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
《道德经》解要
第一章、道非道
道非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借历代远古圣贤对世界的观察、思辨而发展起来的道学理论言社会(天下)治理之道,故《道德经》以此开篇,实则是概括性地介绍“道”的理念。其重点落脚在认识“道”的方法论上,以便引导读者如何去理解循道行事(老子所谓的德即循道行事)。当然,方法论对于任何一门学术都是极其重要的。比如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是以辨证法为支撑的。
其实老子所提这方法论也是辨证法。他是从“无”和“有”这一对立统一的角度去说的。此章虽然没有明确地说什么是“道”,却从“无”和“有”的两个角度辨证统一地指出了如何去认识、理解“道”及其作用。
“道非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道”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道(可以理解为固有的方式方法),可以对它进行一个定义或说明,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那么明确化的东西。这也算开场白口水话,连贯起来看,未必如某些人所说的那种“道非道,非恒道”的意思。
“无,名天地之始”是说若把“道”说成“无”的状况,是指它是天地诞生的根源。即天地因道而成,而开初是由无而生有的。“有,名万物之母”指的是道的实际存在是万物产生的根本。从万物上都体现着“道”的痕迹。由此可见,中国古人认为存在着一个宇宙最根本的自然规律,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在这起码的自然规律上叠加再组合再发展演化而来,他们把这称为“天道”。老子在此处仅简要概括而笼统地说了下,并没有去细辩“道”到底是啥回事。也许这也的确是辩不清楚的。现代科学也仅有指向于这方面的一些方向性而已,距离万源归宗归一也差得远。就如爱因斯坦想将四种力统一,真正揭开力产生的原因而不可得。当然,我们可以认为是场与场的作用而产生力,但如何做到的?这成了统一场理论最大障碍。
不过老子在后面说过,“道”是天地万物之母,道法自然等等。在第七十七章还直接说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很明显,古人认识了宇宙有一个平衡法则。拿现代科学而言,或可称之为一些量的守恒定律吧。但作为《道德经》主要想论述的而言,这些并不太重要,仅是以此为据,强调一切有其起码根本,必需予以遵守便足矣。而重要的是如何去认识事物的根本从而遵循之。
所以老子接着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就是指出了经常从“道”的“无”(指道作为潜在运行规律)的状况去思辨就懂得它的奥妙所在;若经常去观察“道”的“有”的状况(即万物表现出来的运行特征),就能发现“道”的端倪。
很明显,老子主张的是要多去观察事物、多去琢磨事物运行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达到理论的贯通并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才能做到知晓“道”而依道行事。这无疑是极其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有些人摸门不着居然批评老子唯心主义,是因为被“玄之又玄”吓着了吧!
老子进一步说“二者同出而异名,谓之为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指明了“有”(有形的事物运行)与“无”(无形的根本原理)是一个统一体(同出),二者之间以复杂的机理结合在一起就显得玄奥起来。这些复杂玄奥的关系,就是我们窥探万事万物妙处的门径。不得不说老子具有伟大的科学精神,他也用得高端了点,以至于极少人能懂。或许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之路也因道家影响误入到了喜欢揣摩而缺乏实验上去了。
当然,老子以“无”和“有”的关系立论是有深远意图的。老子很注重“无”,认为“无”是实现“有”的根本保障。换成现代科学上的说法是现象反映了理论而理论决定了现象!老子在后面章节中还对“无”和“有”进行了更多具体的论述。如“有以为利,无以为用”、“无为而治”从而达到什么都有、无私而达到成其私等等。其中的确不乏诱导统治者行德政的话术因素。
不过,老子把道学理论运用到社会治理上来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点,那就是民生为大、民生自然!一旦统治者注重了这点,社会往往都会迅速繁荣昌盛。西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以及明初洪武皇帝大力恢复发展生产使明朝迅速恢复底气等都足以说明这点。
下一篇: 我读道德经(二)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