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长篇小说《龙民》(六十四)

作者:姜传富 阅读:573 次更新:2022-10-21 举报

 

第六十四章   小寿大办 

 

下午六时许,农国庆乘客车回家,车到龙村停靠点,刚打开车门,农国庆的五岁外孙女辛农墨露拉着妈妈的左手奔向车门,高声叫喊:“外公,外公!”

农国庆的还不满三岁的孙子农王墨竹拉着表姐的妈妈的右手扑向车门,学着表姐叫:“外公、外公。”

辛农墨露停住叫,歪着头对农王墨竹说:“是我的外公,不准你叫,你要叫爷爷。妈妈的爸爸叫外公,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农王墨竹又跟着叫:“爷爷”。

辛农墨露又领头拍着小手摇晃着身躯唱道:“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农王墨竹也拍着小手摇头晃脑、含糊不清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

引起车上的人和停靠点附近的人一片哗然。哄笑声中农国庆一面高兴地“嗳、嗳”答应着两个孙儿,一面把行李包递给辛农墨露的妈妈,抱住农王墨竹,又背起辛农墨露,问:“想爷爷吗?”

“想,想。”农王墨竹在怀里答,辛农墨露在背上问,“外公,你想我们吗?”

“想!天天晚上做梦都是同你们一起唱儿歌、放风筝。还记得那个蝴蝶风筝吗?”农国庆风趣地说,“爷爷就是蝴蝶风筝,不管爷爷飞多高,飞多远,总有一根线栓着,你们只要把这根线一拉,爷爷就回来了。”农国庆亲一下农王墨竹。

“爷爷回来喽!”“外公回来喽!”农王墨竹和辛农墨露齐声欢呼,手舞足蹈。

“露露,乖,快下来,外公累啦。”农国庆的女儿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又对农国庆说,“爸爸,你把她放下来,让她自己走。”

辛农墨露听到妈妈的话,两脚连踢,吵闹着说:“我要下去,我要下去。”

农王墨竹也跟着摇晃着身子,小手指地,简单地说:“下、下、下。”

农国庆放下两个孙儿又问:“想吃什么?”

辛农墨露答:“娃哈哈。”

农国庆打开包,给他们一人一瓶,便左手牵着辛农墨露,右手牵着农王墨竹,谈笑着向家里走去。

没走多远就有一家过生日的,亲朋满座,都在门前彩棚里喝茶听歌,乐队歌手正在演唱:“今天是你的生日……”前面不远还有一家办喜事的,也是请的戏班乐队,热热闹闹。

农国庆问:“今天怎么这么热闹,在城里,我坐在公汽上也看到几起秧歌队、腰鼓队。”

女儿格格说:“今天是国庆节,街上扭秧歌、打腰鼓、舞龙灯、跳街舞应有尽有。在这国泰民安,和谐盛世,恰逢“十·一”黄金周,结婚的,过生的,团聚的,处处都是。我估计今晚家乡的夜晚非常热闹。”格格放下右手提着的纸箱,把左手的包换到右手,左手拎起纸箱,接着解释道,“我今天去同学店里买烟花,碰到好几个人都在买烟花。我祝贺同学生意兴隆,同学忙里偷闲,抬头笑着说,我今天仅烟花一项,营业额已近万元呢!”

一路上辛农墨露不时向路边人卖弄着说:“我外公回来了。”

农王墨竹还是跟着说:“外——公——回——来——啦。”

辛农墨露又教训着农王墨竹:“你叫爷爷,知道吗?叫爷爷。”

回到家门口,只见院子里,客厅内都是人。“家庭影院”正播放生日快乐歌,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儿媳妇解释说:“爸,听说您今天要回来,幺姑及姑父、小姨及姨父、姐姐、姐夫和辛农墨露,都来给您祝寿。辛农墨露的爷爷、奶奶也来了,他们正等着寿星登场呢!”

农国庆的妹妹走了出来,问:“辛农墨露,谁给的娃哈哈?”

“我外公买的。”

农王墨竹也举着娃哈哈,学说:“外——公——买——的。”

辛农墨露的爷爷,奶奶走了出来,辛农墨露跑上前,歪着头汇报:“爷爷、奶奶,我外公回来啦。”

“你叫外公了吗?”

辛农墨露点点头,农王墨竹也点点头。

“亲家,稀客。”农国庆迎上前同辛农墨露的爷爷握手,寒喧过后,进屋见过80多岁的父亲,探望了病中的母亲。回到客厅,打开行李包,拿出从福建带回的土特产:荔枝、芒果、香蕉、木瓜等,请客人们品尝,又送一部分给父母尝鲜。没想到病中的母亲见儿子回来,精神焕发,高兴得起床同老伴一起来到客厅,坐下陪客人尝鲜果,拉家常。

农国庆将洗净的荔枝剥皮后喂进母亲嘴里,母亲嚼一嚼,品一品,点着头说:“嗯!好味道!”又侧面望着女儿说,“这荔枝比你买来的好吃,你知道……”

“当然啦!”女儿农国秀轻轻一笑,调皮地答,“同样的东西,儿子买回来的肯定比女儿买来的好。”

农国庆的父亲农治武赶紧圆场,说:“别理你妈的……”

农国庆的儿子农平平哈哈一笑,借机会走来拿起几颗荔枝,说:“我来尝尝。”说着话,将荔枝放进嘴里,品一品,若有所思地说,“嗯!这荔枝……”   

“平平。”在厨房帮厨的儿媳妇王圆圆一边解围裙,一边递眼色,一边喊道,“快来,帮我把大圆桌面抬出来。”

农国庆的亲家母笑笑,说:“我分不出好坏,都好吃。只不过……”

“奶奶撒谎。”辛农墨露歪着小脑袋,小手指着奶奶说。

农国庆的女儿农格格正想说话,听到自己的女儿说奶奶撒谎,便侧目准备教育女儿,却听见女儿辛农墨露认真地说,“外公的荔枝好吃。”

农王墨竹跟着学说:“外公的好吃。”

“哈哈哈。”满屋子的人都被逗乐了。农国庆的姨妹夫学究是中学校长,他呵呵一笑,停住走动,也歪着头,对辛农墨露说:“你知道你外公带回来的荔枝有多贵吗?仅坐飞机的运费就是千把块。”接着俯身拿起一颗鲜露欲滴的荔枝,款款吟道:“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这是大文学家苏轼写的《荔枝叹》,描述的就是当时杨贵妃吃荔枝的情景。要知道,那时交通不便,唐朝国都在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而荔枝产在福建、广东。从闽、粤到长安几千里,为保其新鲜,就得用快马急运各地驿站,快速转运……”

“唉哟!我一句话,就引出了你们这么多的议论。”农国庆的母亲高兴地说,“你们这些孩子啊!也不让我把话说完。这吃水果,不就是吃个新鲜吗?”

农国庆又剥一根九成熟的香蕉递给母亲,说:“妈说的很对,吃水果就是要吃新鲜、成熟的水果。就说这香蕉,我今天是在香蕉园现摘的九成熟的香蕉。而我们这里市面上卖的香蕉,考虑到运输及存放因素,香蕉贩子在福建只能买六七成熟的香蕉。所以它的糖度、口感都略差一点点。”农国庆侧面扫视众人一眼,笑着说,“你们可要多吃点儿啊!不要辜负了我这个飞车又腾云驾雾的运果人啊!”

农国庆的老婆曾春华从厨房迎着笑声来到客厅,微笑着说:“什么事让你们这样开心?”又对农国庆说,“回来啦!好,回来了就洗手开饭。”

农平平看一看墙壁上的电子表,说:“已经7点,可以开饭了。”

十六个人围坐一大圆桌,农国庆的父亲、母亲坐在首席。农国庆父亲左边顺时针坐着农国庆的亲家公、亲家母、妹夫、妹子、姨妹夫、姨妹、农国庆母亲右边顺序座着农国庆、曾春华、农国庆的儿子、孙子、儿媳妇、女儿、外孙、女婿。

“我要挨外公坐。”辛农墨露叫喊着溜下座椅,跑向农国庆。

“我 挨 外 公 坐。” 农王墨竹扭着身子试图摆脱妈妈的掌握。

“让他来。”农国庆站起来。“那就疏一下。”说着抱起辛农墨露放在左边座椅上,又抱起农王墨竹放在右边座椅上。他们喝开心酒、说祝福话、吃团圆饭,好一派国泰民安,改革盛世下的欢乐、祥和、谐调、喜气、热闹景象!

吃罢饭,撤下残菜剩羹,换上生日蛋糕,水果糕点。他们点燃生日蜡烛,共同拍手合唱生日快乐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歌声从门外传了进来,农国庆寻声望去,见村长和会计唱着“祝你永远快乐”走进客厅。农国庆迅速离席迎向来宾,接过钟白美村长手里的蛋糕,热情地握手。一叠连声地说:“稀客,稀客,村长稀客,金会计你好!”农平平也接住了金会计抱着的烟花,王圆圆送上两杯热茶。

钟白美接过茶杯,对全部起立的人们说:“你们都坐下嘛!”又喝口茶,对农国庆说,“金会计给我打电话说你回来了,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便急急忙忙地赶来,幸好,没有迟到。”

“你这样说我可不敢接受。”农国庆微笑着戏谑地说,“新鲜事,农官给农民送礼祝寿,这不是折煞草民吗?”农国庆一手拉着钟白美,一手拉着金会计,“来来来,请入座喝茶,坐下说话。”

“茶是要喝的,蛋糕也是要吃的。”钟白美没有入座,稳住身形,抬头看了看32寸彩色电视机上方的“旭日东升”十字绣中堂和“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的陪对,眼睛的余光从彩电背后的“历代宗祖位”滑落在电视机里的喜庆礼花上,说道,“还是先燃放礼花……

“哎,你们看电视。”农国秀嚷到,“农王墨竹,辛农墨露点的歌。”人们举目观看,电视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儿子农平平、儿媳王圆圆率领儿子农王墨竹祝:父亲、母亲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接下来是:女儿农格格、女婿辛海诺率领女儿辛农墨露祝:岳父岳母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农国庆批评说:“谁的主意?一个散生(方言,就是逢十以外的生日),竟然这样铺张浪费!再说,父母健在,我怎么能称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辛农墨露的爷爷圆场:“每年小庆,十年大庆。儿孙满门,四世同堂,热闹、热闹,应该的,应该的。这也是儿女们的一点心意嘛!我相信二位老人家能理解。”

正在此时,“膨”的一声闷响,一颗红色的火球冲向太空,在百米高空猛然炸开,直径约百米左右,大地映得一片火红。

“看放烟花啊!”辛农墨露欢呼着跑出客厅,辛农墨露的奶奶着急地喊着:“辛农墨露,辛农墨露……”追出客厅。

农王墨竹溜下座椅,被他的妈妈一把抓住,抱起走向厅外。

曾春华搀扶着公婆,农国庆的妹妹扶着母亲,农国庆的妹夫陪着岳父,农国庆的姨妹夫牵着老婆的手,人们一拥而出。农国庆和钟白美,金会计最后来到厅外。

在房前的乡村泥路(户道)上,放着3个烟花和两个“冲天炮”,其中的一个烟花已经点燃,正有序地向天空发射出五颜六色的烟花。剩下的几个伸出引信,整装待命。农国庆的姨妹夫走上前,在农平平耳边一阵耳语,两人迅速躬身查看一遍,点燃了第二个烟花。第二个烟花接到主人的指令,导火线急速燃烧着,“吱吱”声响,闪着火花奔向发射药,发射药着火燃烧“膨”的一声将炮药射向空中,在低空炸开,恰到好处的弥补了单个烟花独放时前后两发的间隙,同时高低空烟花的配合燃放,还产生了高低错落的立体效果。天空顿时涌现出喷泉形、火轮形、扇面形、瀑布形等各种形状的烟花。变幻无穷的烟花在空中竟相绽放,色彩纷呈,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

“快看啊!”不知是谁叫道:“东面也有烟花。”“南边也有。”“西面,北面都在燃放烟花。”金会计举头顺时针看一圈天空的烟花,手指太空,眉开眼笑地说:“农师傅,你看这东南西北燃放的烟花,四面八方遥相呼应,将农村的夜空装点得热闹非凡,喜气洋洋。我想,我国古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不过如此吧!现时期可说是和谐盛世。”

“是啊!”钟白美接过金会计的话,心情愉快地说,“我国从1949年宣告新中国成立,历经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文化革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加入世贸,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家确实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繁荣,社会和谐,国势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历朝历代少有的改革盛世。”

“现在是改革盛世也是‘农民工时代’的高潮期。”农国庆望着钟白美和金会计惊异的目光,解释道,“因为农民穷,所以进城拼搏。正好,经济特区设立,城市扩容及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需要大量劳动力。市场经济的资源合理配置,产生了‘农民工时代’。

‘农民工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千百次农民运动中的一次独特的农民运动,是农民为了脱贫致富、追求幸福生活而自我觉醒、自觉投入、没有领导、没有组织却依然波澜壮阔的跨世纪‘农民工运动’。

现在社会的建设工地上、菜市场、工厂里和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几乎全是农民工。看到城市在农民工脚下成长,社会在农民工手中变样,我感到非常骄傲!有好多农民都当上了老板,城里人条件优越,不愿吃苦冒险,反过来为农民老板打工。”

“是吗?”钟白美略思片刻,微笑着对农平平说,“就说你们家吧!全家7口人,上有二层老人,下有一代小孩,中间只有你和圆圆两个劳动力。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二带五’结构的家庭。可是,你们夫妻进城做生意,你父亲也进城打工,留下你妈在家种责任田,孝敬公爹公婆,照看孙子。就这么一改,变成了‘四带三’结构。你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一个幸福美满,欢乐和谐的家庭,为我们村创‘和谐乡村、幸福家庭’做出了表率。我感谢你们。”

“不!”农国庆动情地说,“该说谢谢的是我们,是我们所有进城打工的农民。你们村干部放弃了挣钱的机会,留在家乡照顾我们的妻、儿、老、小,使我们免却了后顾之忧,安心打工。让我们这些在异乡漂泊、拼搏一年,回来有一个温馨的家、团聚的家,我代表所有农民工感谢你们。”

“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钟白美谦虚地说,“特别是……

“农师傅。”金会计适时建议,“我们进屋谈吧!”

“好,我也正有此意,我们进屋坐下,一边喝茶,一边慢慢聊。”农国庆转身,一摆左手,“请!”

“特别是,”钟白美接着说,“当我看到进城打工的村民开着小骄车回来却到不了家门口,碰到阴雨天,连村都进不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钟白美走进客厅,一边坐进沙发,一边说,“我做梦都在想,一定要把村里的路修好,让小轿车雨天也能开进家门,保证户户通。可是,村道就是七八公里加上户道十几公里,总长二十几公里,需用资金五六十万元。政府扶助一点,村里挤出一点,但缺口还很大。我想借国庆节休假之机,请你们这些回乡的农民工代表,明天同聚一堂,共商村建之策,共议筹资之法。”

“好哇!这真是不谋而合!”农国庆未等钟白美说完,精神振奋地抬身扬眉,两手轻拍,赞扬地说,“你这是在为民造福,我在福建也有此念头,我明天一定参加,一定参加。”农国庆端起茶杯,高兴地说,“来来来,为明天的筹资成功,干杯。”

哈哈哈。三个人都开心地笑了。

“什么事让你们如此开心?”曾春华搀扶着公婆走进客厅,嗔怪地笑着对农国庆说,“我看你是高兴傻了,只知道笑,怎么不请客人吃水果,蛋糕呢?”

人们陆续回到客厅,坐下喝茶,吃蛋糕,看电视,说笑话,谈新闻,讲时事,闹腾到十一点多钟才散。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