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许评:西藏随笔

编辑:admin 阅读:933 次更新:2023-04-06 举报

  去世界屋脊——西藏旅行,是我几十年的夙愿。原本在2008年,我都已经与旅行社签好合同了,由于奥运会特殊维稳要求,被组织上责令改期,这一改就错过了15年。现如今,我已退休,相对来说自由了,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也明显下滑。若不赶紧走一趟,真有点担心今生留下遗憾。

  天路兔年阳春三月,我踏上开往拉萨的列车,开启了姗姗来迟的西藏之旅。我之所以选择坐火车去西藏,是因为可以观赏沿途的风景。青藏铁路是一条被誉为“天路”的高原铁路,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我晚上8点在西宁火车站上车,一觉醒来,火车已经驶出了格尔木。列车前进的左边出现了连绵几十公里的雪山查地图得知是昆仑山脉。随后列车奔驰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和羌塘无人区。雪域高原就有雪域高原的样子。此时车窗两边大雪纷飞,草原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我们乘坐的空调旅游列车,而且增了氧,乘客还是感到舒适的。随着唐古拉山口的临近,列车所处的海拔由4500米徒增至5200米。我的高反症状表现出来了,不爱吃东西,腿部无力,因此我大多数时候选择躺着。列车继续南下。经过西藏北大门——那曲,海拔下降到了4500米,窗外依旧飘着雪花,地面是白茫茫一片,天地相连,什么景色也看不到,车过措那湖时,留给人们的景象是白茫茫的天地间留存一条长长的黑影而已。措那湖是离天路最近的一个淡水湖,也是西藏人心中的圣湖之一,神话传说是西王母沐浴的地方。

  下午8点列车到达拉萨车站,因时差关系,这里刚刚挂黑。我们迅速被当地旅行社接进了宾馆休息。回程时,车过青海湖时正值白天,有幸车览了青海湖。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冰封的湖面白茫茫一片,靠岸的一线湖水已经解冻,则呈现出一线墨蓝色,与蔚蓝的天空、远方的山,近处的黄草地构成了一幅广袤的山水画。巴松措我们入藏游览首站是林芝地区的巴松措。拉萨的海拔是3650米,林芝地区的海拔2900米,林芝被誉为“雪域江南”一点不为过。只是去林芝必经米拉山口。米拉山是拉萨与林芝的界山。米拉山口的海拔达4600米,过山口时团队里不少出现了高反症状,有的甚至在筹划找医院。

  旅游巴士驶向巴松错的路上,我们见到了未曾见过甚至未曾想到的“太阳雪”。阳光灿烂的大晴天居然下着大雪,雪花飘飘洒洒。我们湘潭人都未曾见过此景象。巴松错是个高原湖泊。巴松措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巴松措在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不同于西藏其他的神湖,巴松措完全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包围,近处青山如黛,远处则是终年不化的雪山。巴松措湖水呈现出翠玉般的绿色,清澈得可以看见两三米下成群游动的鱼儿。湖中央有座湖心岛,有两架浮桥与岸边相连。巴松措风景如画,是游人打卡拍照拍抖音的绝佳处。从百度上得知,巴松措是冰川磨饰形成的堰塞湖。桃花沟原以为是媒体商家宣传去林芝地区看桃花,亲临其境感觉林芝的桃花实在多。拉林公路沿线,南迦巴瓦峰下,雅鲁藏布江畔,无处不见桃花。三月春光里,林芝犹如桃花仙境。蓝天、白云、雪山、桃花,交相辉映,入眼皆是温柔浪漫的粉色画卷。真可谓“桃花一沟连一沟,林芝无处不飞花”。

  我们游览的桃花沟,是林芝一年一度桃花节举办地。今年的桃花节将于几天后举行,景区工作人员正在搭开幕式舞台。看来这次我们来的时机还不算差。景区的桃树确实很多,树下空隙地还种上了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与金黄色的油菜花相映成趣,别有韵味。引来了无数摄影者和爱俏的美女们拍照拍视频拍抖音。我们这个团队就因为资深美女们拍抖音,害得我们守时的人苦等了40多分钟。一路上我发现林芝的桃树通常都相当大的树龄了,花瓣也没有我们湘潭本地见到桃花娇艳多彩。其实林芝地区的柳树在数量上不亚于桃树,公路两边,田间地头,堂前屋后尽是柳树,而且是老桩,多有些年岁了。也许就因为缺少桃花的艳丽,难入文人和媒体人的法眼。雅鲁藏布大峡谷去雅鲁藏布大峡谷途径江河汇流景点,旅游车停留了10分钟,以便我们拍照留影。江河汇流指的是雅鲁藏布江尼洋河交汇处,景色确实不错。不过没有见到导游说的泾渭分明的景象,可能这一季节水量太少,景象不明显罢了。午后,旅游车驶入米林县境内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路向东的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拐了个大弯转向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北起海拔2880米的米林县大渡卡村,南到海拔仅115米的墨脱县巴昔卡村。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5千米,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景区入口处有一座雪山。导游告诉我雪山名叫多雄拉雪山,山后就是墨脱县,距印度只有不到100公里。由于是边境地区,这里的反奸除谍宣传工作做到好,到处是宣传标语和举报电话牌。景区内有一个重要的观景点,那就是观赏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坐落于米林县、墨脱县和林芝县三县交界处。海拔7782米,世界最高峰排名28位,中国最高峰排名12位。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它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南迦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为“直刺天空的长矛”的意思,《格萨尔王传》中就把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我带着几分神奇几分向往,来到了南迦巴瓦观山台,奈何山峰总是不露真容。始终见不到“矛尖”,我们无奈离去。回拉萨的路上,车停邦杰塘服务区。海拔45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服务区。团队成员普遍反映坐着都出气不赢,抱怨司机不该选此地停车休息20分钟。从低海拔地区重归高海拔地区,确实令人忐忑不安,晚餐过程中虽有歌舞互动,我硬是坐着餐桌边没有动,保养保养再保养,祈求自己的身体千万别出状况。羊湖我未曾想到欲看羊湖先爬山。记不清拐了多少道弯,爬山了一座我不知名的高山。登顶一看,羊湖美景尽在眼前。湖水如同一块弯弯的宝玉,镶嵌在群山之中,晶莹又温润。虽然海拔高达5000米,我却丝毫不见高原反应,兴致盎然地掏出50元当了一回高原歌手,对口秀了一曲《妈妈的羊皮袄》。

  布达拉宫参观布达拉宫是本次西藏之行的重头戏。布达拉宫整座宫殿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称之为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又分红宫白宫两部分。红宫居中央,主要用于安放历代达赖喇嘛灵塔等宗教事务,白宫居两侧,主要用于僧人念经、学习和起居以及其他政治事务工作。进入布达拉宫管理范围手续很繁琐,繁琐到抓狂。费尽周章进入宫殿后也只是走马观花,一时弄不清头绪。我们少数几位男士提早半小时就参观完了布达拉宫里白宫、红宫所有能参观的宫殿,从后山下来在指定地点等候着团队。在等候的过程中,见到一群僧侣模样的人,他们一手持转经筒,一手握着佛珠,或倚在墙边或行走在路上,为自己来世修习。一大爷坐在我对面,手拿着转经筒似念经似休息。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和深邃的眼神更体现出西藏人的特质。西藏随想有人问我,“西藏好玩吗?”我还真的不好回答这个问题。说好玩?不少人说不打算再来了,尤其是高反严重的人,恨不得立马结束旅程回到自己的家乡。说不好玩吧?这里有别处见不到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和寺庙。一生爱探秘的我还是爱上了美丽又神秘的西藏。导游说:身体下地狱,眼睛看天堂,心灵回故乡。此话一点不假。西藏神秘在于它地处雪域高原,难被世人所了解。随着交通的发达,人员物质的交流,信息文化的交流,这种神秘感逐渐退去。歌曲《香巴拉峡谷》的歌词写得好:“跟着祖先的脚步,寻找那一片净土。走遍草原和山谷。寻找我心爱的拉姆。远离战争和疾苦,找寻和平和幸福。抛弃荣耀和疆土,寻找今生今世的归宿。一条路,一条通往神界的天路。一首歌,一首轮回千年的传说。香巴拉峡谷,我们今生的乐土。”本以为香巴拉峡谷是西藏的缩影,西藏处处都是香巴拉。然而在大昭寺广场所看到的一幕,让我增添了一丝忧虑。我们是经过严格的安检后方得进入广场的,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我是没有进入过安检如此严格的广场。进入广场后更令人诧异的一个景象是四台特警车一字排开停在入口处,广场四处设置了哨所,放眼望去,站岗的军人和特警不少于20人,个个都是荷枪实弹。见这阵势,我们外地人不免有些发毛。我们问导游,导游笑而不语。找百度一查,这里曾发生过藏独分子暴乱,我自然明白了些许。用军人和特警守护足见大昭寺以及八廓街安全地位有多高。同时也足见,今日的西藏也并非歌曲所描述的“净土”和“乐土”。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北最宽约1000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容许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套用普京的一句话说,那就是中国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藏独势力是“螳螂挡车,自不量力”,他们的分裂行为无疑是“以卵击石”,顶多作为反华敌对势力破坏中国稳定发展的一颗棋子。美印日等反华敌对势力深知中国人已经不是那么好骗的了,赤裸裸的谎言已经起不到作用,便依托某一个真实的事件,夸大宣传,真真假假,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台独、港独、藏独和疆独怀着个人目的上跳下窜,制造事端。在当下纷争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擦亮双眼,明辨是非。西藏美,一路风景如画。西藏美,更美在西藏人的心灵。西藏缺氧,但西藏人民不缺信仰。他们首先的信仰是毛主席,是毛主席领导的*和解放军推翻了农奴制,让世世代代生活在最底层的奴隶翻身得解放,真正做人。第二个信仰就是他们奉行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教义的核心是普度众生、拯救苦海中的劳苦大众,以慈悲、施舍、忍让等伦理道德的品行作为精神上的最高追求目标。在藏传佛教中,作为信佛的僧众,首先必须具备舍身救人,一切为了他人和忘我的思想以及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信教的西藏人讲究前世今生来世,讲究修来世,不求索取但求来世过好日子,愿意把自己大部分财富交给寺庙。不像我们现代人“活在当下”。人生目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不同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习惯。

  在去布达拉宫的路上我们先去了扎基寺。据说是西藏的财神庙。是拉萨香火最旺的小小寺庙。寺里供奉的“财神”叫“扎基拉姆”,由名字可知是个女的哟。她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喝酒。因此前来朝拜的除了哈达与藏香外,白酒或青稞酒就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见到那些朝拜的人把酒递给僧人,僧人在信徒朝拜时开瓶把酒全部倒入酒缸里。小小的一个扎基寺引发了我多多的思考。那就是文化差异问题。同为佛教,内地讲究许愿和还愿,西藏许愿无需还愿。内地功德箱的钱只进不出,这里没有功德箱,功德钱随处放,游客还可以自主换零钱。僧侣娶妻不娶妻也是差异之一。仅仅一个佛教在中国就表现如此的多差异(或者说变异),可以理解和想象大千世界的人和事的差异有多大?此次西藏行,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观景,而是对包容的认识——我应该对身外的人与事更多一份包容。文化差异普遍存在,我们每个人对不同文化都应该多一份包容心。不同的文化信仰必须彼此尊重和包容,绝不可唯我独尊。说到“包容”,我觉得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多一些包容心。每个人都可以会犯错,或无心或有意,我们都尽可能的予以原谅、宽恕和理解。比如我在布达拉宫就出现了犯错、差点犯错的两起桥段。一起是我过安检时警报声响起。安检员检查了很久才从我小包包的一个小隔层里找到一个打火机。另一起是在白宫里正欲掏出手机拍照被同事制止了。错误,谁都难以避免。包容,谁都应该具备。万教归一,积德行善。余生我想在包容中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我包容他人,当然也渴望他人包容我。

上一篇: 张翊:梦醒时分

下一篇: 金昌国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