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沈春涛:往事随风入梦来

编辑:admin 阅读:445 次更新:2023-05-28 举报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初中毕业,父亲跟我谈:家里人口多,负担重,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伯父愿意带你学一门手艺,学做支灶匠,这事你自己可以考虑考虑。

  支灶匠的支,在里下河地区的方言中是砌的意思。那时在农村,孩子不读书,只要有个一技之长,到人家里做活,就有酒有菜伺候着,师傅长师傅短地叫着,在老一辈的心中,手艺人是读书之外谋生不二的选择。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抉择,我感到十分茫然,望着在学校毕业典礼大会上刚刚发放的“三好学生”奖状,黯然神伤,默默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

  50年前的一段学徒生涯常常使我在睡梦中泪流满面……

  伯父沈井生,早年和父亲一样读过几年私塾,算半个文化人。学过缝纫、支土灶、箍茅坑,样样手艺出众。伯父为人随和,风趣幽默,常年走四方,吃百家饭,有不错的名声。

  伯父平日里和我相处十分融洽,不需要举行什么拜师仪式,说干就学起来。我用读书时,在学校刻字时用过的废旧钢板,改制成一把泥瓦匠用的瓦刀。大伯拿在手里掂了掂说:“还行,就是分量轻了点,但学徒阶段可以用。”

  一大早我们师徒两人就来到主人家,伯父手艺娴熟,做事有板有眼。在大伯的指导下,我首先帮助主家清理灶基,然后迅速用部分熟石灰和泥供伯父备用。主家用了三口锅,伯父在地上用生石灰画好施工图。

  那时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最里边的锅用来煮猪饲料,中锅用来烧饭,外侧的锅在我们当地方言中叫口锅,是用来烧菜的。

  三口锅中间靠近烟囱处,安两只汤罐,烧锅时自带汤罐里的热水。灶壁直通房顶,烟囱伸出房外排烟。灶台上先用黄麻护牢,然后用熟石灰拌入稻草脚子搅拌抹平,土灶的外形制作工程可以说就基本完工。

  劳作最累的工程是用泥灰涂抹土灶的内膛,它是灶的内胆,也是土灶的保护层,同时决定柴火利用率的高低。伯父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人心要忠,灶膛要实”。

  完工后,伯父会用自带的三花粉和毛笔在主人家灶台下方,绘上鲤鱼、莲藕、荷花等图画,主人看了十分开心。伯父说,不急,还有大事要办!主人问什么事?你们家的灶王爷的牌位在哪里,还要请他老人家登位。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伯父口中念念有词煞有介事,我在一旁忍俊不禁。伯父接着又俏皮地说道:“新锅新灶,鱼肉跳跳。”主人连连点头,那自然是,自然是!

  夜幕降临,“暖灶”饭开始了。师傅自然要登上主桌同当地领导共进晚餐。在那个时代,一桌菜也就是汤汤水水的六大碗,油水有限。

  我是学徒工,只能和主人家的孩子们一起吃了点残羹剩菜。主人格外开恩,从鸡窝里摸上来两只鸡蛋,将鸡蛋、盐、油调拌在一只大碗里,放在饭锅里蒸熟,让我们吃了一碗炖鸡蛋。

  其实,历经数千年的土灶,到了伯父这一代匠人手里,已经改造成一种新式节能灶。

  节能灶的结构分上下两部分,上层是锅膛,下层是炉膛。锅膛烧火,炉膛储灰,有足够的氧气供柴火完全燃烧,达到节能效果。灶的外观棱角分明,内部由四个犄角旮旯组成。巧妙地利用“九五”砖、“八五”砖、“四六”砖、瓦片等组成卯榫结构,勾连在一起。

  伯父的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受当地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地方政府的推广。

  两个月后的一天上午,公社邮递员给我送来一份高中入学的通知书。我看了一眼,悄悄地塞进衣袋,这一切没有逃过伯父的法眼。

  晚上收工时,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扑面而来。伯父望着满脸稚气的我说:“老二,你还小,支灶这门手艺你已学会了,去读书吧!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未来应该有更好的路可以走。”说完之后,从腰间牛皮夹里掏出6元皱巴巴的人民币说,“拿去到学校报名吧。”

  望着伯父一双布满老茧像鸡爪子的手,皮肤粗糙像苦楝树皮,我鼻子一阵发酸,眼前一片漆黑:“大大,记下了。”我深深地向伯父鞠了一躬。

  短暂的两个月的学徒生涯,使我读懂了土灶这本书。是它教给我亲情似海,教给我血浓于水,教给我人生不仅有苟且,更要有诗和远方。

  土灶带给我的回忆,如同入喉的一口陈酿,回味里五味杂陈。想当年,伯父用温暖的臂膀拥抱着我,使我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我哭了,我噙着泪水,向着另一个世界深情地呼唤着:伯父,我爱您!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