨子。
有了钱的洪氏兄弟,于1931年在小东门附近购买了一大片土地,兴建私家花园,就是后来的“洪家花园”。据记载,当时洪家花园占地百余亩,园内广植花草名木,其中仅牡丹便有五百株之多;又种植有果树,乔木等,如蟠桃、红梅、灌木等。园内有假山、石洞,生圹。生圹门上是有“三湘才子”之誉的谭廷闿先生书法,生圹左上方又有一祠堂;右下方有茅亭、碑亭,碑亭内碑刻为章太炎先生所撰碑文。
合肥老市区内,沿着红星路弯弯曲曲的后街小巷,一路往东,即是老安徽省委大院。
远远望去,绿荫苍翠,古树葱茏,亭台隐于其中,大榕遮天、小榕蔽日,银杏穿空、垂柳临池,优雅叠翠。这里,就是曾经的洪家花园,见证了庐州城近百年潮起潮落、沧桑变更。
1938年5月合肥沦陷,洪家花园为日寇据为巢穴,改为庐州警备司令部;
1945年合肥光复,洪家花园被时任安徽省主席的李品仙据为私家公馆;
1949年3月,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机关进驻肥东瑶岗村,3月27日邓小平、陈毅同志由蚌埠乘火车到合肥,当晚在洪家花园为南下干部培训班学员作动员报告,28日一早赶往总前委;
不久,由蚌埠迁至合肥的江淮军区机关改编为皖北军区,与中共皖北区党委同驻“洪家花园”办公。建国后到2016年,洪家花园旧址一直是安徽省委驻地。
再说洪氏兄弟的老家长临河,那更是人杰地灵。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有元代的理学家和名臣余阙,余阙有个后代叫余秋雨。
在晚清,镇上的很多人加入李鸿章领导的淮军,因此像合肥很多的乡镇一样名人辈出,出过淮军将领、军阀海军次长、少将等等,数不胜数,
数十年前,还出了个相当有名的大领导,基本上天天可以在电视中见到。
据说大领导有次到合肥视察,晚上想回老家看看。那时候大领导老家那一带叫二电厂,去的路上坑坑洼洼,回到故里,乡亲们热烈欢迎,相谈甚欢之际提出了小愿望,就是希望大领导回去后能拨点资金把老家的路给修一修。
望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大领导很爽快就答应了,回去后很快就有专款拨付下来,还有大领导的郑重嘱托:要修就一次修好,按高标准四车道修,不要搞豆腐渣工程。
一段时间后,大领导接到由家乡领导牵头,众多乡亲联名写来的报喜信,报告按大领导要求路已修好,大领导很是欣慰。
又是好几年后吧,大领导视察安徽,轻车简从,从合肥路过的时候突然想回去看看,结果还没到二电厂就发觉情况不对,信中所说的四车道莫名其妙变成了两车道。
大领导坐在车上,一脸沉重,吩咐司机掉头,自此再没回过老家。
就是后来国家反腐倡廉的力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一篇: 那年,粮票成了我的“救兵”
下一篇: 贺峰奇兄乔迁之喜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