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英雄陕军名垂青史——电视连续剧《河山》观后【随笔】
浴血奋战,英雄陕军名垂青史
——电视连续剧《河山》观后
文/王世杰
烽火连天的八年抗日战争,虽然惨烈的战场没有涉及到陕西地区,可三秦人民在这个事关中华民族存亡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与全国人民一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陕军东征抗击日寇,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用撼天地、泣鬼神的流血牺牲行为,在中国革命、军事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河山》,就是陕军奔赴抗日前线誓死御敌的一个缩影。
电视剧《河山》反映的是在抗战历史背景下,以小人物成长折射大波澜,以现代视角回顾峥嵘历史,以崇高敬意礼赞民族英雄,以史诗鸿篇献礼祖国70华诞,极具现实意义和精神内涵,更是一部叩击国人心灵的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至于剧情细节不必冗陈,也许人们早已通过各种媒介观看了原剧,并从中或多或少地了解了陕军抛头颅洒热血的史迹。
由国共联合组成的抗日游击纵队,起初是由花钱买来少将军衔、根本谈不上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的李汉桥担任司令。此人不仅只知道享乐和不能吃苦,而且处处听命于军统特务叶贤之,他们处心积虑反共,给游击纵队的抗日活动带来一系列麻烦,并且李本人最终被在同袍面前不可一世、在日本人面前未等使用刑罚就出卖了祖宗和当了叛徒的叶贤之杀害。剧中主人公卫大河由反共、亲共,最后成为共产党员,其实是游击纵队的灵魂人物。他虽然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应付军统的打击和干扰,且因此贻误了许多战机,但仍然运用其坚决抗战的决心和不凡的指挥才能,以及在地下党的配合下,带领游击纵队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日寇的阴谋,成功地策应和保卫了中条山战略要地的军事行动,使日军越过黄河的企图破产。陕军的英勇无畏和善打恶仗,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盛赞为“中条山的铁柱子”。陕军的宋军长也激动地说:“都说陕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这话不错,这根铁柱子是咱陕西近千万三秦父老的命铸出来的,是娃娃们的血焊出来的!”
传说陕西是日本人唯一没有踏进的省份,是因为日本人迷信他们是徐福带到日本的童男童女的后代,陕西人是他们的祖先,所以在抗战期间唯独陕西他们没有入侵。其实日本军国主义并不是那么认祖的善主儿,那只是民间传说。其真实的历史是陕西人在抗战中之所以没有遭到东倭铁蹄践踏,完全是陕西人自己努力的结果。抗日战争爆发,陕军毅然东出参战,引以为傲的就是“中条山抗战”。因为陕西人民无不明白,一旦中条山阵地失守,就等于打开了日寇进犯陕西的大门。因而只能用命去拼、去守卫自己的家园。
1938年3月,日军兵临黄河风陵渡,企图占领渡口,计划仅用半个小时就可以越过黄河进攻陕西,从此打开口子,向西可以直取甘肃、青海、新疆,向南奔袭云南、贵州、四川诸省。因此陕西若失,民族存亡危在旦夕。1938年7月,一支由3万多名陕西“楞娃”组成的队伍临危受命,连夜渡过黄河,开进了北岸的中条山,成为陕西最后一道防线。到1940年10月他们奉命离开奔赴中原战场,在不足3年的时间里,陕军粉碎了日军11次大规模扫荡,他们“血战永济”,又在1939年6月取胜“六六战役”、1940年4月取得“望原大捷”,用阵亡2.1万将士的沉重代价,终于使穷凶极恶的日军未能前进一步,中条山稳如泰山。日本军部的作战报告声称“守备中条山之支那部队虽属杂牌,但其战斗力颇强,不可轻敌”,因而他们无奈地称中条山是其侵华的“盲肠”。当时西安各界真诚感叹:“西北整个得以安定,皆赖我陕军英勇壮士在黄河北岸艰苦支撑所赐。”对于三秦儿郎这样英勇悲壮的事迹,想起来不能不让人由衷地敬佩和落泪。至于尔后被蒋介石称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的国军称之为“中条山会战”、日军称之为“中原会战”的战役,前后不到20天时间,竟然以大大超过日军人数的守军一败涂地而失守,那是陕军这支武器装备低劣、倍受蒋介石排挤的“杂牌军”被调离后,由国民党所谓的正规军驻守而半年后爆发的战役,与陕军没有任何关系。
有人说是黄河天堑抵挡了敌寇,其实是三秦壮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从而守住了家乡。也是关中父老源源不断把子孙送往部队,同时节衣缩食把粮食、被服等给养源源不断送上前线,足以彰显了十三朝古都所在地人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和崇高精神。之所以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关中人民能够义无反顾地舍小家、顾大家,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疑是这块沃土上几千年厚重文化积淀的结果。据《西北军的历史》记载,抗日战争期间陕西省总人口940万人,八年里征兵额115.6217万名,连同志愿兵等兵员在内达到160万以上,平均不到9人就有1人应征。据此可以看出,有这样的家乡人民做坚强后盾,前线的陕军将士能不殊死杀敌和勇打胜仗?
“你面朝黄土,将人心富庶,我迎着日出,全力以赴,每一次征途都难料归路,仍有千家万户,一路上与我风雨相扶。何以称英雄,何以为光荣,忠诚在胸,壮阔河山,生死与共。悲怆的战鼓,满身的伤负,这一身铁骨,卫我故土;烈火见真容,刀锋盘卧龙,头颅可断,鲜血可流,志莫穷,我愿用一切,换河山永存不朽;虽死犹荣,旗帜在我手中,热血忠魂,写进了长河……”剧中这段激荡人心的插曲,深刻地表述了广大三秦儿女当时真实的壮美情怀。有如大柳镇的后生们一批又一批地争赴前线,以至村中仅剩老弱、妇女和儿童。这就是中华民族宁死不屈而最终打败强寇的根本原因和真实写照。正像年迈父亲写给儿子卫大河的信中所说:“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凡国之大事,男当在祀与戎泯躯祭国,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帅槊血满袖,王利刃辉光,吾等无长幼尊卑,无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讨欺吾之寇,伐蛮夷之戮,遂沧海横流,儿立身无愧,任尸覆遍野,唯精魂可依。”
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远去,惨无人道的豺狼虽然早已被驱除,可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将会被我们觉醒了的华夏民族永记,陕军英勇无畏、气贯长虹的精神,将会与日月同存!
2020.1.8.即笔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西安市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洛滨文学》总编;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文学》《诗刊》《农民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国农机安全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延安日报》《人民网》《中国作家网》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因被转载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
上一篇: 品格感天地 忧国泣鬼神——观电视剧《大染坊》感怀【随笔】
下一篇: 哥哥留在最后的一个鹅蛋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