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敬田节”
〔散文〕
久违的“敬田节”
班祖恒
禁不住隆林本家们的盛情邀请,2016年7月9日,也就是农历的六月初六,我们一行三人兴致勃勃,于早上6点钟从田林县前往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民强村江管屯,参加由新州镇文化站、民强村江管屯主办,隆林各族自治县壮学会协办的“敬田节”活动。
俗话说:“同姓三百年前是一家。”虽然我们不是经过官方邀请,但因为该屯130多户人家都与我们同是班姓,当地的村民视我们为亲戚,热情款待我们。还把他们所知道的、隆林各族自治区壮族群众世代相传的“敬田节”来历给我们作了介绍。
相传先秦时期,秦灭蜀,蜀国王战亡,其子安制王率部分余众南逃,曾在夜郎国和句町国(隆林古时属夜郎国和句町国——笔者注)交界处安营扎寨,凭借南盘江屏障抵御秦兵。蜀兵从成都平原带来了稻作技术,开垦农田,休养生息。壮族、布依族称其为“布央”。后来,布央国王为南越武帝赵佗所灭,当地壮族、布依族便顺势驱赶布央人。布央人走后,南盘江一带有几年连续发生虫灾,粮食颗粒无收,当地人便认为是布央鬼作怪。有一年,为求得丰收,当地寨老们便在六月份、禾苗长成快要吐穗的时节举行祭鬼赶鬼活动,结果当年没有发生虫灾,粮食得到丰收。
后来,这种祭拜庄稼的活动便延续下来,并以节日活动为载体,以敬田地、驱鬼神、练武术和传授农田管理知识为内容,目的是消除庄稼病虫灾害,祈求丰收。在年景好的时候,全寨各家各户集资杀牛杀猪一起搞活动,搞村宴。就餐时,大家谈论着如何保护农田和爱护庄稼,谈论当年庄稼的长势,预计秋天的收成。老人们则借助节日良机,教年轻人学武术、学射箭,为防卫家乡、保卫土地练好本领。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敬田节”活动“销声匿迹”了几十年,今年是第一次恢复。
这次“敬田节”活动,非常庄严肃穆。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它是一项含有宗教性、生产性和教育性特征的传统文化活动。
这天早晨,全屯每家每户用火灰拌着捣碎的干牛粪,趁着露水未干时在自家稻田上抛撒一遍,为抽穗稻禾施肥驱虫。
中午时分,大人领着小孩,带着五色糯饭、一壶酒、一只公鸡到村头集中,然后由寨老牵头,八个年轻人抬着两头杀过、洗净的大肥猪,在八音伴奏下,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浩浩荡荡走向田边,集体祭拜庄稼,点香、烧纸钱。在祭拜中,寨老口念“麽经”,从当地的壮话音译里,我们基本听懂“麽经”是带有邀请鬼神、敬献祭品、祈求保佑等意思。
集体仪式结束后,各家各户到自家田边开展祭拜庄稼活动,点香烧纸钱,宰杀公鸡,将血淋到自家水田里。仪式完毕后,全家人敲打刀具,大人拿起长刀、扁担等在田边挥舞,边舞边念:“饭你们吃饱了,酒你们喝足了,钱你们要够了,赶快回到你们住的地方去,赶快走,赶快走!”,意即驱逐鬼神。
祭拜庄稼仪式结束后,接着举行了武术表演、射箭比赛和山歌对唱。这些活动,在传承原来内容的同时,又新增了现代元素。
最后的活动是在午后,全寨群众举行隆重的村宴。全屯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与来自各方的宾朋一道,享受美食,尽情饮酒,热情交流,互诉衷肠,热闹非凡。
我们感到,这一壮族和布依族群众自古以来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习俗,已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演变成一种敬畏土地、保护农田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强身健体活动,是值得弘扬和传承的。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