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努力形成自己的阅读个性
大凡读书的人,都希望能够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谁不想如:诗仙李白那样倚马可待,立成万言啊!更希望如杜甫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成诗圣。李白的诗豪放不羁,想像奇特,大气磅礴,令人心驰神往。杜甫的诗贴近现实,放眼众生,自有一种家国情怀。
他们提笔就是文意滔滔,成篇就是不胫而走,端的是胸有千千沟壑,腹有锦绣文章。之所以如此恣意汪洋,肯定是博闻强记,遍览群书所致。
因此,读书对于一个人的修为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决定一个人生命的长度与高度。人类社会的文明,几乎全部都是由书籍承载并延续下来的。上下五千年,那些富贵豪门帝王将相早就灰飞泥灭,唯有这书籍代代传承,凝结成一种文化,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所以,读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一个个人必不可少的精神生活,它的兴盛与衰减,标志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快慢和程度的高低。
我很喜欢读书,在十几年中,几乎身边从未缺过书。读书,基本与我的风格相一致,喜欢读着书并将这些想法形成文字,如此,读书就变得灵动起来。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得把书读活。不能让死书来读活人,把人读死,那就会成为一个标准的书呆子矣。我以为,读书虽然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读书也得讲究一些技法,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区别于他人的性格。在为人处世上是别具一格,在写文读书上是标新立异,使人看不了几行就可知是谁的文章。读李白便觉有一种气势,读杜甫则有一种忧心,读李商隐则有一种朦胧。
我总是以为荷花亭亭玉立,荷叶“接天连叶无穷碧",孰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也自有一番别致的风韵与情趣。 我认为读书是对自己心灵的修行。
选一本自己中意的书,持着一颗虔诚的心,平静、郑重地正视它。这样我们就已经开始走在强化自己的隐径上了。
书籍和人一样,每本书都有不同的主旨和结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行和经历。我们读取作者的文字、接受作者的达意,都是为了让自己接纳另一个人的思维,丰富自己的认知与情感。这样读完一本书之后才会有所得,是得到自己正真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是目录和文摘。
每当我读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时,那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喜悦,就像爱情。爱得越深就越想得到,目不旁视,欲火焚身。
至今为止,我读到的书中,最喜欢《香水》和《斯通纳》。它们都是时代的奇书,也都没有宏大的结构和篇幅,但是细腻的故事和深刻的人性描述,因为揭露了某些机构的正在极力掩饰的东西,我担心它俩会被禁掉,所以早早地、偷偷地珍藏起来。
还有一本书特别火,人尽皆知,好评如洪潮,它叫《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没读,真的没读。有些“跟风侠”全身心跟随舆论和营销去“读书”,也经常有人反对“跟风侠”,说”有人说“读书是件私人的事情”。并没有标准的界定来定论孰对孰错,对错存于自心间。
我的读书习惯是:像看电影一样读书——优点是我能学到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作者写作时的心理和意图;弊端是不能变现,写作手法和文字转换等等方面需要读完之后再折回来研究一下。
改变自己不一定就是痛苦和困难的,只要打开关着自己的枷锁,不管什么方向,走出一步,改变就开始了。自我认知度越浅,就越固执,越自以为是。轻浮的人和粗鄙的人,我们都不喜欢。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为什么自己的认知越来越窄,了解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就是因为我们走进了自己为自己打造的牢笼,从里面上了锁,佯装自己很坚强,很骄傲,其实脆弱的像张纸。
一个又一个的牢笼相互挨着,每个牢笼中都有一个人,要么假寐,要么端坐,要么自嗨,孤独地自豪着,空虚地凝望着。嘴里说着这个世界多么多么多彩,多么多么丰富,有那么多人在做着有意思的事情。那只是想象,千万种职业的千万个人,有着同一种孤独,但是别忘了,自我封闭的孤独,是自己把自己锁了起来。
情感不是易合成的再生品,浪费了一次之后就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再次出现——这些只是想把旁人当做暂时的、倾吐心理垃圾的人形自走精神垃圾桶,他们其实并不想改变,不想解决,随波逐流就很好。抱着一种“要死大家死一起”的决心,汇入了脑死亡的大江之中。
总是想一蹴而就,总是想不劳而获,总是停留于表面,所以幸福感才会越来越低。我猜如果举办偷懒和怠工方式的比赛,一定会有众多人才脱颖而出,我会简单地羡慕这些人1秒钟。
想要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那就先从深入思维开始吧!实践证明,读书是发掘思维最简单、快速的方式之一。兴趣、职业、关注点等这类的共同认知会明显加快你进入状态的速度。它们会引导着我们进行思考,慢慢地我们就会脱离作者的思索,运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
有了思考,才能进行深入思考,想的方向多了,就形成自己的思维。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万物自有它们的生命,只要唤醒它们的灵魂就行了。”
上一篇: 谈谈我对张谓《题长安壁主人》的理解与感悟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