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锁池塘柳,金燎澳地楼
叶天来再为千古绝句撰写下联
烟锁池塘柳,金燎澳地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澳,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燎,照明(动),古时祭祀活动中人们常点燃“燎”以象征光明或传递敬意。
“烟锁池塘柳”是千百年前的绝句,由于它的持殊性至今未有合适的下联,于七年前的2018年诗人叶天来为它撰写了下联“金燎澳地樱”曾轰动一时,然而今日觉得它还可以改得更佳,关健的“樱”字与“柳”字实太雷同,现将稍改这字,用"楼”字代替它,金燎澳地楼,闪耀着金光照耀下近海湾之名楼,这样改尚且更具人气,更接地气,远胜个"樱”字。追求完美是我的天职,也是我的天性。对否!
以下讲述这千古绝句的来龙去脉,谢谢欣赏。
“烟锁池塘柳”最早见于明代诗人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其为此作了三个对句,寓于四首诗中。“烟锁池塘柳”可认为是历史上的绝句,因其结构上五个字使用五行作为偏旁;意境上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池塘、绿柳环绕、烟雾笼罩,因此欲对出合乎五行并且意境相符的诗句实属不易。
“烟锁池塘柳”,被称之为千古绝句,又说是历史第一绝句。据说乾隆年间一次江南科考,两名举子不分上下,乾隆于是出此句撰联来面试,其中一名考子一见,当场调头就走,而另一名项链半天只好悻悻而去。乾隆于是御点先走的考子为第一名,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句,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
若干年后终于有人对了下联:“炮镇海城楼。”单从字面上看,也是以五行为偏旁的,但与上联却差得太远;首先在格律上错了,上联(中)仄平平仄,下联应为平平仄仄平、它第二第四字错了,对得不工整。其次在意境上,上联青幽淡雅,下联粗犷孔武,虽说一文一武,但并不协调,缺乏整体的和谐。只能勉为其对罢了。
“烟锁池塘柳,金燎澳地楼”是一副工整的五行对联,既传承了文字游戏的巧思,又通过意象对比(烟柳静谧 vs 金楼辉煌)展现诗意张力。叶天来此对展现了传统对联在现代创作中的生命力。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