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锁江铁柱的故事

作者:黄大树 阅读:782 次更新:2022-05-26 举报

瞿塘峡西口夔门,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夔门有一古迹,名“铁锁关”,也称“铁索关”。铁锁关最早有文字记载是《五代史》,唐天佑元年(904年),蜀守将张武在此“作铁絙,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

唐宋之后一直到清朝,夔门铁锁关成为长江上游历代最大的商税关卡,谓之“夔关”。过往商船,过此关必须缴纳税银。否则,一律不予放行。

对此铁柱,明正德《夔州府志·古迹》记载,“即铁索关之铁柱”。光绪《奉节县志》记载较为详细:“瞿塘峡口石盘之上,竖铁柱二根,高六尺四寸。夏秋水没,冬春复见。上铸守关大将军徐宗武等字。”配合铁柱锁江,有七根长二百七十七丈五尺(约920米)铁链,号称铁锁。

杜甫寓居夔州时曾作诗一首《峡中铁锁》:“世代兴亡事有由,将军远镇古梁州。堪嗟铁锁依然在,不锁瞿唐峡口头。”

我们看见的夔门铁柱铁锁,是南宋夔州守将徐宗武于景定五年(1264年)设置。宋景定年间,北方蒙古忽必烈欲取蜀地。危急之中,南宋政权于景定五年夏,派夏贵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夏贵赴任后,即令夔州守将徐宗武采取措施,确保江南。此令由宣抚大使吕文德向徐宗武转达。吕向徐面授机宜,称只要锁江,蒙古兵不能驱船乘流而下,可保江南无虞。吕是南宋名将,徐宗武自然言听计从,他在夔门白帝城东江边石盘上立铁柱两根,对面江南岸凿孔,设拦江锁七条,以防蒙古军船由夔门冲下。

时任宰相的贾似道,为了表示对徐宗武锁江支持,特书写一道告示,立碑为记:“帅守淮右徐宗武,面奉开府两镇节度使京湖制置大使、四川宣抚大使吕公文德指授,凿洞,打舡,铸铁柱,造铁缆锁瞿塘峡关,永为万万年古迹。景定 亥季冬吉日记石,当朝大丞相贾公似道”其实,贾似道这道告示,与其说是表示对徐宗武设立铁锁锁江的支持,莫若说是对他的心腹吕文德的赞许。祥兴元年(1278年),忽必烈军队占领重庆,顺流而下,攻占了夔州。锁江铁链未能完成“锁江”的历史使命。不过,贾似道说此铁锁将为万万年古迹,这点儿倒是实话。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