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出真诗
生活出真诗
文/谭希诗
如果我们读一篇理论文章,看到的是什么呢?显然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而我们再读一首诗,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当然不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而是画面、意境、意象和情感。这就是诗和其他文章的区别所在。一首好诗能让你热血沸腾,同时也能让你热泪盈眶,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也是诗的生命所在。
诗有好多种,有格律诗、排比诗、蝉联诗、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甚至还有朦胧诗、街头诗、讽刺诗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什么样的诗,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诗的母亲,是诗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和火热的生活,诗就失去了他生命的意义。
对待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诗好写,而在我看来,这是不写诗和初写诗的人对诗的含义的一种曲解,虽有伤于诗的大雅,但却让诗的神秘殿堂毫不保留的敞开了大门。仅就诗的文字而言,也许并不难组织,甚至可以信手拈来,显得如此轻松,但这样形成的诗,不会有深刻的内涵和绝妙的意境,充其量只是供人浏览,永远不会成为“佳作”。
也有人认为,诗是经过千锤百炼,精雕细刻而诞生的,这种说法应该算是一语中的,也是懂得诗和研究诗的人对诗的境界的一种追求。真正的诗,不仅反映了时代的思潮,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出作者“自我”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俗语说得好,“激情出诗人”,一篇好诗,只有从作者的血管里喷发出来,只有在诗人感情的冲动达到沸腾和饱和的时候派生出来,只有喷出作者的情中之火,水中之瀑,才有可能成为力作。心不热,情不浓,必出矫揉之作,甚至是淡入清水,食之无味。站在海边,才可听到涛的呐喊,走进大山深处,才可认识山的壮观,诗的生命是在丰富的生活中诞生的,对生活充满真挚的爱,才会对诗的内涵有更深刻的感受。那些游戏人生,麻木不仁的人永远无法参透诗的至高境界。
我们读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杜甫在受冻不能入睡的长夜里,依然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种呼喊,是对劳苦大众的一种情感呼应,也是对上层阶级的一种愤慨,试想,如果当时杜甫不能深入了解劳苦大众的悲惨境况,没有对劳苦大众怀着一颗同情的心,那么他就不可能在自己的冷暖还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仍然替天下的寒士着想,只要能看到天下的寒士都住进了这样的“广厦”自己就是冻死了也心甘情愿。这就是杜甫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是他深入生活的真实写照。
再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诗,写一个卖炭老汉的遭遇,说明“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在诗里,白居易介绍了卖炭的老汉没有什么奢望,无非想将卖炭得来的钱买一些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东西,可怜他身上穿的那么单薄,心里还是担忧炭价下跌,宁愿天气更寒冷。“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下这样大的雪,炭价该涨了,老汉满怀希望,大清早就驾起牛拉的炭车,赶过结冰的道路,牛困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炭车才赶到市场的南门外并歇在泥泞的道路中,正在等候买主的时候,谁知两个穿着黄衣白衫骑着马的人来了,他们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奉皇帝的命令,不容分说吆喝着牛车就向北走,一车一千斤的炭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宫里的太监赶走了,老汉舍不得又无可奈何……这首诗应该说是白居易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体察生活,与生活融为一体而后所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通过刻画卖炭翁的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出封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暴行。试想,如果当时白居易没有这种生活的经历,或者说没有站在生活的高度,根本不了解劳苦大众的生活景况,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来。
李白站在江船上,通过对长江两岸的细心观察,吟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苏东坡通过对庐山的深入了解,挥笔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脍炙佳句;鲁迅先生因愤怒柔石、殷夫等五位革命青年被国民党残忍杀害的这一暴行,从心底里发出了“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呐喊。
诗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没了生存空间。好诗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诗的生命的源泉,要想写出好诗,就需要诗人到生活的高山、大海、平原、工厂、车间、岗位上去体验,去观察,去领悟,通过崎岖的坎坷,汹涌的波涛,碧绿的草原,火热的场景,平凡的人事,去挖掘诗的本质所在。只有这样升腾出来的诗,才有价值,才会喜闻乐见,才会长久继世。
上一篇: 成熟的人生也是从读懂自己开始的
下一篇: 我们又该如何读懂自己呢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