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金叶飘香

作者:班祖恒 阅读:313 次更新:2023-07-10 举报

 〔散文〕

                            金 叶 飘 香

                                班祖恒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那天,我们早早从田林出发,前往隆林,再转道西林,从定安一路回田林。走进田林县八渡瑶族乡八桃村,沿途的八利、新寨、八桃等相邻的几个自然屯,村庄周围,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烟田,一张张油亮的大叶子迎风招展,绿浪翻滚,村民正忙着采收、烘烤、遴选烟叶。微风吹过,送来阵阵刚刚出炉烤烟的清香。烟田里、烤烟房前,每个烟农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想起我二十年前在福达瑶族乡政府工作时参与动员群众种植烤烟的往事,眼前的一切真是不敢想象。


福达瑶族乡是1984年进行机构改革时新建立的民族乡,由原八渡公社划出八桃、那拉、弄当、百六、福达与原者苗公社划出的平封合并而成。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撤并部分乡镇,八渡瑶族乡、福达瑶族乡成建制合并,沿用八渡瑶族乡名称,乡政府所在地在福达。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福达瑶族乡政府工作的时候,负责联系福达瑶族乡工作的县领导是县政协的盘进金副主席,他是土生土长的福达瑶族乡当地人,具有十分丰富的“三农”工作经验。烤烟是当时的主要中心工作之一。福达村八江屯多旱田,土质气候适合种植烤烟,乡党委、政府于是把该屯列为烤烟种植试点。当时,烤烟是一项新生事物,群众对烤烟生产认识不足,县、乡领导和乡村干部多次深入宣传发动,结果只有几户屯干种植,面积也只有几亩。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和扶持政策,一系列管理技术不到位,烤出来的烤烟不上等级,价格低廉,两三年后,该屯的烤烟生产便不了了之。怪不得盘副主席当时也无奈地说:“动员群众种植烤烟,是我搞‘三农’工作的唯一败仗。”烤烟生产是当时工作一大“天下第一难”啊。


看着眼前烤烟生产火热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在八利屯旁边的一排烤烟房前停下了车,想了解个究竟。


说明来意后,看到我这个“老福达”,正在给烤烟扎把的烟农黄东方告诉我们:“我家种植烤烟已经有四年时间,面积有八亩多,每年烤烟收入近四万元。我就是靠种植烤烟送女儿读大学的呢!”


旁边的其他烟农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种植烤烟比上山种植玉米、农作物轻松多了。”


“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荒山,要开地就得砍树,那可是违法犯罪的事!”


“现在要是不给我们种烤烟,我们可不答应!”


来到新寨的时候,我远远就看到县烟办的黄龙德主任正在烟田里指导烟农采摘烟叶。几年前,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时候,我和黄主任曾经一起被抽调参加林改工作,彼此熟悉。从黄主任那里,我终于找到了群众种植烤烟积极性的答案。


原来,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烤烟生产,并给烟农提供诸多的扶持政策,如前期投入由烟草公司垫支种子、化肥,为烟农修建高标准的烤房,每座就投入三、四万元;每一条线路安排一名技术员开展技术指导,每个技术员负责指导500亩左右,从育苗、移栽、管护、病虫害防治,到采摘、烘烤,给烟农提供一条龙技术服务;而且还为烤烟投保,保费由自治区财政、县财政出大头,少部分本由烟农自付的县烟办也代付了。如果烤烟受灾,每亩视受灾情况可理赔1000元以上,解除了烟农的后顾之忧。


对比烤烟生产今昔,我不由自主地向黄主任问起了当年福达瑶族乡烤烟试点八江屯现在的情况。


“可别说,八江屯群众现在可是烤烟生产的急先锋,这个屯2003年重新启动烤烟生产,现在全屯290多亩旱田都种完了,个别烟农还到邻近村屯租田地种烤烟呢!”顿了一下,黄主任深有感触地说:“是八江这样的烤烟屯,用他们的切身体会和行动带动田林烤烟的发展,目前全县有七个乡镇有烤烟种植,总面积五千多亩,仅八渡瑶族乡就种植1520多亩。”


车过八桃,我一路思考:田林是广西面积大县,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对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中草药等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把发展烤烟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模式应用到农业、林业、畜牧业、中草药等产业发展上来,那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不就指日可待了吗?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上一篇: 学电脑

下一篇: 周耀国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