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母亲的手

作者:左俊平 阅读:468 次更新:2023-05-03 举报

母 亲 的 手

                  

                        

 

 

我的母亲出生于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母亲在她的兄弟姐妹六个中居长。外公家极端的贫困造就了母亲过早的为一家人的生计而操劳。七岁学纺线,十岁学织布,姥姥说母亲天生聪明,学什么会什么,纺出的线是又细又匀,织出的布,既精致又美观大方,母亲做出的鞋,不仅外观美丽而且穿着舒服。另外,母亲还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厨,因此,母亲因一双巧手而闻名于乡里。

母亲不仅仅手巧,更是心地善良。那时村里的姑娘出嫁,为了装面子,常借母亲的布做嫁妆,母亲不仅从不含糊,而且总是挑最好的给。可在我们当地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就是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做结婚用品后,自己就不发财了。母亲说那是没影儿的事,根本就不管那些。母亲给别人掌勺做各种宴席,不仅是厨艺一流,而且算计特准,从不浪费主家半点东西。因此乡邻们在夸赞母亲手艺的同时,更敬佩的却是母亲的人品。

母亲一生勤劳,由于祖父母去世的早,父亲又在外工作。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全凭母亲的一双手拉扯大。在那个极为困难的年代,母亲白天下地挣工分,夜晚油灯下便为我们做鞋缝衣,常常是我们一觉醒来,母亲的纺车还在嘤嘤的唱。那时我们兄弟姊妹们还小,尽管母亲日夜操劳,到年底生产队一结算,我家仍是缺粮户。母亲就凭着她的精打细算,用有限的口粮让一家人度过了那个年代不说,还给了非常困难的亲戚不少的帮助。但记忆中母亲常常地不吃晚饭,当我们问母亲为什么不吃时,母亲总说不饿,吃了会不舒服的,我们便信以为真,后来听见父亲说母亲长此下去会把身体弄坏的,我们才明白母亲是为了让幼小的我们多吃一口而自己一直在忍饥挨饿。

 我们在岁月中渐渐的长大,母亲的一头青丝也被沧桑染成了白发。当我们兄弟姐妹们相继离开母亲的身旁后,更加懂得了母爱的伟大。我们的确为我们有如此伟大的母亲自豪而又骄傲。然而,我们也为母亲的“固执”哭泣过。

几年前,我带着妻儿回家过春节。几年没回家的我们一进家门便被亲情包围,父母兄弟姐妹异常的兴奋和激动,母亲更是摸摸这个,瞅瞅那个,那份亲切,那份爱意简直是无法形容,可就在母亲为我们做饭时,我发现了母亲在切菜时的动作特别不对劲,仔细一瞅,母亲的左手似乎无法用力,她不能用手掌把菜捏住,而是用整个手背将菜压住。我大吃一惊,急问其故,母亲一边说没什么一边将我朝厨房外轰。我急忙去问父亲,父亲看着我着急的样子只好说了。原来一年前,母亲在干家务时不慎摔断了左手的手腕关节骨,当时医生为她接好骨头打上石膏夹板后,反复告诉母亲要卧床休息,不能过早的活动而影响骨组织生长。可因为我们兄弟姐妹们均不在父母身边,父亲又一生不会炊事。母亲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为了不给我们增加负担,固执的不准父亲通知我们任何一个,硬是咬着牙,照样在家里用一只手洗衣做饭,由于母亲本是七十多岁的人,伤处本来就不好愈合再加上没有良好的休息,过早的活动造成了母亲的手腕骨严重错位而无法恢复,就留下了终身的伤残。

听完父亲的话,我早已泪流满面,走过去,轻轻的捧起母亲的手,小心的放在胸前,心中万般的滋味难以言表。母亲的手的确是一双普通的手,然而,却是一双不平凡的手,因为母亲的手里写满了母爱的伟大,也写清了奉献的崇高。母亲不仅用这双手拉扯大了她的儿女们,而且还用这双手绣出了儿女们的锦绣前程,织就了儿女们梦的霓裳......

 

 发表在《保定日报》

 


上一篇: 酿酒工诗情

下一篇: “红军渡”前思传承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