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布唐装记忆
〔散文〕
土布唐装记忆
班祖恒
以前,我们广西田林县的壮族群众身上穿的衣裤都是用自家种的棉花纺成纱线织成布料用蓝靛或染料浸染后缝制而成,这种自织的布料我们自称为“土布”。
土布制作要经过种植棉花、轧棉、弹花、纺线、整染、牵经、纺织等工序,非常复杂。如果是制作被套、床单等布料,先分别把白线染成红、蓝、黄等所需的颜色再织布;而制作衣服用的布料,颜色都是单一的黑色,把白线织成白布,再用蓝靛或黑色染料整染。这种布料的颜色,与我们本市那坡县黑衣壮服装的颜色差不多,纯黑而亮丽。
每到街日,妇女们会结伴而行,带着白布到那些街天才临时搭起的染坊染布。者苗街的“公他摆”是当地有名的染布师傅。“公他摆”意即“阿摆的外公”。每到街日,“公他摆”的染坊总是挤满了来染布的妇女。也有游走村屯专事染布行当的师傅,在者苗乡的八亨村,我的表舅公“抱串”就是专事染布的师傅。表舅公高大健壮,可以把马驮上笨重的东西一个人轻易地上下马。表舅公每两三个月会用马驮着染料和染器,带着他的徒弟下到各个屯子为妇女们染布。表舅公温和热心,干活认真细致,技术很好,他染的布颜色鲜艳,不易褪色,常常赢得妇女们的青睐。表舅公每次到我们屯染布,都是在我们家吃住,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他的。
我们壮族群众的服饰简约、美观、端庄、大方,往往以便于劳作、穿着舒适的角度来制成土布唐装。裤子男女没有多少差别,裤管为宽大的直筒,类似于现代市场上销售的那些“直筒裤”,男女装有所差别,相同的一点是衣扣都是用布制成的,大多单数,一般五至九颗,男装上衣对襟,左右襟上下方各做一个口袋;女装上衣为左斜襟,左襟内上方做一个口袋。唐装颜色传统装以素色为主,盛装以黑为美,一身黑色的衣着。
没有缝纫机之前,衣服都是妇女们自己弹棉纺纱织布,又一针一线缝制的。对于那些女主人不会纺织织布、缝制衣服的家庭来说,穿衣往往成了问题。那个年代,会不会纺织织布和缝制衣服,成了农村群众选择媳妇的首要条件。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者苗公社所在地街上有了缝纫店。那个缝纫店是私营的,店主姓陈,外地人。虽然一边脚有残疾,但缝纫技术精湛,人称“陈师”,“陈师傅”之意。到70年代中,公社建起了企业,其中就有一个缝纫社,配备两个师傅。与此同时,供销社每年都有凭票供应的布料,还有少量颜色单调的成衣,给群众带来很多便利。
但凭票供应的布料非常有限,春节和七月十四这两个传统节日,每个节日每家每户必须给每个孩子添置新衣,当时每个家庭都有几个小孩,安排给孩子们衣服后,大人制衣的布料几乎没有了,因而土布唐装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缝制不少唐装。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父亲从供销社给我买来了一件方格的衬衫,那个年代算是时髦的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竟不愿穿,仍然钟意唐装,惹得父亲非常生气。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结婚后,妻子在帮母亲整理衣箱时还见到我小时候的一件唐装裤子,笑着对我比划了好一阵子。
改革开放后,市场上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很多从事成衣生意的个体户。各式各样的服装充斥市场,我们屯的“卜走”父子头脑非常灵活,他的父亲专事土特产收购,他则做了好几年的成衣生意,赚了不少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提高,市场上的服装品种越来越丰富多样,颜色越来越艳丽多彩,加之土布唐装制作工序繁杂,农村群众逐步淘汰土布唐装。而最初开始脱离土布唐装的,是那些见到新生事物就容易接受的男子们,而内敛的妇女们,由于受到传统的影响,最终彻底脱离唐装,是后来好多年以后的事了。
在土布唐装淡出人们视野很多年后,服装业又出现了一种“复古”的趋势,土布又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不少农村妇女又重操织染土布的“旧业”,而善于捕捉商机的人们,买来土布制作品种多样、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实现了“双赢”。
这种把土布唐装做了改造的民族服装,加了不少现代元素,非常畅销,价格不菲。孙子四岁那年的壮族“三月三”,妻子就给他买了一套民族服装,作为参加学校活动之用,价格近300元,比名牌店“西装”产品还贵呢。成人民族服装的价格更不用说,一套800到1000元呢,而且还供不应求。
每到节庆活动,人们穿着土布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穿着土布民族服装,成了我们当地群众的一种时尚。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