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似水流年

作者:孙建敏 阅读:762 次更新:2022-11-03 举报

似水流年

---闲余品晴耕雨读之田园

文/三月

说晴耕雨读的诗集要出版了,打心底里为他高兴。或许人生就是这样,踌躇在吃饭与活着的斑马线间。在吃饭之余,在为吃饭的工作之余,有一点点爱好和追求,给平淡的生活涂上几笔靓丽的色彩,这样的人生总要充实一些,更有意义一些。诗词文章是不能拿来当饭吃的,更不要说发家致富,至少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的写手来说是这样。但这些诗词文章恰恰是被他用来当饭吃了,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食粮。我在网上读过晴耕雨读的诗,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一丝绵绵的至爱亲情总会在眼睛碰触文字时不小心被晕染感。

  “北方的麦季/ 守时守信/ 父亲捎信说 /该过麦夏了/ 于是便携妻带子 /一头扎进 /父亲母亲熟透的麦田”。在《麦夏》这首诗中,诗人以最直白的方式叙说麦地的召唤,父母的召唤。守时守信是麦子的成熟,守时守信更是农民的收获。回归麦田,回归故土,更像回归父母的怀抱,熟透了的麦田象父母熟透了的心事,等着儿子那把镰刀一镰一镰去收割成堆的思念。“一颗颗麦粒 /亲历了麦子生长的过程/ 一袋袋粮食/ 见证了父母日夜的劳作/ 忽然想起/ 是不是由于大地的维系 /镰刀才因为麦子而生 /麦子才因为父母而熟”。麦粒与麦子生长的过程,粮食与父母日夜的劳作,有着相同的因果关系,有着相似的时间积累,一个亲历、一个见证将父母对庄稼的热爱刻画得栩栩如生,而最为精彩的则是最后一句,“生”与“熟”形成字面上的对比,而其涵义却各个有别,“生”指的是产生,“熟”指的是成熟,一“生”一“熟”将镰刀对麦子的热爱,麦子对父母的感恩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述出来,令人回味。 

  晴耕雨读总是在写田园,写农事,写耕作,写收获。庄稼是他茂密的诗行,灵感的发源地,田园是他心灵皈依的圣土,思想栖息的乐园。“我怜爱地抚摸着 /拍打着    拍打着 /一直拍打着它们 /安静地睡着了”(《走进麦田》)他把麦收时没日没夜的辛苦,挥汗如雨的劳累全都弃置一旁,他写麦地的温情,镰刀的多情,麦子的安静,麦收在他看来是在轻抚一个个撒娇的孩子,直到它们在臂弯里沉沉地入睡。甚至就连想起一个人时,也离不开耕作的情景,“一个女孩 /在高考完毕之后 /和我钻到热腾腾的 /玉米地里 /锄  地”(《喝一口茶想起一个人》),喝茶的时候提不起一点精神,是因为缺乏生活的激情,想起汗水泛滥时女孩儿的勤劳,才发觉对生活的回味永远都离不开故乡的土地。 

抛不开对乡土的热爱,抛不开对回忆的追思。晴耕雨读更多的诗篇用来写儿时的石碾子,祖辈摇着的蒲扇子,父亲喝过的酒瓶子,母亲买回的编篓子。读着这些亲切的字眼儿,我们不由得将心情放轻松,从繁华尘世返回到质朴童年,时光重新编排起止的音符,逝去的亲人依然鲜活地忙碌在地垄田间,“让我们就像这样活着吧 /这样活着/ 生活才有了光彩/ 人生才充满希望 /生命才有了价值/ 活着是福 /活着真好 。”(《活着》)。

前些日子,听梅艳芳的《似水流年》,音乐前奏里那种金属碰撞的清脆,一声声拨动时光的浩瀚无边,如果每投下一粒石子,可以溅开一声轻微的回声,我们又有多少光阴可以独坐岸边,轻抚过往?晴耕雨读的诗,就像一首怀旧的老歌,可以在闲暇的午后,阳光温柔地斜照时,静静地打开来听…

            2008年8月18日写于石家庄听雨轩

 

 

         

 

 

 

 

 

 

 

 

    

 

 

上一篇: 那些离我渐行渐远的生活

下一篇: 金钥匙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