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春漫芍药谷(散文)

作者:冯荣光 阅读:617 次更新:2022-05-31 举报

石垭子村芍药花开的季节石垭子村芍药花开的季节

春漫芍药谷(散文)

 

冯荣光

 

谷雨时节,春天澎湃的花季潮水般渐次退去,艳红的桃花、如雪的梨花、金色的油菜花,那些曾经引领春风的美姿靓影,也早已卸下了春的外妆,披上了绿色的新装。这是春夏交替的季节,“魏紫姚黄扫地空”,那些名贵的牡丹也在园中纷纷谢幕,像告别舞台的星总是有些依依不舍。

       此时,在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芍药谷却是春潮涌动,芍药弥香。

芍药是中国古代六大名花之一,古人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可见在古人眼中,芍药是仅次于牡丹的,因而为历代文人赋诗作画所称颂。因为芍药开花较迟,通常在立夏过后花期才渐渐结束,故又称为“殿春”。苏东坡写有《咏芍药》诗:“一声鸪鴃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暮春时节且有翩跹娟秀的芍药可赏,怎不让东坡先生欣喜万分呢?而我蜚何尝不是如此?

一夜的微雨,清晨的山谷飘浮着淡淡的雾气,空气润润的,石垭子村才刚刚从甜梦中苏醒。在海拔870余米的龙泉山北麓万亩芍药正次第开放,层层叠叠、蓬蓬勃勃,“娇妆欲露比牡丹”,晨风舞动着芍药轻盈的霓裳,如万千仙女下凡,身姿曼妙而优雅,美得让人心醉。  

路边,早起的村民将一个个芍药花编织的头饰花环摆在地边,红白相间煞是好看。卖花的婆婆笑盈盈地说,买一个吧,戴在头上照相,蛮好看的。同行的两位女士,一人买了一个。后来,我才发现芍药花编织的花环深受广大女同胞喜爱,戴在头上颜质飚升,在石垭子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  

石垭子村以种植“川白芍”而闻名,从山谷到山腰,一层层的白芍像给山岭盖上了一床床纯净的雪被,是花?是雪?视觉一时错乱。原以为芍药只是一种纯白的单色,在上山的路上就给我这个印象。然而,车开上山梁情景就不一样了。在若大的山梁上,在一块块带状台地上,我才惊喜地发现,那是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花潮。白色的芍药像一片轻盈流云,红色的芍药醉似一片红霞,黄色的芍药恰如金箔富丽。花色的层次也极多,粉红、艳红、桃红、紫红、淡黄、淡紫……徜徉在花丛阡陌之中,细看花形也多姿多彩,有蔷薇型、皇冠型、千层台阁型、托桂型、金环型、菊花型、绣球型等,让人眼花缭乱,连声称奇。戴着花环的美女们,便一头扎进花海里,端着相机,拿着手机,拍花、拍人不亦乐乎,山谷间便洒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芍药花生长于山野,受春风雨露的滋润,美而不妖,艳而不媚,丽而不俗,天生丽质,清雅纯洁,风姿绰约,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诗经·郑风》描述了中原一对青年男女在溱洧河边相恋,互相追逐嬉戏,情哥哥将芍药作为“情花”赠与心仪己久的姑娘,来表达心中的爱慕之情。“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千百年来,这种“郑风”就一代又能一代的传承了下来。男女相恋,将美好纯洁的芍药作为爱情的“戒指”赠送有情人,芍药由此获得了“中国情花”的美誉。

一次邂逅,芍药谷漫山遍野盛开的芍药花,竟让中江籍青年袁秀奎大为惊奇。他离开家乡在杭州打拼多年,事业也有小成。五一节前夕,他偕同他的新娘,一位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花卉专业的河北姑娘刘小庆回到中江县城,准备在五一节举行隆重婚礼。他带着新娘游览芍药谷,两人均被这万亩飘香的芍药所打动,更为千古流芳的“中国情花”美丽故事所吸引。他俩决定将五一婚庆地点由县城的酒店改在石垭子芍药谷举行,让“中国芍药之乡”万亩芍药为他们证婚,让五月多情的花仙子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婚礼在芍药花海中举行,浪漫又热烈。花为媒,心相印,执子手,共婵娟,现代版的“溱洧赠芍”在石垭子留下一段动人的佳话。

放眼起伏的群山,瞩目连天的花海,真是漫山留得春如画,花间风轻皆为诗。芍药谷,让我始终保持着春天最后一个节令的美好记忆。

石垭子村人工种植芍药已有300多年历史,尤以“川白芍”著名。白芍根茎可以入药,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东汉《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芍药有“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的药用功能。“湖广填四川”以来大量移民入川,乾(隆)嘉(庆)时期,四川经济得到猛的恢复和发展,石垭子村的先民于是在房前屋后开始种植芍药,一代一代形成了传统。尽管石垭子村种植芍药历史悠久,但其规模和影响非常有限。芍药只是一种副业,而满山遍坡栽种的红苕、玉米才是石垭子人赖以生存的主业。石垭子的芍药没有什么名气,红苕的名气却大得很,被城里人戏谑为“(红)苕花盛开的地方”,“苕花”是那个年代土气、落后和愚昧、贫穷的代名词,却是过去石垭子真实生活的写照。

    石垭子村地处龙泉山脉北段,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水源奇缺,既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天气晴朗,站在石垭子山顶眺望,直线距离不过10余公里的中江县城仿佛就在眼前。但是要到县城去,得绕道几十公里,乡村小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肩挑背驮苦不堪言。遇上干旱,老天不下雨,乡亲们还得在十几里外山下挑水吃。村里看不见一间象样的砖瓦房,土坯茅屋举目皆是。自从石垭子村先民在这里安家落户,300年过去了,除了四季物候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出行方式没有多大改变,按当下的说法则是“原生态”的。改革开放以来,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去了,剩下老人和儿童在守护着这块土地。

当我漫步在绿树掩映、花海簇拥的石垭子新村,心里满满的是羡慕。走过一道山湾,湾中有一幢三层高的庭院式小洋楼,背依青山环境清雅,面向花海气象宏阔,朝看雾岚环绕山峦,暮观日落紫霞生烟。暖暖阳光下,几位城里来此休闲的老人正在悠闲地打着“小麻将”。进得院中,四周干净、整洁,几株芍药艳丽芬芳,竹林中出活泼欢快儿,几声脆脆的啁鸣,像是在招呼新来的客人,心里就乐:好一处修身养性之地!

庭院主人是位40岁左右的汉子,我便打听,这里能否住宿,今后欲约三五文友来此赏花度假。庭院主人说,包吃包住,主随客便,丰俭由人。我称道他的庭院典雅、美观,与欧洲乡村别墅也相差无几。他笑笑,说,他在深圳打工,搞建筑,见得多了。石垭子村这几年变化很大,还是想回乡来把自己的家乡搞美一点。这个地方风水好,看得远……

是啊,站得高才看得远。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江受灾严重。德阳市将灾后重建与城乡统筹有效地结合起来,石垭子村被列入德阳市城乡统筹40个示范点之一。如何使贫困山区彻底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让农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德阳市响亮地提出打造“中国芍药谷景区”的目标,从建设芍药谷景区入手,破解了“新村规划、产业调整、资金筹集、建设用地、农房建设”的难题。这是石垭子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为建设美丽家乡,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石垭子的芍药渐渐有了名气,旅游观光的来了,投资考察的来了,在外地打工的回来了,经商做生意的来了,甚至找上门说亲的也来了……

风水终于变了,风水转到了石垭子。2011年,石垭子村“双喜临门”:4月,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江县“中国芍药之乡”称号;5月,在德阳“十大美丽新村”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产业特色美丽新村”。

紧接着石垭子村乡村旅游规划开始全面实施,紧锣密鼓,年年变样,芍药谷景区不仅扩大了传统“川白芍”的种植面积,也迎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回归自然的渴求,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大量引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让游客体验和领略芍药文化的丰富多彩。

现在景区的幅员面积已增至8.2平方公里,辖数十个行政村,完善了接待服务区、芍药花海观光体验区、蒋家沟养生休闲度假区、鲜花小镇休闲体验区4个功能区,成为四川乃至中国最大的芍药种植基地和芍药旅游风景区。

德阳市城乡统筹让石垭子村实现了华丽转身,从“(红)苕花盛开的地方”到“芍药花盛开的地方”,仅仅六年左右的光景,“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石垭子村美丽了、时尚了。从漂亮的民居到四通八达的乡村旅游公路,从产业转型到4A景区,青壮年从外出打工到开始回乡创业,变化是巨大的、惊人的、亘古未有的。

三百年来,石垭子人祖祖辈辈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今天实现了。许多从成都、德阳和省内外大中城市来此观光游览的客人,无不啧啧赞美。纯净的空气、清香的芍药、纯朴的村民、漂亮的民居,城市里有的,石垭子有了;城市里没有的,石垭子有了,这就是今天石垭子村的真实写照。

    “把石垭子带回家”,沿着新建的芍药大道,经中江县城上成巴高速,家就很近了,呵呵,仿佛这里就是成都的郊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李调元登顶九台山的故事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