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杨丽霞:科技为民助振兴

作者:黄泽宁 阅读:386 次更新:2023-06-22 举报

       杨丽霞,高级畜牧师,田林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她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基层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达30年。她主持全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不辞劳苦,尽心尽力,依靠自己的技术带领农民增产增收。

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信息管理员和具体组织实施负责人,杨丽霞重视技术培训,她选取专业技术骨干组成指导员队伍,采取包村联户的方式进行技术指导,使渔牧业技术服务渠道畅通,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效能。近几年来,她累计组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9个,创建科技示范户732户,建立农业科技网络书屋101个,推广主导品种6项,辐射带动规模户4123户;培训农民4573人次,培训技术指导员1214人次。田林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获得“2017年全国畜牧(草原)技术推广示范站”的荣誉称号,杨丽霞功不可没。

田林县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简陋,杨丽霞深知需要通过生态养殖的方式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她因地制宜,采取“微生物+”模式来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方面通过饲料微生物化,改畜禽肠道的微生物环境,增加畜禽抗病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另一方面实施粪污无害化,推广应用中、低架网床发酵生态养殖技术,实现粪污零排放。这让她提前一年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三五”生态养殖任务,百色市生态养殖现场会也在田林县顺利召开。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杨丽霞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引导群众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目前全县林下养鸡规模户783户,年出栏肉鸡635万羽,林下养鸡产业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杨丽霞也通过在示范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牧结合,大力推广生态养殖、雨污分流技术,构建“生态无污染养殖模式”,实现了养殖生产的良性循环。

田林县地域宽广,但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面对这些情况,杨丽霞充分发挥担任贫困村科技特派员优势,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在贫困村创建示范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产业脱贫致富。为了能够及时和群众交流,杨丽霞采取实地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方法,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向山区群众输入新知识、新技术。

针对田林县养殖规模小、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的现状,杨丽霞根据本县饲草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特点,充分发挥自身学习和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次深入规模养殖示范现场技术指导,重点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林下养鸡、牛人工授精、肉用山羊杂交改良、优良牧草种植与加工利用等技术,主动给养殖户留联系方式,帮助解决他们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为规模养殖户提供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杨丽霞的努力下,田林县年出栏1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小区)224个,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肉羊养殖场(小区)116个;年出栏肉猪100头以上的规模户142户;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规模鸡场789个,林下养鸡示范小区56个。


作者简介:黄泽宁,1970年出生,壮族,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就职于田林县教育局,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网》《中国文明网》《广西文明网》《广西日报》《右江日报》《百色新闻网》及《三月三》杂志等。


上一篇: 记忆中家乡的那些“栅”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