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治素养 做好本职工作
强化政治素养 做好本职工作
商洛市发改委三级调研员 李政权
近期按照市纪委《关于组织开展延安大学原副校长、附属医院原院长马柏林严重违纪违法警示教育的通知》,根据委党组统一安排,针对马柏林等严重违纪违法案开展专项警示教育。通过教育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我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政治素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共六届六次全会上的政治报告中说到:“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素养的养成,队干部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从通报的马柏林违纪情况来看,正是马柏林长期放弃自己的政治素养养成,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我堕落,忘记初心,才一步步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净化政治生态环境。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近年来,省上某些领域的干部,有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有的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有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有的政治攀附、搞圈子、托人情、找关系、打招呼等等,这种不良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严重破坏了全省政治生态,严重阻碍了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视角对我省的政治生态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剖析。笔者认为,净化政治生态,一要继续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二要不断刷新吏治;三要强化干部思想教育。干部胡作为、乱作为,甚至贪腐行为严重,固然有多种因素,但出现“带病”提拔,必然提前埋下祸根。因此,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准人、用好人,在净化政治生态中至关重要,而群众对用人不公也最为关注。用人不公,是政治生态恶化的根源,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根本抓起。
(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一个地方健康发展的关键。
如果任其一个地方跑官要官盛行、买官卖官盛行、拉票贿选盛行,当地干部肯定不会把工作心思放在工作上,久而久之,只能使人们把它当成一种潜规则,导致此风愈演愈烈;同样,如果衡量干部只注重GDP,只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率论英雄,就会导致一些地方只要金山银山不顾青山绿水,只讲发展速度,不讲发展质量。现在有的干部喜欢急于出新招,建新功,懒于理旧账、碰难题,这种只重显绩不重潜绩、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的做法,给地方发展带来很大危害,群众也很反感。因此,在选人用人导向上,要让干部形成“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形成“做官务必做事、做事决不作秀”的务实精神;形成“既注重组织考核,更注重群众感受”的公仆情怀。
二、不断净化政治生态环境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识人用人,历来是一个难题,因为人不同于一个产品。产品的性能、质量往往有标识,有量化标尺。人的德性、潜能以及后天发展变化是没有标识的,难以量化。
(一)坚持综合手段识人,防止单打片面用人。在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把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的“四唯”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我们必须反思“四唯”问题带来的危害。由于一些地方出现了唯票是举的问题,滋生了拉票贿选或当老好人不负责推荐等不良风气。由于不重视解决“唯分”问题,导致一些地方片面将竞争性选拔等于考试选拔,唯分取人,一考定言,甚至催生“考试专业户”,我认为,“德”是考不出来的,“能”也是考不出来的。如果一个干部成天准备考试,哪还有精力和心思干工作?鉴于此,中组部针对性地出台了《关于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不是所有的岗位都搞竞争性选拔,竞争性选拨不能只看分数还要看实践能力;另外由于一些地方片面地理解干部年轻化,把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甚至有些地方从年龄划杠,让不少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干部集中性一次性退居二线,造成干部资源浪费。中央明确提出:破格不是出格,不拘一格不是不守规矩,必须科学合理考核评价干部,规范择优选拔任用干部,即坚持综合手段选人用人。
(二)坚持科学手段选人,细化量化操作措施。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手段选人用人,这是一个很难的命题,但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细化量化操作措施,就能不断地接近科学。
一是认真做好用人用准问题。目前,要在改进干部考核机制上下工夫,其主要内容是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按岗位职责制定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有可比性的指标取代朦胧的印象标准;要坚持平时考察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要对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变“一锤定音”为日积月累式随机考察;同时,要注重显绩和潜绩相结合,学识和潜能相结合,要规范任用程序,确保用人过程透明公开,其主要内容为既要扩大民主推荐范围,尽可能做到群众普遍满意,又要把了解干部放在首位,不了解干部的泛泛参与推荐无疑是走过程;不能把推荐票等同于选举票,简单地以票取人,要注重从众语口碑中了解干部,要科学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人员的范围。综合运用组织推荐、会议推荐、个别谈话、延伸考察以及沟通协商等多种形式,真正了解民意、正确集中民意,同时也要注重决策上的规范性。干部工作从酝酿动议到民主推荐、从组织考察到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都要严肃认真,要建立常委会研究干部预告制、票决制,尽量让每一位决策者既能有充分准备发表意见,又能不受干预性、引导性发表意见。二是正确处理用人用活的问题。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把握:一方面是人岗相适的问题,即使通过民主推荐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使用考察、一贯表现选取了一个高素质的人选,但这个人放在什么岗位更适合务必慎重,是“将才”还是帅才,是主角还是配角,是当部门领导还是当区域性领导,要综合分析;另一方面,尽量避免越位提拔,除极其特殊岗位以外,要注重动一人活一片,不能论资排辈,也不能不顾实际将处在后位上的人提拔,这样势必难以服众,不管处于什么目的,都会给人以凭关系上去的嫌疑。总之,要做到知人有道、识人有法、用人有据、公正公信。
三、用足用活政策机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近年来,省、市相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干部队伍建设法规,这些政策在现实中对于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带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总的感觉还是没有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平庸和不作为者要有一定的惩戒措施。平庸很大程度上是指无能力或能力弱,不作为是指光当老好人、不担当不干事,当太平官,解决这两种人的办法是要经常性的对其进行约谈,同时要规定约谈几次后要予以惩戒,但目前往往是说出来了但实际上没有做到,久而久之使这类人感到没有危机感。当然对于对平庸和不作为者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做好后续工作,可安排到下一级岗位让其在警醒中进行拼搏再努力较为合适。工作干好了,可恢复级别,对因工作能力即平庸下的人,要送到培训院校再充电,让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样,随着慢慢成熟也可安排与其相匹配的合适岗位,不至于造成干部资源浪费。
上一篇: 评章社友的人品与作品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