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浅论政治人物读书

作者:罗里宁 阅读:469 次更新:2023-08-23 举报

  古今中外政治人物,有不少是爱读书的。中国的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年欲七十还要读书,唯恐已晚,就去问乐师师旷:“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回答说:“何不炳烛乎?”接着解释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从此开始自己晚年的读书生活,留下一段活到老学到老的政治人物读书的佳话。自古读书入仕,成就一番事业,就是许多政治人物的梦想。张良追随刘邦,为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之功;魏征辅佐李世民,为李世民建立唐朝和造就唐朝盛世贡献出自己的智慧。

  近现代更是有不少热爱读书的政治人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和著名的学者陈独秀,不仅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书,他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科学与民主的旗帜,成为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同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和著名的学者李大钊,比较早就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两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信仰而努力奋斗。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更是个儒雅的读书人,他写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文章,表现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还在青年时代,就在岳麓山上的爱晚亭,北京大学的图书馆留下勤奋读书的足迹。在延安,他还注意到章士钊的《柳文指要》,为他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他不但自己读书,还把一些好书推荐给其他人。他在他的讲话、报告和文章、著作中,多次提到读书学习的问题。他曾经讲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他还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此外,他还就读《红楼梦》发表过自己的意见,说《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他还参与过对《水浒》的讨论,并掀起讨论的热潮。毛泽东博古通今,知识渊博,就得益于他热爱读书和坚持不懈地读书这个习惯。他的著作《毛泽东选集》,每篇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中国之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季米特洛夫等革命家,个个都是博览群书的杰出的思想家。就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人物,其杰出者也无不是爱好读书的人,林肯从小就爱读书,能整段整段地背诵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为他以后从政的演说口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丘吉尔和戴高乐都是热爱读书的人,他们分别写的战争回忆录,就是这方面的权威著作,丘吉尔还因二战回忆录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热爱读书的政治人物,头脑都比较清醒,决策也会考虑得周全一些,可以少犯一点错误。因此政治人物读书,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是身份的需要,角色使然。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