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怀念伯舅

作者:班祖恒 阅读:314 次更新:2023-06-24 举报

 〔散文〕

                               怀念伯舅

                                 班祖恒


得到伯舅病重的消息,我和弟弟立即动身前往伯舅家。当我和弟弟赶到伯舅家时,他已处于临终昏迷状态,我们和表兄弟、表姐妹们心怀伤痛,守在他的病床前,给老人家临别送终……


伯舅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兵,退伍后从事教育工作好长一段时间,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爱护自不必说。对当兵的那段经历,伯舅常常引以为荣,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们是“彭德怀的兵”,对彭总有一种莫名的崇拜。作为“当兵的人”,在伯舅的身上,可以说军魂永驻。伯舅喜欢看战争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如果逢到电视里播放这种片子,即使连播几集、夜很深也要看完,甚至到凌晨还余兴未尽。


我的母亲有三男三女六个兄弟姐妹,伯舅排在第二,母亲排第四,伯舅的前面还有一个大姐。作为三男中的“老大”,伯舅对姐妹和弟弟们十分关心,而且这种爱心一直延续到我们儿辈,对我们总是关爱有加。


伯舅是捕鱼的老手,他的捕鱼技术远近闻名。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种养受到了限制,饭尚且吃不饱,要想吃一顿肉非常难。作为一名在家门口教学的民办教师,伯舅常常放弃休息,利用课余时间和星期天,扛起自制的竹排、带上自织的拦河网到附近的驮娘江或村旁的八中河撒网捕鱼,为了多打鱼,有时常常在河滩过夜,以此改善全家人的生活。大姨妈和我妈年轻时分别嫁到与伯舅同村、上下相邻的两个屯,他每次到我们这个河段打渔时,不管捕得多少,总要平分作三份,把其中的两份分别分给大姨妈和我们家。同时了解我们两家的生活情况,询问孩子们的读书成绩,鼓励我们认真读书,长大才大有作为。


伯舅有一颗宽宏的心。伯舅所在的屯子离驮娘江很近,他们屯子所在的河段鱼非常多。那时候,外祖父在他们屯子附近的八中河上建了一个“鱼梁”。“鱼梁”是用竹子破成片后,编成长方形、类似于竹床的一种捕鱼工具。在这个类似竹床的“鱼梁”,一边用方石垒成一个小门,让河水通过这个小门流下“鱼梁”,其余三边用方石围筑约二、三十公分高。同时,用石头筑起比“鱼梁”高的拦河坝,把水引到“鱼梁”里。每年七、八月间,河里涨起大水,鱼便顺河而下,落入“鱼梁”,也就随手可捉了。


河里涨大水的时候,一般由外祖父日夜守着“鱼梁”,收捕落下的鱼,鱼收得差不多后再带回家。由于捕得的鱼很多,除了一些送给邻里,自家吃不完的就在火灶上烤成鱼干备用。


河里不涨水的时候,“鱼梁”落下的鱼不多,一个夜晚落下的鱼仅够一家人吃一、两餐,一般由伯舅或两个小舅在早上去“鱼梁”收鱼。


有一次,伯舅早早去“鱼梁”收鱼,还没靠近,远远就看到一个人赶在他前面捡起“鱼梁”里的鱼了。他悄悄走到附近的芦苇丛中观察,当看清那个人是本屯人,平时没有小偷小摸的恶习,就没有“捉贼”,而是自己消无声息地退了回来。要知道,要是平时他早就大喊一声,抓住偷鱼的人了。他想,这个人平时没有小偷小摸,这次来“鱼梁”里偷鱼必定有其原因。


后来果然得知,那个人的老母亲生了重病,很想吃鱼,而家里却没有捕鱼的工具,只好违心到外祖父家的“鱼梁”里偷鱼。


“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那个人知道这件事后,羞愧难当,登门向伯舅道歉。伯舅不但不责怪他,反而把家里的几条鱼干送给了他。村里人得知这个消息,对伯舅更加敬重了。


伯舅走了,可他的爱依然温暖着我,我将永远怀念着他。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