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星老爷

作者:胡晓龙 阅读:556 次更新:2022-06-13 举报

星老爷

   我所在的村庄叫小胡庄,村子很小,村子里的人又都姓胡,所以就叫小胡庄。关于小胡庄的来历,星老爷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每次见到我,星老爷就会把小胡庄的由来说上一遍:“我们小胡庄是县东北的小胡楼搬过来的,咱们的老祖宗是带着五个儿子来的,你们那一支是老大,我们家是老三,木匠家是老五,老二和老四无后,咱们庄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他还说:“在咱们庄西地有一片坟头,那就是咱们的祖坟,咱们村里的人是一林一祖一点也不掺假。如果我再不说,就没有人知道了。”星老爷不是只对我一个讲,对其他年轻人也讲,也讲其它故事,大都是村里以前发生的、需要宣扬的事儿。听着他富有感情的腔调,看着他执着而有神的目光,我们每次都全神贯注地听他讲,就像在听说书人讲一个传奇故事。由此可见,星老爷是一个不忘根、不忘本的人。所以,我们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我们会按照他说的原封不动地传给后人。

  星老爷的大名叫胡茂山,他的辈分长,我们都叫他星老爷,很少有人一本正经地叫他的大名。他中等个子,体型微胖,走起路来大摇大摆,脚步稳健。他面相和蔼,一看就知道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我的童年正处在上世纪八十末、九十年代初,那时农村的生活还不富裕,物资也很匮乏,只有干部家庭能给孩子在集镇上唯一的合作社买些零食,比如,饼干、糖果、落生、麻花等。这对于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是不敢想的,若不是过年过节的,想吃点好吃的,门儿都没有。每次看到富家的孩子能吃上甜甜的糖果,香香的炒花生和又香又脆的麻花,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俗话说,大人跟大人亲,小孩跟小孩亲,小孩看见老妈子就恶心。可是我们都喜欢星老爷,我们之所以爱围着他团团转,是因为星老爷常常给我们果子吃。星老爷家有个果园,园子占地约有半亩,里面有很多果树,如,桃树、杏树、李子树,还有枣树和柿子树。每年的农历五、六月份,杏子、李子和桃子依次成熟,等到七月十五枣子红了圈,八月十五枣子落了竿,再到九月红红的柿子就挂满了枝头。所以,每年的夏秋两季,星老爷园子里的果子不断,微风吹过,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每到果子成熟的时候,星老爷都让我们在园子里吃个够,临走的时候,还让我们口袋里装些,手里捧着些,好让我们的爸爸妈妈尝一尝。直到现在,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我都觉得很幸福。

不像村里的朱奶奶,她家也有许多枣树,每年收获的枣子她都刮成枣干儿,放在场里晾晒,每当小孩走过她的场边,他就警觉地呼喊着:“走远点,别在我们场边转悠。”同时还安排她的老头子:“要看好,不要让这群‘万人嫌’、‘鬼不缠’抓了咱们的枣干儿。”

星老爷也上过几年学,他说那时称为私塾,他经常背诵着他学过的文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河里有水,水上有桥,桥上有人’‘我打铁,我打铁,打了铁回家姐姐,姐姐留我歇,姐夫留我歇,我不歇,我不歇,回家去打铁。’”

星老爷也具有朴素的人生观,他经常说:“做人不能太贪,不要光想着把东西都弄到自己家里去,如果是在旧社会,恐怕连命也保不住。”星老爷还说:“咱不能像泼妇一样,只要少点东西就在村子里骂,都是乡里乡亲的,骂人可不行。”他家菜园里的韭菜被人割了,茄子辣椒让人摘了,他从来没有骂过,有时邻居买不起菜吃,他还主动送些过去,村子里谁有活儿、有困难,他都主动帮忙。所以,村里人都爱跟他共事。当然,当星老爷有困难时,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星老爷是个勤劳的人,他一辈子干过很多活儿。俗话说,农家少闲月。庄稼人的生活每天都是忙碌的,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喂猪、喂牛、做饭、打扫牛铺、出猪粪,还得管理庄稼,一直忙到天黑。可以说,日不出而作,日既落不息。农忙时节更是把人累得够呛。星老爷就更不容易,他的老伴死得早,还得照顾三个孩子,操里又操外,就他一个人。可是从来没有听他叫过一次苦,喊过一句累。他常说:“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

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学,星老爷也做过买卖。他做过豆腐,磨过香油,,头一天晚上制好豆腐或香油,天明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吆喝着:“豆腐嘞”“香油嘞”。星老爷做生意实诚,用他的话讲就是“人要实诚,火要轩”。他所用的材料——黄豆和芝麻都是上等的,做工也很精细,道道工序丝毫也不含糊。可谓“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他从不缺斤短两,他不止一次地说:“做生意要讲信誉,咱不干那缺德事。”于是,别人家的豆腐和香油,乡亲们是一般不买的,买个鏊子没有腿——砖磴着(专等着)星老爷的豆腐担子,每次逢集也都是星老爷的货先卖完。

星老爷还拉过黄盆,拉黄盆是件体力活,没有超乎寻常的体力和耐力是干不来的,一车黄盆有四五百斤重,要用架子车拉到百十里路远的地方去卖,往返一次至少需要半个月,通常要风餐露宿,如果能碰见个好心人留宿他一晚,还算是幸运的,好歹可以睡个安稳觉。

为了给三个孩子盖房子,娶媳妇,星老爷烧了三窑砖,盖了三处房子。人们都说,脱坯垒墙,活见阎王。可是星老爷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三个孩子都成了家,他现在儿孙满堂。

星老爷活了89岁,没有得病,是在夜里睡过去的。乡亲们在伤心的同时,都说星老爷修行好,没有痛苦,就这样安祥地走了。星老爷算是高寿了,他自己都说过,在这方圆十里八里也没有我活这么大的。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寿吧!”星老爷走了,全村的人都哭了,我也哭得像湿透了的抹布,再也吃不上星老爷的枣了,再也听不到星老爷讲故事了,再也见不到星老爷了……

我们经常写英雄的故事,模范的经历,可我觉得像星老爷这样一类的人更要写一写,说一说,传一传。他们不忘根,不忘本,他们虽不富裕,却乐善好施,他们胸襟宽广,坦坦荡荡……这正是我们河南人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平静之中蕴含着激情,平常之中蕴含着责任。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