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掠魂的槐花海

作者:高原晨钟 阅读:419 次更新:2023-06-23 举报

                         掠魂的槐花海【散文】

                                 文/王世杰


        又是一个刺槐花铺天盖地的季节。每年在春夏交替的时月,鄜州的刺槐花就像履约一样准时开放。按说,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地方,刺槐早就开花乃至飘落了。可是鄜州地处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区,由于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较为丰沛,便形成了陕北高原特殊的小气候区域。在四月底前后,往往晚上还会出现低于零下的气温,刺槐与其它花木一样,相应地能稍微晚一些绽开笑脸。

        然而,鄜州满山的刺槐花一旦开放,那将是一个无比盛大的气势和场景,让人们心动和惊叹。在这个时候,人们如果来了兴致,走进拥有近四千二百平方公里的鄜州大地上,穿行于山峦、川道、塬面、沟壑、峡谷以及山涧、河岸和溪畔,到处都是像降了瑞雪一样的刺槐花,到处都是外地前来赶场的放蜂客。所到之处,尽是扑面而来的花儿,四处流动的空气里无不荡漾着时淡时浓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和沉醉不已。

        长久以来,我素爱赏花,只要有花开的地方,也许就会有我的身影。何况鄜州大地上有那么规模浩大的刺槐花海,说什么我也不会错过这绝好的机会。任意某个时刻只要愿意举步户外,无论身处哪里,都会被槐花包围,都会使人觉得陷进了无边无际花海的纵深之处。究竟我们这里有多少刺槐树,不仅我也恐怕谁也难以说清楚,人们所知道的无非就是一个字,那就是“多”。

        在这块黄土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刺槐树?说来话长。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人们的习惯和政策管理上的缺陷,造成了严重的滥砍乱伐现象,大川面上和距离村庄比较近的高峁矮坡,树木基本被剃光,有些地块开垦种了庄稼,有些地方荒芜,长了野草或成了纷杂的小灌木丛。后来国家政策理顺了,为了改善环境,保持水土,实行了禁伐、禁牧、退耕还林的政策。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兴植树造林之风,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因为刺槐树耐干旱、抗病能力强、速生、易繁殖等原因,所以只要能植树的地方,均成了刺槐的天下。加之鄜州地域宽广和人民群众观念更新以及生态意识逐渐增强,那就当然地使刺槐林迅速形成了令人惊叹的气候。在平日里,人们还不觉得什么,当槐花开了以后,那种宏大的场面,没有人不惊叹,没有人不心神怡悦,没有人不被深深地震撼。

        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你就是呆在远离刺槐林的某个地方,由于周围刺槐花特别多,坐在庭院,坐在室内,也会有一丝丝一缕缕一股股槐花的清香徐徐袭来。尤其是每天日暮黄昏以后,人们坐在门口闲聊,缓步于大街小巷,好像呼吸的不是空气而是沁人的香精。这种享受,这种感觉,这种情趣,在别的地方我还是很少遇到过。那天,我与几位外地来访的朋友去山坡上寻找山丹花,跑了一圈,山丹丹没有见着,却欣赏了半天的刺槐花。我们在刺槐的丛林里,穿来走去,看不完的胜景,拍不完的画面,那种激越的心情,让人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才可形容,整个人的身心,似乎被这无穷无尽莹润的花串串所包裹所熏染所融化。

        白色里带着淡淡绿晕的刺槐花,没有浓重的混合颜色,没有放纵的艳丽风彩,却正是靠着那普通、朴素、纯净的装束,赢得了无数人的怜惜与青睐。那种简单和那种朴实的白色,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容纳了多种颜色的特殊美,是一种内含极为丰富的极致美。许多人把那揉满温馨的刺槐花形象,存进了手机,聚焦进了相机,收录进了摄像机,那图片、那视频中的刺槐花,凭着一幅清丽、娇柔的倩影,打动了人们的心,净化着人们的灵魂。

        刺槐花给了人们盛情,人们也给了刺槐花以极大的关注。是啊,在这样诱人的季节,在这样情趣盎然的意境里,有什么理由不投入那大自然的怀抱,有什么理由不闯入那葱茏的绿色世界,有什么理由不扑进那汹涌澎湃的刺槐花的海洋里? 

                                             于2017年5月初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西安市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洛滨文学》总编;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文学》《诗刊》《农民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国农机安全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延安日报》《人民网》《中国作家网》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因被转载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

上一篇: 陆洲诗选B

下一篇: 走进心灵的荷花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