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肉
民间对于肉类,有个习惯上的排序:鸡鸭鱼肉,鹅并没有被列入其中——鹅肉温热,有些地方就以为,小孩吃了容易生恶疮,对鹅肉会有些禁忌,不把它列入排序中,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鹅和鸡鸭相比,我还是偏向于鹅。
鹅肉的特点是有嚼头,稍稍还带着一点儿甘味,周作人在《吃鹅肉》里就说过,鹅肉“因为肉粗,平常新年请客或较好的忌日酒上都不使用,在饭馆里也不预备这一样菜,有的只是鸡鸭。我却就是喜欢它的粗里带有甘(并不是甜)味,所以觉得比鸡鸭还可取”。我对于此,颇有同感。
小时候看人家养鹅,是放着养,就在外面吃青草,兼喂些青菜,小鹅最爱吃生菜,扔给它们生菜叶子,总是抢着吃,大块大块地吞食。看到小鹅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就觉得可爱。小鹅稍大,可用米糠拌米饭拌菜叶来喂它们。鹅吃东西,从小到大,都是狼吞虎咽,所以长得也快。那时候没有人工饲料,鹅吃的都是环保东西,故而就有周作人所说的粗里带有甘味。
我们吃鹅肉,以白斩居多。做白斩鹅简单,宰杀洗净,整只放进一口大锅里煮熟就可以,但是要做得好吃,也还要讲一点手法,一是锅要大,锅里的水要浸得过整只鹅;二是鹅要冷水下锅,水烧开后,改用慢火煮,不让水再开,也不用盖锅盖,就这样浸着鹅,直至浸熟起锅。有人会在水里放进一把香米,目的是让水质柔滑一点,还有人喜欢放进一点姜酒和一点盐巴,目的是去腥提鲜。这样做白斩鹅,再调上一小碗可口的酱料蘸着吃,咀嚼中它那粗里带着的甘味,就会释放出来。
广东人爱吃烤鹅。广东烤鹅以广州和顺德最具特色。广州的烤鹅,皮脆肉香。听说广州最好的烤鹅,不是挂在烤炉里烤的那种,而是一种用明火烤的烤鹅。烤鹅师傅用一根铁棒子撑着一只宰净的鹅,把它伸进一个开着炉口的烤炉,烤炉里的火,用香木做燃料,烧得旺旺的,烤鹅师傅双手握住那杆铁棒子,不停地翻滚那只鹅,烤的皮脆肉香,并夹带着木料的香味,让人闻着就要流口水。顺德的烤鹅,在吃法上又有别于广州。在广州吃烤鹅,是夹了鹅块蘸点着酱料吃,我在顺德吃过的,则是把酱料直接淋在切好的烤鹅上。这样吃,又别是一番风味了——顺德有没有广州那种用手工操作的在烤炉里翻滚着烤的烤鹅,我不知道,不过以美食闻名的顺德,在美食的做法上,应该是什么都有可能的。
烤鹅好吃,但多吃会油腻肚子,特别是凉了以后,那皮脆肉香的口感,会减去不少。
我在河源一家据说是梅州人开的饭馆里吃过一次客家的砂锅鹅肉,是把砍切好的鹅肉放进砂锅里,配上客家大料——估计是客家秘制的,之前我还没闻过那么香的大料——鹅肉焖好了,连锅一起端上来,打开锅盖,香气扑鼻而来——这一锅鹅肉,把我们吃的直冒热汗,鹅肉里那个粗里带有甘味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上一篇: 童年趣事十三
下一篇: 《龙舟赋》===邱建辉创作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