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记忆中儿时的农村》

作者:张友武 阅读:598 次更新:2022-11-21 举报

                   《记忆中儿时的农村》

  针对这个话题;我很有写作欲望,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得农村娃!虽然我小的时候各方面都充满了艰苦,记忆中那时候虽艰苦,但我的童年时期也充满了欢乐,不比现在的孩子差到哪儿去。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的农村生活,只能用清苦来形容,一日三餐地瓜干、棒子面、齁咸的咸菜,这就是当时庄户人家日常生活。不像现在;想吃啥有啥,鸡鸭鱼肉在那时想都不敢想,只有在过年时才能象征性的打打牙祭。也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也不想吃那也不想吃,好像天底下就没有他好吃的东西。

  在我记忆中那时的孩子都很馋,缺油少盐的日子里,逮着啥只要是能吃的就往嘴里填。甚至于连洗都不洗,也不见得什么闹肚子啥的,卫生不卫生不重要,关键是填饱肚子就成。

  有件新衣服穿,是我们童年时最大的快乐,也是每一个孩子最向往的事情。那时的大人孩子,一年到头一身衣服穿到底,几乎是补丁罗补丁,冬天的拆了棉花洗巴洗巴春秋再接着穿,过年也没钱添件新衣服,也是穿了平常带补丁的衣褂,只是洗的干净了一点。

  省出来的得几个钱,年底给我们孩子们置办点新衣服。那时候你再看看,  我们穿了新衣服那高兴劲,比现在孩子考上清华北大都舒坦。穿上父母给买的新衣裳连蹦加跳,整个村的转,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新衣服了,有一点灰尘也不舍得拍打,只能用两根手指轻轻的弹掉,那种视衣如命的劲头,现在想想我都有点伤感。

  记忆中,那时的农村条件都一个样,各家各户也没有太穷,也没有太富的,那个年代公平竞争嘛,你能耐再大也得安安稳稳的趴在生产队里干农活,所以各家日子基本没有多大出入,都穷!除非你家里有人在外当国家干部。就是当干部也是穷的叮当响,唯一的一点就是平时嘴里省出来一点,带回来,老婆孩子打打牙祭,看起来比别家吃的好点,其实平时基本跟别人一个样。

  我们那时住的,基本是屋顶用麦秸盖顶的草顶屋子,每户三四间,间口也很窄,不像现在的大瓦房一样敞亮。纸糊的木棂窗子透光性很差,所以那时的屋子里老是暗暗的。地方小人多的人家,孩子们基本都会被安排在一个炕上睡觉,早上醒来不是你的腿在他的肚子上,就是他的头枕在你的腿上。

  住宿条件差的现在都不敢想,尤其是怕下雨,漏的满屋子是水,大人孩子到处用锅碗瓢盆接漏下来的雨水,想想也是当时的一种快乐,只是苦涩得快乐!

  现在好了,飞机满天飞,火车满地跑,就是从大北方到大南方也用不了一天的功夫,在我们那个年代,这种事会被认为是天上神仙干的事情。

  外出办点事情,只有用两条腿走路,上个城下个店的基本要一天的时间,还得起早贪黑的赶路,否则回家基本是大半夜的事情。

  在那时走在路上,尤其眼热那些能骑上自行车的人,看他们飞快的样子,简直是帅极了!记得当时我也暗暗许下决心,等我长大了、有能耐了,也去买上一辆自行车,跟他们一样跑、跟飞一样!

  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记忆中的农村,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时虽然日子苦了一点,但略微有一点甜头,就会感觉到无限的快乐。不像现在的人,什么都不缺了,但就是感觉不到快乐,还动不动觉得自己哪儿都压抑的很,更有甚者还要做出一些让人费解的事情来!

  我倒觉得;有可能的话,让这些人再回到我们生活过的那个年代,打磨打磨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烟火!

上一篇:

下一篇: 孤荷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