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久别的人盼重逢

作者:秦光华 阅读:102 次更新:2025-07-08 举报

——追忆我与沐洋的交往片段

 

公元2010年11月17日21时,这是一个让人撕心裂肺、感觉天旋地转的时刻。我最知心的文友、也是我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沐洋因车祸罹难。他才43岁的年纪啊!正是人生绽放绚烂的青葱岁月。质问苍天,苍天无语;怒诉大地,大地静默。好兄弟,你虽然离开我才几天,但我却度日如年。我好想好想你及时归来,与群友们欢聚一堂叙叙友情、拉拉家常。

我揉碎的心,掉进了冰窖。

好兄弟,你饱含真情的微笑,是你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你彰显人格魅力的重要资源。凡是与你交往过的朋友,没有一个不钦佩你的大度、真诚、热情、乐观和含蓄……你的微笑,能吹散朋友痛苦的阴霾;你的微笑,能架通人生友谊的桥梁;你的微笑,能愈合误解的伤口、感化坚硬的岩石。

我曾记得,年少的你背着书包、满脸微笑行走在乡间的石板路上,高兴时还会仰天吼上几句革命歌曲。天真烂漫的你,是那样清纯、俊朗。

进入初中,你展现出了自己的文学天赋,每次作文,你的文章都是老师讲解的范文。虽然我并不是你的同学,但凭着你在学习上的上乘表现,你逐日攀升的知名度还是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你。

进入高中后,你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为我们附近几个村的农家赢来了最大的荣耀。因为,你成了我们几个周边村最先考上大学的学子。随后,农家孩子都以你为榜样,勤奋耕读,最后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以说,你是他们人生的楷模、学习的典范。

进入大学后,你一面潜心攻读,一面将你文学的天赋尽情挥洒。在中文系里,你率先办起了油印文学小报。知道我也爱好文学,你还经常向我约稿。每当收到你寄来的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小报时,我的心狂跳不已。在读大学期间,你的诗歌、散文陆续在《青年作家》、《星星诗刊》等全国知名刊物发表。每当有作品发表,你准会第一个告知我,有时还会将发表的文章复印后给我寄来,让我分享你发表作品的快乐。我记得,你读大学时的一个暑假,回老家时恰遇当时的合川县正在举办农民艺术节。由于我们关系特好,我极力向当时的镇文化站长举荐你的作品,果然不负众望,你的作品一举获得了文学类诗歌一等奖,为全镇人民赢得了殊荣。

大学毕业后,你分配到重庆藏族中学任教。由于业务精良、成绩斐然,你被学校任命为办公室主任。由于你爱好文学,十分渴望利用业余时间经营自己的爱好。于是,在干好本职工作时,你几乎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了业余文学创作之中,你的散文选(累计10篇)进入了沙坪坝区作家协会于1999年10月编辑出版的《歌乐听潮》一书,其中《父亲的眼泪》一文,堪称散文的经典之作。重庆的一些散文名家曾将此文与中国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父亲的背影》相提并论。你曾经笑着对我说,你班上的学生,都喜欢调皮地叫你“朱自清”。此间,你还在《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名人传记》、《少年文艺》等报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

2002年后,你尝试纪实特稿写作,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发掘洋溢着时代气息和闪烁人间至爱真情的社会纪实题材,倾情放歌时代主旋律。数十万字的纪实作品发表在《知音》、《华西都市报》、《现代家庭》、《深圳青年》、《风流一代》等报刊。2005年5月,你洋洋洒洒近30万字的报告文学集--- 《十八岁女孩的青春三级跳》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并在全国公开发行。

由于你在文学上的突出表现,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曾借调你去工作。但你仍舍弃不了与你朝夕相处的广大师生,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大家中间。你是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会员、沙坪坝区作家协会理事。这些头衔,带给你的绝不仅仅只是荣誉的光环,还有你学识、智慧、为人、爱憎等元素的集中表达于展现。

沐洋兄弟,你为了赶写一篇特稿,2008年8月4日,我们一起去到了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美丽的村镇、被誉为巴渝小十景之一的涞滩古镇,听说有作家到访,我的文友早早地到古镇等候我们。采访结束后,盛情的朋友邀请我们品尝了古镇美食,我们俩当晚住在了古镇的一家旅店。是夜,我们谈论文学至凌晨三点,听到古镇人家的晨鸡报晓才进入梦乡。第二天早餐,朋友用古镇特产仙人掌酒、仙人掌面招待我们,随后,我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古镇。坐在返城的客车上,我们心旷神怡、意气风发,好像自己就是快乐无比、逍遥自在的神仙了!

2009年元月5日,由于合川正在举行第二节“世代思居”乡村旅游节,我特地邀请你一起过节。当天。我们尽情游览了清泉山庄、石泉山庄、友缘山庄,思居古街、东渡古街以及铜梁洞等景区。我清楚地记得,你对东渡古街情有独钟,认为那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俏丽女郎”。那天,你拍摄了许多古街图片,后来以我和你的名义,将标题为——《重庆:发现袖珍古街》图文并茂的帖子发到了《天涯》网站, 后来,跟帖的网民鱼贯而入、趋之若鹜,尤其吸引了不少驴友的眼球。隔三岔五,你总会与我不是在网上互动就是电话联系,说我们发那帖子如何如何火呐、人气如何如何旺呐!看到你那副得意的样子,我也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起来。

沐洋兄弟,还记得2009年5月29日那天吗?我们相约去到被誉为天下灵山的龙多山。这是五月春正浓的大好时节啊!我们沿途欣赏着秀丽的乡村田园、呼吸着甜润的清新空气。当跃上龙多山的至高点时,你脱口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古诗;看见你这样高的兴致,我也吟出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我们相视而笑,随后尽情游玩这名副其实的川东名山。在回城的路上,你与我攀谈起了唐代大散文家孙樵写的游记式散文--《龙多山录》。

为了以文会友,你发起成立了“悠闲生活群”,从而为文友们搭建起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栀子、紫罗兰、江南、杨兰、涪江人家、思思、幺妹、大侠、五虎、杉杉,蓝天白云、四季逸、亿万光年、雨打平沙、洋石灰、平凡人等朋友,成为你群内的中流砥柱。

好兄弟,2009年12月19日,你将“悠闲生活群“的部分群友带来合川观光,我们一起游古镇、享美食,夜宿农家乐。在联谊会上,大家歌声飞扬、舞姿翩然,随后畅谈人生。那爽朗的笑声、那和谐的氛围,感染了晶莹的露珠、温暖了寂静的寒夜。当晚,我与你住在同一房间,我们俩谈论生活、探讨人生、议论文学,也谈一些男人之间的“私房话”。那可是知己之间独有的信任和特有的默契啊!

好兄弟,你曾经对我说过,我们俩还要一起去看看阆中古城、凤凰古城,还要去家乡看看天生寨古城堡以及合川四大名刹之一的净果古寺……

沐洋兄弟,你还主动要求在我出版个人文学专集时为其作序,并调侃道:因为我最懂你;就在你蒙难的前一天晚上,你还电话告知我和你的散文已同在《重庆散文》杂志第7期发表的消息……

好兄弟,你是才华横溢的作家。你一定知道,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你的学识与才智、你的大度与豪迈、你的谦逊与善良,支撑起你人格魅力的大厦。你的音容笑貌,将永远定格在我精神的家园和思想的领地。

好兄弟,赶快回来吧!我在故乡青青的山岗上等你。不要让我望眼欲穿、不要让我珠泪涟涟,我们之间许多许多的约定,都等着你共同去一一实现!……

 2010年11月19日一稿

 2025年7月8日修改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这篇追忆文友沐洋的散文,以真挚的情感为骨、以具体的生活片段为肉,在时间的串联中勾勒出一位才华横溢、人格闪光的友人形象,字里行间满是深切的思念与不舍,是一篇情感饱满、细节动人的回忆性散文。 周国顺 07-08
泪痕浸透的故纸堆:论《久别的人盼重逢》中那揉碎的心

《久别的人盼重逢》字字浸透血泪,通篇皆是失魂的呼告。2010年11月17日21时,作者的世界骤然倾塌——挚友沐洋猝然离世,43岁的生命如繁花突遭寒流摧折。“质问苍天,苍天无语;怒诉大地,大地静默”,这无告的悲鸣,是生命面对无常深渊最原始的痛嚎。一句“我好想好想你及时归来”,道尽了所有未竟之约的永恒遗憾。
谢会长 07-08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