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生命体探索-15-草人编著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268 次更新:2023-10-16 举报

第四章、深刻认识佛教及轮回主体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为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成佛后称释迦牟尼佛)所创立。至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国教,得到了极大地弘扬,此后由印度向南方和北方世界各地流布。

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小乘教自称为正统的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主要在云南傣族等地区流传;北传佛教为大乘佛教,经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及西藏,尔后,中国形成两大佛教分支,即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

佛教传入我国时间始于秦朝,当时有沙门释利房等人来中国传教,因秦始皇不接纳而告终。至西汉公元前2年,大月氏国派遣使者来中国传授《浮屠经》,专门介绍佛祖释迦牟尼本生事迹。

东汉明帝时,明帝派遣蔡音等人西去求经,路过大月氏国时,遇上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便虔诚迎请他们入汉,安置在洛阳白马寺,后译出《四十二章经》,佛教正式传人中国。

尔后,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汉恒帝时,安息国沙门安世高来华,月氏国沙门支谶入住洛阳,后译佛经数十部,计一百多卷。灵帝时,印度沙门竺佛朗来洛阳,极力主张中国弘扬佛法。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经过两晋南北朝不断译经、发展,至隋唐时达到全盛期,创立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十大宗派:

小乘两宗,即俱舍宗(又名有宗)、成实宗(又名空宗)

大乘八宗,即禅宗(又名心宗,后分五家,即沩仰、临济、云门、曹洞、法眼等宗)、律宗(又名南山宗)、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其后涅宗并入)、华严宗(又名贤首宗/其后地论宗并入)、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慈恩宗/其后摄论宗并入)、法性宗(又名三论宗)、净土宗(又名莲宗)、密宗(又名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等。

佛教在中国,有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之分。关于世间的“灵魂”说法,在藏传佛教密宗那里有“中阴”和“中阴身”描述以及“中阴教法”;在汉传佛教那里有“真我”、“自性”、“法性”、“佛性”、“如来藏”等表述(当然,与灵魂的说法有较大的区别)

而佛教还有“八识”教义,把心灵细分为八个“识”(甚至分至九识)——这是佛教高明之处。这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当代科学生命信息观把这五个识括称为“知觉信息”)、意识(被当代科学生命信息观称之为“意识信息”)、未那识(被当代科学生命信息观称之为“心理信息”)、阿赖耶识(被当代科学生命信息观称之为“心灵信息”。甚至在阿赖耶识后还分出阿摩罗识,当代科学生命信息观把它称为“自我信息”)。八识中的阿赖耶识(或包括阿摩罗识),便是佛教领悟到的“真我”。

现在就先说一说汉传佛教关于“真我”、“阿赖耶识”、“慧远的神不灭论与因果轮回”及“佛教的轮回观思想渊源”等话题。


一、汉传佛教

(一)“真我”之说

佛教经论中常提到的“真我”及其同义异词“自性”、“法性”、“佛性”、“如来藏”等是指什么?是指谁?如果简单地说,可以说就是指灵魂;更确切地说,仍用“灵魂”概念词来说,就是指经过修行而净化了的灵魂。

因为灵魂可以通过特定途径进化成为高级形态,这种高级形态的精神体就是“佛”。人通过学佛、修佛就是要舍弃凡夫的心念,而成就佛陀的品质。

凡夫都以人身为“我”,不知道这个“我”是由色身、心识两法所构造,是五蕴假合而成的人身,是“假我”,所以凡夫会拼命追求金钱财富、名利地位,执著于我、执著于物,即佛说的“人我执、法我执”,会有贪、嗔、痴诸多烦恼。所以,佛教主张修“空性”,修持“人无我、法无我”。

佛教认为,这个缘起假合的人身是“假我”,不是真我,因为色身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构成,心识是由受、想、行、识等四蕴假合,说不出到底哪一大或哪一蕴是“我”,所以佛教主张要摒除贪、嗔、痴,放弃“假我”, 去寻求“真我”、证得“真我”,鼓励行者成就佛性如来藏。

(二)“阿赖耶识”之说

“阿赖耶识”是佛教法相唯识学关于心识中的第八识。唯识学把心识分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玄奘三藏在他的《八识规矩颂》中就分别对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进行过专门阐述。

在前五识中,我们眼睛观察世界(视觉)、耳朵聆听声音(听觉、鼻子嗅闻气味(嗅觉、舌头品尝食物(味觉)、身体感受外境(触觉),正是来自前五识的作用。这五识的作用非常短暂,仅为现量缘境。缘境,是面对当下事物境界;现量,是我们面对外境还未产生判断、未赋予名词概念时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的。但很快会有第六意识介入,由第六意识作出判断、分析、推理等思维。以上六识不仅佛教的大小乘教相通,而且与世间法的心理学相通。

第七末那识与第八阿赖耶识是佛教唯识学所特有,拿世间法来说,属“潜意识”。其活动是我们平时意识不到,具潜在性的;而前六识的活动我们是能直接感知到,是意识性的。

但第七末那识又与第六意识词义相近,“未那”汉译为“意”,又称“意根”, 指末那识是意识之根,意识是依此“根”而生有。一个人的先天禀性,以及与生俱来而莫名其妙的习惯、思想、天才等等,就是末那识在起作用。它既不是纯粹“心理”的,也不是纯粹“生理”的,它跟身心本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譬如当一个人明知自己的个性不好,想要立刻改变自己,结果往往难以做到,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作为意识之根的末那识,其特点是执前六识为“我”,即执我身为“我”——这里的“我”是凡夫所指的我,即佛教所指的“假我”。平时,我们经常处于妄想的造作中,摆脱不了凡夫心念,其根本原因是末那识在活动,在起作用。由于末那识无始以来都处于我执状态,一方面执我为中心,一方面处处着相,使我们羁留于凡夫状态而无法超越,于是导致生死轮回流转。

但第七末那识又隶属于第八阿赖耶识,如影随形——阿赖耶识生于欲界,末那识也跟着生于欲界;阿赖耶识生于色界,末那识也跟着生于色界;阿赖耶识生于无色界,末那识也跟着生于无色界,就这样紧紧依附于阿赖耶识。由于如此紧密依附,从佛教修持角度说,末那识又羁绊着阿赖耶识。

另外,末那识在前六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之间又起连结作用,犹如桥梁通道,让阿赖耶识与前六识相连接。如果能切断“通道”、摒除“桥梁”,让末那识失去作用,从佛教修持角度说,阿赖耶识就会显性,实现超越三界、超越生死轮回。

阿赖耶识中“阿赖耶”的音译另有“阿梨耶”、“阿罗耶”、“阿剌那”、“阿陀那”等;意译也有“无没识”、“藏识”、“果报识”、“本识”、“宅识”等。 玄奘三藏的《八识规矩颂》中就有这么两句话形容阿赖耶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去后来先”是指此识在此身死时,前六识全部被瓦解后而他仍会存续一段时间,是最后脱离肉体的;转世受胎时,此识又是最先进入胚胎。它是由生至死与由死至生之间,持续地去做“去后来先”的主人翁。这个“主人翁”就是指生命持续轮回流转的主体,但这个“主体”是末那识未被剥离或摒除的阿赖耶识,通俗地说,便是尚未经过修炼净化了的“灵魂”。

至此,我们可以用“灵魂”这概念词来说,凡夫的灵魂就是末那识未被剥离或摒除的阿赖耶识,或者说,阿赖耶识与末那识结合体就是凡夫所指的灵魂。而佛教正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修行,把末那识“过滤”掉,让阿赖耶识显性而进化为高级形态,超越三界、超越生死轮回,实现彻底解脱。此时的阿赖耶识就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灵魂”了,它是“无覆无记”的精神生命体,即佛教所称的“”或“真”等等。

(三)慧远的神不灭论及因果轮回

慧远(334—416),东晋时期高僧,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他是继著名高僧道安之后的佛教首领,因大力弘扬净土法门,被后人尊为净土宗初祖。

慧远26岁那年,为避战乱来到太行恒山,参见了高僧道安,在听了道安讲经说法之后,非常感动,认为世间说教与佛法比真是“儒道九流皆秕糠耳”,于是便拜道安为师,出家为僧。

他贫旅无资,缺衣少穿,食不饱腹,可是始终坚持不懈,夜以继日,刻苦学习,精心思考。道安见他聪明勤奋,对佛教义理领会得既快又深刻,常赞叹说:“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

379年,慧远离开道安,来到庐山,隐居庐山东林寺30多年,直至圆寂,一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

慧远在道安的“本无论”的基础上,发挥了“法性不变论”;又从“法性不变论”出发,提出了“形尽神不灭”的命题。他在《法性论》中说“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至极,就是指佛教的真如本体,慧远称之为“法性”。法性是长驻不变的,是永恒的本体。慧远的“法性”理论有三个要点:

1、从佛教哲学角度说,“法性”是指宁宙万物的本性,此本性是“有”,而不是“空”。

2、从佛教宗教修证方面说,“法性”是指“涅槃”常住不灭。

3、“法性”与“涅槃”二者是统一的,涅槃以法性为本性,而证得了法性就是证得了涅槃。慧远认为:证得了“法性”,就达到了佛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成了佛。

他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以“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的烛火来比喻神不灭,认为人的形体消灭了,神是永恒不灭的。他说“神有冥移之功”,即能在冥冥之中传化迁移,从一个形体传到另一个形体上去,即所谓“神之传异形”。

“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是慧远佛教思想的重点,它的理论基础就是“神不灭论”。《瑜伽师地论》中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是说世间万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中。指出“因”在得“果”之前,不会自动消灭;然而,没有相应的“因”,也不会得相应的“果”。印度佛教就认为,人们的任何思想、行为都会导致相应的果报,这叫“业报”(业是指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心理活动;报是指由活动所得到的报应。)慧远接受了这一教义,并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作了多方论证,认为:业有三报(现报、生报、后报),人有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维系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的“主体”便是不灭的神(灵魂)

(四)佛教的轮回观思想渊源

佛教的轮回观思想,应当说与当时印度婆罗门教轮回观哲学思想存在渊源关系。

在佛祖释迦牟尼驻世年代,婆罗门教在当时印度政治与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释迦牟尼既诞,他父王便邀请几位著名的婆罗门学者为他举行命名典礼。释迦牟尼7岁时,便开始接受宫廷教育,父王为他遍请名师,最初名师叫毗奢密多罗,便是婆罗门学者(见《南怀瑾选集第五卷·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释迦牟尼从小就接受婆罗门哲学观教育。尽管释迦牟尼后来自己创立了佛教,但不能否认,佛教的轮回观是渊源于婆罗门轮回观哲学思想。

而婆罗门轮回观念的哲学基础是“梵”、“我”、“幻”等思想。古印度婆罗门时期《奥义书》(是古印度婆罗门的一部哲学著作,后派生《石氏奥义书》、《布利哈德奥义书》、《广森林奥义书》、《爱陀赖耶奥义书》、《圣德格耶奥义书》等)指出:

“梵”(又称大梵)是宇宙万有的本源,即万物均从此而生,世界的本质便是“梵”。梵具有有形与无形的两面性:有形的一面,说一切都是梵,“梵永生,万界所依,无人能超,世界就是梵”;无形的一面,说梵不可言说,是形而上的常一不变的存在,即“圣者所称不坏之本体,它非粗、非细、非长、非短……无眼、无耳、无语、……无肚、无内、无外、不灭何物,无论何物亦不能消灭它”,“它不可见,不可捉摸,永存,无特性,是万物不灭之源”。 这个“梵”,用现代科学解释就是指“宇宙能量”。

“我”(又称“梵我”或“神我”),即指灵魂(阿特曼),乃梵之化身,住于人和一切生命体内。《奥义书》的要旨即梵我合一,梵即我,我即梵。《爱陀赖耶奥义书》说:“梵我自思:‘我欲造世界’而作世界,造银河与气界……又思:‘彼等无我如何能生成?我势得入于彼之内’,于已,梵破生族之脑门而往之”。

“幻”,就是指与“我”同在的整个现象世界,佛教称器世界。整个器世界是幻化、幻现的。“幻”是“梵”的外在幻现,分两部分:一是幻现为物质世界,一是幻现为精神世界。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说有形的物质体和无形的精神体都来自于宇宙能量,人的产生就是梵的幻现。

《圣德格耶奥义书》说:“梵初作地、水、火三大要素,自命我而入其中,又分为三要素,乃见生理、心理机关之分化。”意思是说:梵先创造物质世界,再创造生命个体,并内化自己于生命之中而形成灵魂,又创造了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让人有了认知能力。

梵本来为“明”,由于“幻现”人以后,受人之生理和心理所限,形成“无明”。由于众生无明,不知道自己本来即梵,却以幻为真,执著贪爱自己身心,由此无明而造种种业,随业轮回流转于善恶诸趣。

《奥义书》认为:人体内寓居着一种灵魂(阿特曼),它是永恒不变的,当人体死亡后,阿特曼会继续在另一个身体内存活,这就是轮回转世。一个人转世的去向,取决于他过去所造的业。

(见国家“985工程”/二期/国家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成果/宗教文化大系《生死轮回的永恒灵魂·宗教生命文化精要》,沈骊天/陈红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95~497页)(下接-16-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