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记
〔散文〕
回 乡 偶 记
班祖恒
很久没有回老家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亲人的那份牵挂,令我难以释怀。
“三月三”是我们壮族的传统节日。按照老家的风俗,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上山扫墓。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三月三”、清明节期间禁止举行聚集性扫墓祭拜等群体性活动,政府也明文通知“三月三”不放假。我于是打电话给妹妹,“三月三”后的周末我们才回老家一起扫墓。
为了能够在星期六完成扫墓,当晚返回县城,星期日能够疫情防控值班,星期五下班后我立即踏上回乡的路。由于沿途高速公路正在施工,车子走走停停,到家天已经黑了。
在我的父辈中,小叔是唯一健在的,因而我们叔侄间格外亲密。小叔听说我回来,非常高兴,到妹妹家与我喝酒。也许路途颠簸,加之两杯“土茅台”下肚,那晚我睡得很沉,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走进阳台,才知道夜里下了一场雨。远看,对面山坡的青冈林碧绿清新,山腰的芒果树吐着淡紫色的嫩叶。近看,晒场上放着的大木盆白花花一片。
下楼后,我直奔那木盆,果然不出我所料,盆里全是巴掌大的鱼,种类还真不少,整盆鱼约有三十多斤。
正看着,侄儿从厨房里走出来,笑着说:“昨晚我和二叔几个冒雨去闹鱼咧。”
侄儿这一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二十多年前,老家每年都有“三月三”闹鱼的习惯,农历三月初三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茶麸拿出来,加工后集体放到河潭里醉鱼,每次闹鱼,每户都能分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
用茶麸醉鱼,对人畜无害,没有被醉捕的鱼来年繁殖更多,闹鱼年复一年,年年有鱼。后来,由于群众无序开发土地,毁林烧炭、毁林开垦,破坏生态,导致水土流失,河床被填埋,鱼类缺少生存空间,加之电、炸、毒鱼,水体生态受到破坏,鱼类几乎灭绝,之后再也没有闹鱼这个热闹的渔事了。
侄儿见我疑惑的样子,解释说:“我们这次闹鱼,和以前不同,以往闹鱼都是群体性的,这次为了疫情防控,避免人群聚集,我们六个人趁着下雨悄悄闹鱼。为了不让鱼醉死,我们用的茶麸很少,只是让鱼闻味后落荒而逃落网而已,用的鱼网网眼大,小鱼全部让它漏网。”
“您一定想知道现在河里为什么又有这么多鱼了吧?”侄儿继而指着屯子周围连绵的群山对我说。
我于是看出了眉目。以往每次回来,看到山上群众到处毁林烧炭、毁林开垦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以换取经济收入,那些地块就像头上一片片没有长毛的癞痢。现在远远看去,满山满岭郁郁葱葱。屯子旁边的者苗河绿水悠悠,似乎又恢复了二十多年前的常态。
家乡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变化,随着侄儿的娓娓道来,逐渐清晰,解开了我诸多的疑惑——
这几年,群众尝尽了毁林烧炭、毁林开垦,水土流失,自毁家园的苦,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响应政府实行天然林禁伐的号召,家家户户签订了天然林禁伐协议,不再毁林烧炭、毁林开垦,每年每户都得到四五千元的天然林禁伐补助,又把这笔钱填补到退耕还林投入上,从而形成了山顶天然林,山腰经济果木林,山脚稻蔗格局。同时,实行了河长制,群众自觉抵制电、炸、毒鱼,河里的水又多了,又清了,面临灭绝的鱼种又起死回生了。
这几年,群众除了保持粮食自给自足,还大力发展产业,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户户扩大田林特产油茶种植规模,年年户户有增收。还发展新兴的芒果、柑果等种植,有一户还成为全乡的芒果种植示范户,县电视台还作了报道。家庭农场更是如雨后春笋,有种植糖料蔗的,有种植八渡笋的,有养鱼养猪的,去年以来又有几户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养鸡,由养殖公司提供技术、种苗、饲料,实现规模化科学养殖,公司按订单回收,养殖户吃了定心丸,鼓涨了腰包......
那天扫完墓,小叔照例过来和我们吃晚饭,我们边吃边聊。聊着聊着,小叔深有感触地说:“我活了七十多岁,前半辈子好些东西都是在书报上看到的;后半辈子还没到县城就能看到火车、铁路、二级公路、高速公路,打开家门就能看到高压铁塔,正在新建的田西高速公路就经过我们乡,中国农村的变化真大,这是我们那一辈人万万没有想到的啊!”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