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燕赵风雅
指尖上的燕赵风雅
冯荣光(成都)
衡水王习三先生那双灵巧的手,实在让人难以忘怀。那双手闪显着智慧的灵光,在鼻烟壶沉闷逼仄的狭小空间,运笔如神,高妙的艺术创意在壶壁内表达得如此鲜亮、如此风雅、如此宏阔。以至回川多日,仍心中盘恒不已,印记深刻。
6月,与河北、四川、贵州散文家采风团一行在石家庄、衡水一带行走。麦收后的冀中大平原,苍茫而辽阔,热辣辣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麦香,还有那些枝头挂满蜜桃的果园,在夏热中渴望那片秀色桃林,不觉口舌生津,一路清凉。就这么走着,感受着与中国西部迥然不同的燕赵风情。
说起燕赵,头脑里就会蹦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是啊,说到燕赵,必然要提到荆轲,荆轲刺秦惊天动地,江河失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悲壮的余音至今还在河北大地悠悠回荡。易水河边的壮行已经随风远去,咸阳宫的血色黄昏也烟消云散,宏大的历史叙事仍然在张扬着河北的千年风骨。认识河北,似乎都从春秋竹简这段深藏的文字中切入,像进入幽深的时光隧道。
冀中是春秋战国时赵国的腹地,不仅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而且自古多能工巧匠之人。像一块硬币的两面,这片土地上呈现出既尚武又崇文不同的风范和气质。石家庄市所辖的赵县,有一座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桥”的赵州桥,则是河北能工巧匠创造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片,那巧夺天工的建桥技术,至今仍让人惊叹不已。它与荆轲的故事一样,世代传扬。
武与文相生,刚与柔相济。不能不感慨,河北历史文化的多元与多彩,深远与厚重,沉雄与大雅。
走进河北,切入它的任何历史文化细节,就像一棵大树,寻找到一片各不相同的树叶,从它的经脉和纹理中,便能真切的触摸到这棵参天大树凝聚的气场和内敛的定力。而这一片树叶,于普通中见奇绝,于微观中见宏大,丰满了河北民间艺术的大美。
河北衡水习三内画便是这株丰茂大树上让人惊鸿一瞥的“绿叶”。
走进衡水市桃城区人民西路“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内画”让人颇感新奇,可以说,让我第一次开了眼界,彻底颠覆了我对民间艺术固有的概念。何谓“内画”,听讲解员娓娓道来,渐渐有所认知。我们通常看到的画,都是外画,无论画家在什么材料上作画,都是正面正画。而内画则是正面反画,不啻如此,作画且是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烟壶内,事先打磨成磨砂半透明状,然后用弯曲钩的竹笔伸入口小如豆的烟壶内,全凭指尖运功发力内绘出各种精美绝伦的画面,这就是内画的独门绝技,让我欣赏到河北民间艺术大师指尖上行吟的风雅。
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从最初的钻燧取火开始,手的功能就越来越多,手也越来越灵巧。在民间艺术的江湖中,手工艺门类繁多,在中国让人称奇的手很多,比如“米雕”,那可是指尖在米粒上跳舞啊。一粒米,可谓微乎!而中国米雕第一人闫交生就在这微米的面积上绘画书法,其技堪称一绝。然而,绝是绝,可让人观赏就不方便了。观者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欣赏到肉眼所看不到书画艺术。当然,它无法进入千家万户,只能成为收藏家猎奇的藏品。
记得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文中写道:一个叫王叔远的民间艺人用一枚修长的核桃雕刻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作为礼物送给他。“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指尖上这样精致的微雕,让魏学洢极其震撼、惊讶,称为“灵怪”,并作文记之。由此可见,指尖艺术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一种艺术精神的传播。
然而,不论“米雕”还是“核雕”,还是林林总总的各种民间艺术画派,都摆脱不了千古不变的正面定律。在内画人看来,这些统统都是外画。
内画起源于画鼻烟壶。据专家考证,起源应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最早的内画是画家甘恒文1861年创立的,距今将近200年历史。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算是很年轻的艺术门类。当它横空出世之时,就已经显现出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尔后,逐步形成了京、冀、鲁、粤四大流派,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王习三创立的冀派内画,40年来,独树一帜,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领军画派。
冀派内画自成一体,其艺术特点是布局巧妙、造型准确、精皴细染、色彩典雅、风格多样、立意深远。冀派内画使用的画笔也与众不同,是王习三先生亲自发明的金属杆弯钩毛笔,又叫“习三弯钩笔”,是冀派内画最具特征性的工具。用这种特制的变形钩笔作画,格调典雅、笔触精妙。运笔中快、慢、轻、重、提、按、转折、畅涩、方圆等技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气韵畅达。冀派内画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几乎包括了国画、书法、油画、版画、装饰画等外画门类,在题材的选择和创意上进入了创作的自由王国,作品洋洋大观,目不暇接。
作为内画画家,条件十分苛刻。首先,必须具有国画、油画、版画、装饰画等外画门类的绘画、临摩的深厚功力。再次,绘画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思维是逆向的,运笔是反向的。作画时,既不打草稿,又不能涂改,作画者必须技巧娴熟,成竹在胸,下笔稳准有神。
内画与蜀绣双面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民大会堂四川厅《芙蓉鲤鱼》双面绣巨屏是蜀绣的代表作,除了正面绣外,绝妙之处在于反绣。透过座屏观看,正面和反面所绣的芙蓉鲤鱼必须在画面、色泽、形态上高度一致,不能有丝毫的差异。在民间艺术中,内画和双面绣都同属“鬼斧神工的艺术”,那是一种极其高难度的艺术创作,需要持久的坐功、洞察细微的眼力和灵动的手指,而享誉国内外的大师却寥若晨星。
在主展厅中央展室入口上方有一横匾,是由王习三先生亲自书写的“一壶八德垒”,门两侧有楹联一对,上联“身润八德“,下联“志潜一壶”。这幅楹联宏深精至,内涵丰富。我猜想这可能是王习三先生的座右铭吧,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他让其思想延及后人、徒子徒孙的“八字箴言”。八德是境界,壶中有天地。王习三先生“身润八德”中的“八德”即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习艺重在修德,民间向来看重。具备这八种品德,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潜心于鼻烟壶内画艺术。
“一壶八德垒”室内展示了王习三先生的内画代表作品:“清代帝后像”“美国历届总统像”“中国十二朝代名君国宝图”。我带着一种敬畏之心走进这道门,观赏王习三先生内画作品。一件件鼻烟壶内画作品,如灿烂珠玑,熠熠生辉,闪烁着王习三先生智慧的灵光。
在内画中,最难画的是人物肖像。此话不假,在成都,我曾采访过一位漆艺画工艺美术大师,她的作品《水月观音》人物形象端庄淑雅,惟妙惟肖。从人物头饰到服饰缨珞,细节太多,线条繁复,耗时长达一年半。她给我讲道:“画人物,最难的是‘开相’。从人物脸部开始着笔,每次开相如履薄冰。脸部眉、眼是关键,画不好,整个画就废了”。在工艺美术界,大师在传承技艺时,如果徒弟技术不过硬,画人物肖像时是不会让他开相的。大凡艺术都有相通之处,我想内画也是这样,面部“开相”不好,出现毫厘之误,整个人物就废了。
《清代帝后像》是王习三先生第一套系列肖像代表作,人物气韵生动、眉目传神,在画法上是采用国画色为主的传统表现手法。后来,王习三先生在创作第二套《美国历届总统像》时,创造性地将油画技法引进内画,首开内画油彩肖像先河,为内画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这套作品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陈列在中央展室正中,作为“镇馆之宝”供观众欣赏。这三组系列肖像代表着王习三先生中国内画鼻烟壶技艺的巅峰水平。
“功夫在诗外”,我又想起王习三先生亲笔书写的“一壶八德垒”横匾,的确很有深意,耐人寻味。作品的艺术深度,传达出的是思想的深度和视野的宏阔。王习三先生在民间艺术江湖中行走,惯看秋月春风,在指尖上如风行吟,剑走偏锋,独创门派。其胆其识,其思其想,其行其为,决绝独行,志潜一壶,不亦有赵燕悲歌之士的遗风么?
王习三,原名王端成,生于1938年,河北阜城人。是冀派内画艺术的开山祖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次衡水之行,无缘见识王习三先生,也就无缘见识他那双掀动江湖艺坛风云,巧绘燕赵风雅的手。这是一双充满神奇的手,指尖上凝聚着魔幻的神功,大千世界在他灵动的手指尖上,变幻为“手可盈握”的掌上艺术——习三鼻烟壶内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从“身润八德,志潜一壶”八字箴言中,仿佛读到了王习三先生深沉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似乎明白他的奇技神功和创立冀派内画成功的奥秘都根源于此。
王习三先生这双手,数十年间带出了无数双手,为传承和发展冀派内画殚精竭虑。他先后招收了四批徒弟,其中王百川、王冠宇、陈润璞、付国顺、王自勇、王海丽等高徒个个身手不凡,在继承中又有开拓,在传统中又有创新,画出了燕赵万千风雅,极大地丰富了河北民间美术地图。看了那么多王习三先生和高徒们的内画,其实,我更想亲眼见识画家是怎样作画的,不能只是带着一个概念回去,而留下遗憾。楼下是文创馆,恰好有个文静淑雅的女徒在作画,抓住这短暂的机会,究竟个明白,也不虚此行了。
在摆着颜料、铺着毡布的画桌前,女徒正在屏心静气的运笔勾画,手指在轻微地蠕动,勾勒、搓揉、渲染,头脑中的画稿图像,在烟壶内变成一幅水墨具象的山水国画,古朴典雅、气韵生动。这真是急不得,躁不得的活儿,须一笔一画精工细作。她的整个眼神随着指尖在画笔上悠游,孤寂的沉浸在无限美妙的山水之中,入静,入定,似乎周围一切都不存在了。也许,此时,她是最自由的人,也是最自在的人。
笔下走风雷,壶里有乾坤。抬眼看文创展厅内,琳琅满目的内画精品,如唐诗、如宋词般风雅,便感慨不已。我不能见识每一双手,但欣赏大雅之作也如见其人,如见其手,如此,给人以更多广阔的想像空间。这一双双手韵连古代,笔触当今,还将通达于未来。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