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真诚的写作,就失去了未来
写好作文,第一要务是真诚。
从古至今的经典名篇,凡是世世代代打动人心的,无一不是基于真诚。老子关于道德的思考,庄子关于天地的想象,杜甫家书万金的情怀,李白霓衣风马的浪漫,苏轼清风明月的闲境,韩愈祭十二郎的哀痛……写作,唯有真诚为前提,才能进一步讲究主题、结构、细节、语言。
光有真诚,不足以写出好作文;没有真诚,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
学生作文尤其如此。在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写作初心决定了发展方向。真诚的写作,以生活为写作对象,作文材料越写越丰富;以真情为写作目的,作文主题越写越新鲜;以独立思考为写作手段,作文语言越写越个性鲜明。反之,作文之路会越走越窄,直至进入死胡同,以为自己天生不是写作那块料。
天生是专业写作那块料的,的确是少数,但考试作文写个好分数,并通过写作文来提升自己的审美思辨能力,却是绝大多数人做得到的,做得好的。
无解之问的解答
有人问:有时候我真诚地写一篇作文,老师没有给打高分;随随便便胡乱写的一篇,却得到了老师的赏识,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一个无解之问,王老师也没法回答。因为,第一,我没看到你的作文,就无法推断老师打分的依据;第二,你所谓的真诚和胡乱写,我只能通过你的文字才能判断,无法根据你的自我定义来确定。
我只知道,有时候,我们自以为的真诚表现,其实是憋足了劲地做(zuō);我们以为在调动所有的抒情细胞抒发浪漫,其实是被两个空洞的抒情句子迷惑了抒情的真相。我还知道,有时候,我们以为随随便便的胡乱写,是因为放下了功利目标,我手写我心,笔底所言皆心中所感,真实,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我以为的真相,并不是真相本身,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每个人都有局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狗食月,腐草化萤,但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真相。当我对世相产生一种想法时,我总会告诉自己:这只是我一时一地的想法,未必是真相,还要多听听各方意见,或者经过更长时间的观察思考,才能有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
所以,当你用这个现象来质疑真诚写作的意义时,不妨也先问一问自己:第一,我的真诚是一种刻意追求,还是一种自然发生?第二,老师给我打低分,是因为我的真诚,还是因为我的作文水平?第三,我在作文中真诚呈现出来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好,还是一种消极萎靡的偏见?
虽然这是一个无解之问,但还是很引人深思。
真诚是怎么失去的
每个小孩子最初的写作,一定是真诚的,因为他还没有学会说假话,没有学会用谎言掩盖真相,用虚妄粉饰太平。
但是总有人会评价他的写话,这不好,那不好,却又不给出具体的修改方向和方法。他开始困惑,犹豫,不由自主地要去揣测:怎样写才能迎合评价者,让评价者不要生气。在孩子看来,所有针对自己的批评,都是大人生气的表现。孩子很害怕大人生气,大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最稳妥的依靠。大人一生气,孩子就本能地生出危机感。
为迎合而动笔,就开始屏蔽真诚。迎合久了,就失去了真诚的习惯。
要想帮孩子保住写作的真诚,就要学会欣赏孩子的文字。欣赏是一种高超的艺术,绝不止于伸出大拇指,更需要蹲下来,保持与孩子相同的高度,跟孩子一起去感受孩子眼里那个世界,发现潜藏在孩子生命的才华,把它找出来,肯定它,点化它,守护它,激励它,帮助它从一颗种子变成苍天大树。
人性中最美的光
批改到汪婷婷同学的这篇作文,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这种质朴的语言,坦诚的态度,认真的思考,牵引我穿越了几十年的光阴,回到童年。我感受到一束美丽而温柔的人性之光,从童年的某颗星星发出,照射进我的生命里。
那束光的名字叫善良。
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心底都埋着一颗善良的种子,但在急功近利的渲染下,那些抽象的、邈远的、高尚的伟大,常常让少年觉得小小的、隐秘的善意过于微不足道,羞于启齿。他们更愿意隐藏起内心那真切的小善,而在文字中呈现出高大的虚象,好像那样的表达就是主题深刻,思想深邃,老师就会给高分。
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因为众多的考试作文中,少有真诚的善意表达,太多虚空的正确大话,阅卷老师万般无奈,矮子里面拔将军,勉强也要给一些高分。但如果遇上真诚之作,弘扬了人性之善,且符合好作文的基本标准:主题突出,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细节动人,那就不会给高分了,而是不由自主地要打个满分,并且兴奋地拿给这个老师看,拿给那个老师看,恨不得让所有的老师都来一起分享这世间难得的美好。
这就是真诚的力量。
真诚,需要勇敢,勇敢地直面自己内心的善,勇敢地将它表达出来。
写作技术可以训练,作文审美可以积累,但真诚的写作品格,需要从每个写作者的心底自然生长出来。真诚写作,未来可期。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