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探索-5-草人编著[百度]
第一章 濒死体验案例
濒死体验(英文:Near Death Experience简称:NDE)是人们濒临死亡边缘(丧失意识)或“临床死亡”后而复活;期间,在感知、情感等方面有几种超常的基本感觉经验:比如感觉时间改变、生命回顾、心情超常的平和与喜悦,甚至意识到死亡等生命异象。
每一种感觉对每个个体都是独一的;可能多种感觉逐一体验,也可能仅体验其中一两种;个性的感觉也通常因性别、年龄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濒死体验”这个词,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穆
迪博士首先提出来的。
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博士
关于濒死体验总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博士(R.A.Moody),在研究过150个濒死体验者的案例之后,试图为人们揭开死亡真相。尽管濒死体验发生的情境,在濒死体验者个体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但需要肯定的是,在这些濒死体验者的陈述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穆迪博士把它们归纳为十四种情形(阶段),按照感受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如下:
1.明知死讯:他们亲耳听到医生或是在场的其他人明确宣告自己的死亡,感觉到生理的衰竭到了极点。
2.体验愉悦:首先会感到疼痛,但是这种疼痛感一闪而过,随后有一种平和、安详、令人愉悦的感受。发觉自己悬浮在一个黑暗的维度中,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舒服感觉将自己包围。
3.奇怪声音:有一种奇怪的声音飘然而至。一位年轻女子说,她听到一种类似乐曲的调子,曲调很美妙。
4.进入黑洞:有人反映他们感到被突然拉进一个黑暗的空间。你会开始有所知觉,那就像一个没有空气的圆柱体,感觉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一边是现世,一边是异域。
5.灵魂脱体:发现自己站在体外的某一处观察自己的躯壳。一个落水的男人回忆说,他自己脱离了身体,独自处在一个空间中,仿佛自己像一片羽毛那么轻。
6.语言受限:他们竭力想告诉他人自身所处的困境,但没有人听到他们的话。有一名女子说自己试着跟他们说话,但是没人能听到,都不理她。
7.时间消失:脱体状态下,对时间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忆说,那段时间里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体。
8.感官灵敏:视觉、听觉比之前更加灵敏。一个男子说,他从未看得如此清楚过,视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强。
9.孤独无助:在这之后,会出现强烈的孤立感和孤独感。一位男子说,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和别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独”。
10.他人陪伴:这时,周围出现了别的“人”。这个“人”,要么是来协助他们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来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时光。
11.出现亮光:在“濒死体验”最后的时刻,会出现亮光。这道光具有人性,具有某种人性。
12.回望人生:这个时候,他们会对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当事人这样描述:是一幕接一幕,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移动的,甚至伴随着画面,当时的一些感觉和情感得到重新体验。
13.边界阻隔:在这时,人会遇到一道可以被称作是“边缘”或“界限”之类的东西,阻挡你到某个地方去。关于它的形态当事人有多种表述:一摊水、一团烟雾、一扇门、一道旷野中的篱笆,或者是一条线。
14.生命归来: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濒死体验”进行到某种程度后,人必然会“回来”。在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想赶快回到身体中去,但是,随着濒死体验的深入,他开始排斥回到原来的身体;随后,他便最终“回来”了。回来的,有些人十四种情形(阶段)都经验过,有些人则是经验过其中几种,但都与如上十四种情形相似。
世界各国“濒死体验”研究专家指出:对濒死体验的认识有助于人们了解生老病死的规律,有助于对面临死亡的人进行救生、安抚和医疗照顾,使面临死亡的人能够增长对死亡的抵抗力,减弱恐惧感。同时对大灾难后获救或患有不治之症而随时受到死亡威胁的人来说,会有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力量。这就是研究“濒死体验”最大、也是最有价值的社会意义。
二、天津医学专家调查81例唐山大地震
“濒死体验”者
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有许多幸存者经历了与死神抗争,获救后,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忆起濒临死亡时的感觉。其实,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古往今来并非个别,由于这些例子过于分散,没有进行专门整理研究,难以帮助人们认知生死之间的神秘。
1987年,我国著名精神病医学专家、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和同事,随机找了当年唐山大地震后100位幸存者,进行濒死体验调查采访,收回有效调查数据81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8例。后来冯志颖教授及其合作者天津市安定医院副主任医生刘建勋联合撰文,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大众医学》(1993年第5期)上发表研究成果,介绍说:
81例被调查者的“濒死体验”,有回顾一生、意识与躯体分离、失重感、身体陌生感、身体异常感、世界毁灭感、同宇宙融为一体感、时间停止感等多达40种类,比以前世界上同类研究多出10种体验类型,其中大部分人都能体验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受。
例如,有一位幸存者说:“当时觉得自己身体分为两个,看到一个躺在病床上,觉得那个是躯体;另一个是自己,在空中晃晃悠悠飘浮,很轻,感觉轻松、舒服”。
又如,有一位年仅23岁的姓刘姑娘说:“当时我思路特别的清晰,觉得思维明显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景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在脑海中飞驰而过,童年时与小伙伴一起嬉笑打逗,以及受厂里表彰时的喜悦……这些令人兴奋的生活情景,都集中在几秒钟里出现”。她还说,在得救前她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
再如,有一位幸存者描绘:“当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渺无人烟,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慌不择路时出现一个大黑洞,我就进去了,不觉得害怕,洞里还时不时地溅起水花。走啊、走啊,在仿佛见到光亮时,我急忙跑出了洞,又见到了天日”。
更有趣的是,近半数人觉得自己心识或叫灵魂从自身分离出去,将他比喻为“灵魂出壳”。他们强调自身功能的感觉是在身体之外的某处空间,而不是在大脑,并认为其生理的身躯是无活力和无思维的。甚至有人称:当时在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的我,还可以看到自身的形像,又感觉到这种躯体外的自身形像也有某些生命特征,如脉搏、呼吸等。有时还可以某种方式与自己生理的身体相连接,觉得与自己生理的身体相比重量轻,但身高和年龄相同。
经过对这81位“溅死体验”者调查,冯志颖教授和他的同事后来总结说:这81例研究对象中,有半数以上的人说自己不但不害怕,反而思惟特别的清晰,心情格外的平静和宽慰,无恐慌感;近半数的人产生意识从自身分离出去的感觉,觉得自己的身形脱离了自己的躯体,游离于空中;约三分之一的人有自身正在通过坑道或隧道样空间的奇特感,有时还伴有一些奇怪的嘈杂声和被牵拉或被挤压的感觉。
如幸存者李××回忆说:“我当时觉得身体好像已经不属于自己,下肢似乎不翼而飞,身体的各个部位散落在空间,接着好像沉在万丈深渊里,四周一片漆黑,还听到一声声难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声音,这种感觉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这时开始快速回顾自己短暂的一生,觉得这些回忆根本不受大脑支配,是自然产生的”。
经研究表明,社会心理、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性格等,对“溅死体验”的种类内容有一定的影响。男性较女性思惟过程加快的感受多;未婚者比已婚者具有超感官知觉和世界毁灭感的体验多;文化程度越高(是指平时接受现代科学,特别是唯物论教育多的人),思维特别清晰的感受越多;文化程度较低者(是指平时接受现代科学,特别是唯物论教育少的人),离体体验、生存于非尘世界领域的体验、躯体陌生感和世间非真实感较多。
通过对国内外“濒死体验”研究对比,最后,冯志颖教授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东西方在宗教和文化传统上有很大差异,但有濒死经历的人体验内容大部分是相同的。
我把雷蒙德·穆迪博士的濒死体验总结和天津医学专家调查
这两节放在“濒死体验”实例前面讲,目的为了能引起读者对濒死体验的兴趣,抽空把这本书读完。只有读完此书,才能对“精神生命体”有个基本的认识。
三、无神论者和心理学家的濒死体验
(一)罗得尼夫·乔治(George Rodonaia )博士,是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的精神病医生,是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1989年移民美国。此前他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
那是1976年,他因车祸经抢救无效被宣布死亡,尸体停放在陈尸室三天,直到一位医生作尸检在他腹部切了一刀后才苏醒过来,然后向世人描述自己的濒死体验。这个描述后来被记录在菲力普•伯尔曼(Phillip L. Berman)的著作《回家之旅》中:
“关于我的濒死体验,第一件事我记得的是我发现自己在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里。我没感觉肉身上的痛苦,仍然记得我就是乔治。这种黑暗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感到害怕极了,从未想到会这样。我对自己仍然存在感到吃惊,但不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念头不断在我的意识中翻滚:如果我真的死了,我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渐渐地,我回忆起发生过的事情,我努力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现在该怎么办?这时我想起笛卡尔的话:‘我思,故我在’,知道自己还活着,终于宽心了许多,尽管仍在这个陌生黑暗的空间。然后我想,既然我还活着,为什么不往好处想呢?我强烈企盼着光的到来!
“接着我只有一个念头:等待光的到来。一会儿,果真光芒四射,我置身于光亮中。这光白色明亮,强烈耀眼,就像照相机的闪光那么强烈,但不闪烁。开始我觉得这光耀眼得使人不舒服,慢慢地就适应了。我也开始感觉光的温暖与舒适,一切突然都变得美好了。
“接下来我看到周围到处是分子在飞,原子、质子、中子,纷纷扬扬,杂乱无章。但在无序中也存在着对称,对称的飘浮物看上去紧凑、完整、漂亮。也正是这些对称的漂亮物体给我带来无与伦比的愉悦。这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宇宙多维层次的生命和大自然。也就在这时,我对自己身体的担心完全消失了。
“我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全都融合在一起,很难按照发生的顺序来描述。时间似乎已经停滞了,过去,现在,未来对我来说已经完全融合在没有时间概念的一体中,也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出现。在一刹那间我看到了自己的整个一生。对于自己曾经经历的事一点也不后悔,甚至对失败或成功没有一点感触和感想。
“我意识到生命无处不在,不仅是世俗生命,还有非世俗生命。所有这些不仅联系在一起,而且所有这一切本来就是一体。我可以在瞬间到任何地方去。我试图和我见到的人沟通,其中有些人感到了我的存在,但无人理会我。我回到罗马帝国、巴比伦、挪亚和亚伯拉罕时代,所有的能叫得上名的时代我都到过……
“这时,我突然看到有人切开我的肚皮,我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握住了我的脖子把我往下按,就是这股强大的力量让我睁开了眼睛,感到了剧痛,然后我被推进手术室……”
罗得尼夫·乔治(George Rodonaia )博士有过这次经历后,便转向研究灵修领域。经过几年的努力,获得了他的第二个博士学位——宗教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便成为得克萨司州(Nederland)第一联合卫里公会教堂的牧师。
(二)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泰斗卡尔•荣格(Carl Jung)博士,1944年在瑞士的一家医院里,因患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两天后又奇迹般地复苏。复苏后,他便十分兴奋地跟同事叙述着这次不寻常的经历,这次经历后来也被他自己写进《记忆•梦境•映像》中 (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他对自己的“濒死体验“是这样描写的:
“我感觉自己上升到了很高、很高的空间,在很远的下方,我看到了地球,沉浸在一片辉煌的蓝光中。我看到了深深的蓝色的海洋和大陆,远远地在我脚下是锡兰(斯里兰卡的旧称),在我前面远方是印度次大陆。我的整个视野没有包含整个地球,但是其球状依然清晰可辨。透过那片蓝光,地球的轮廓闪着银白色的光。在许多地方,地球似乎披上了颜色,或被点缀着暗绿色象被氧化过的银一样的颜色。左边是广阔的深黄色的阿拉伯沙漠。后方是红海,就象在地图的左上方。地中海我只能看到一点。其它都有点模糊不清。我还看到冰雪覆盖着的喜马拉雅山,但它有些雾朦朦的。后来我知道要能看到地球的这种景象,我得离开地面约一千英里。”
四、穆迪博士《生命之后的生命》中三个例子
雷蒙德·穆迪博士从1970年开始,对150位有类似经验者进行访谈调查,并根据这些人的描述写成了《生命之后的生命》(1976年出版,2007年出版译《死亡回忆》)一书,下面是其中的三个例子:
例子一:“我知道我就要死了,而我无能为力,因为没有人能听得见我的声音……我脱离了我的躯体,这是真的,因为我可以看到躺在手术台上的我,而我的灵魂脱体了。起先,让我感到很糟糕,但后来我很快就见到了亮光:刚开始时似乎只是微光,但很快变成巨大的光芒……然后那‘光’仁慈地问我是否准备好接受死亡。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那里并没有什么人在,只是那道光以某种语调在跟我说话。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对我说话的那个声音是知道我还没有准备好,他是在试探我。从它对我说话的瞬间起,我就觉得她特别的仁慈,她给我的‘爱’的感受简直是无法想象而难以形容。”
例子二:“我流了大量的血,医师最后放弃了,告诉我的亲人说我没救了。但是,整个过程我却都清楚,甚至连他们拟发病危通知的时候,我也听得一清二楚。这期间,我感觉到很多人在这里,他们都是我过去认识而已经去世了的人,他们聚在一起,好像在天花板下盘旋。。我认出了我的祖母和一个同校同学,还有许多亲戚和朋友。我似乎只看到他们的脸,他们看起来都很开心,场面充满着快乐的氛围。我觉得他们是来保护我、引导我的,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感到轻松而美好。”
例子三:“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在一个漆黑的空间中,然后,我的整段生命突然闪现在我的眼前:是从五六岁开始回放,然后高中、大学,接着是牙科医院、实习牙科医生……这种回放类似于一种直接投影到脑海中的图像,而且非常生动,比一般的画面要生动得多。我只看到了最关键的部分,画面转得非常快,感觉几秒钟就把一生经历回顾完了。它就这样一幕幕地在眼前闪过,就像极速播放的幻灯片,可我看得很清楚,并且都能理解……关于这段的回顾,我至今仍然无法用语言对他人作清晰概括性地描述,尽管当时回放速度极快,但我每一幕还是看得很明白的。”
这些体验中的景象都是自发性滋生的,“脱离躯壳的我”、还有前来迎接的“死去的亲戚和朋友”,都能让人想起肉身之外的“精神生命体”,或叫“灵魂”——这种生命异象是值得我们严肃看待的!
其实,穆迪博士在1975年出版《生命之后的生命》时,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看法是比较保守和谨慎的。他说:“我不是想证明人死后还有生命,也不认为这种证明在目前有可能。”可是,到了1988年,情况就不一样了,穆迪博士以更多的观察和研究,又写成《远方的光》后,看法便显得积极而坚定,他说“我相信人死后有‘某种东西’(Something)继续存在”。
所谓继续存在的“某种东西”,其实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灵魂”,或有灵论者所说“灵体”,只是穆迪博士认为自己是位科学研究者不便于说,至少目前不能说得那么露骨。(下接-6-)
上一篇: 生命体探索-4-草人编著[百度]
下一篇: 生命体探索-6-草人编著[百度]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