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鱼时节
〔散文〕
闹 鱼 时 节
班祖恒
“三月三”是仅次于春节的壮族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鱼仔是打菜包的首选。打菜包就是用新鲜的生菜叶把饭菜包起来吃,确有一番风味,在“三月三”非常盛行。更重要的是,扫墓祭祖、祭祀庙社是“三月三”最隆重的活动,鱼是必不可少的祭品,表达了壮族群众年年有余的愿望。
我的家住在驮娘江支流八中河下游的一个小村,离这两条江河的交汇处只有几公里。记得小的时候,河的两岸满是一丛丛青翠的刺竹和一片片不知名的小树,河岸葱笼,河水清澈丰盈。因为小河离驮娘江很近,江里的鱼顺河而上,这条河段的鱼特别多,多到可以用先架锅准备再去捕鱼回来做菜来形容。在早上太阳初升的时候,鱼儿成群结队来到浅滩或是在深潭水面嬉戏、晒太阳。我的邻屯有个有趣的真实故事:有个年轻的“卜兰”,也就是我们当地对刚当上父亲男子的称谓,他的媳妇是从外乡深山寨子里嫁进来的。有一次,他的丈母娘来探望女儿,可他家里一只鸡鸭也没有,拿什么招待丈母娘呢?他急中生智,用布袋装起半袋谷糠和一张拦河网就走了。一个多钟头后,他提着7、8斤草鱼回来了,大的一条有两斤多呢,直叫没见过鱼的丈母娘喜上眉梢。原来,草鱼喜欢吃谷糠或其它草料,这个“卜兰”先把谷糠撒在河的上游,然后绕到中游的河岸草丛中隐蔽,待草鱼游到上游吃谷糠时,再把网拦河撒过去,成群的草鱼听到动静,纷纷返回头,结果触网被擒了。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的捕鱼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撒网、摸鱼、下钓等,而闹鱼是捕鱼范围、规模最大,最普遍、捕鱼量最多的一种方式,方圆几十里地住在江河边的壮族村寨都有闹鱼的习惯。
闹鱼多在“三月三”的前几天,那时候,天气和河水都开始转暖,河水又少,河潭变浅,是闹鱼的最佳季节,更重要的是要准备过节的干鱼。闹鱼是集体式的,届时各家各户都自觉把家里的茶麸拿出来,茶麸就是将油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当时为土法榨油,多为大饼状。把茶麸饼在火上烤烧热透变软后,用臼舂碎或用自制的木锤捣碎,再用火灶里的木灰与之拌匀,装入箩筐,然后每户安排一名壮男挑到大家约定好、鱼最多的河潭潭头。人到齐后,把箩筐在浅滩拦河一一摆放好,让水把箩筐里的茶麸泡透,然后有计划地分批把箩筐摇动,让茶麸水渗出来,流往河潭里。如果河潭里水流太缓,还要安排一些人划起竹排,在河潭里往来游动晃荡,使茶麸水尽快渗透到河潭每个角落。不久,鱼即开始醉晕或醉死,之后用工具捕捞,甚至随手可捉,得到的鱼大家集中起来,收完鱼后按每户等份分配。
随后,茶麸水又流到下面的河潭,潭里的鱼也会慢慢醉晕或醉死。按规矩,头一个河潭是不允许其他人捞鱼的,只有在第二个河潭之后,村里的或外村的人,也不论男女老少才可以捡拾,就是晚上,人们也会打着电筒或火把捞鱼,捕捞的鱼全部归自己所得。这样的捕鱼过程,有很长一段河段,起码持续两三天时间,期间甚至不回家,在河滩里吃饭休息,捡完鱼再回家把鱼烘干,制成干鱼备用。
这样的闹鱼活动年复一年,从父辈到祖辈,甚至更远,经历了多少年代无法考究。从记事到外出读书毕业直至参加工作,我都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次闹鱼了,总之年年都有。闹鱼的杀伤力虽然很大,可以说某个河段的鱼绝大部分都被捕杀了。但用茶麸闹鱼,鱼和河水都没有毒,对人畜无害,甚至起到消毒河道的作用,幸存下来的鱼繁殖率更高,发展更快。虽然年复一年,但始终年年有鱼,捕之不尽,捉之不绝,闹鱼成了“三月三”热闹的前奏!
令人遗憾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起,一些地方、一些群众急功近利,出现了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的破坏生态现象,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河床被填埋,河潭浅了,河水枯了,鱼儿缺少了生存空间,加之改变了过去的捕捞方式,电鱼、炸鱼、用农药毒鱼屡禁不止,江河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鱼种已经灭绝,河里再也看不到游鱼,再也看不到闹鱼的热闹景象了。
这几年,群众意识到了自毁家园的严重性和建设生态的重要性,山又开始青了,水又开始绿了,渔政管理得到了加强,一些地方还在江河里投放了鱼苗,渔业逐步得到恢复。我想,江河里的鱼也要多起来了吧?这样,闹鱼时节久违的闹鱼活动不是又热闹起来了吗?我期盼着这一天尽快到来。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