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河伍道发助庙兴“家家酒 ”
岑河伍道发 助庙兴“家家酒”
肖炎方
伍道发,现在奔90了;岑河镇原财政所所长、原党办主任、书法协会会长、岑参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等。
他穿着工整,斯文,大分头常年油光,有条不紊,像伟人毛泽东;浓眉毛却像林彪,集“万寿无疆”“永远健康”于一身,大富大贵之人也。莫斯科红场,列宁、斯大林特型演员在那里与人合影留恋,是终身职业,收入颇丰。可惜他生在小地方,要是在大城市大景点,他也会风光无限。
不过,没关系,他在小地方古镇岑河,仍然是风光无限。我们庙兴村出过一个人张生忠,从村书记提拔为镇企办主任,经常给我们讲伍道发,那语气当然很佩服,说他是才子,出口成章,讲话一套一套的; 还在荆州文学、江汉商报发表过文章。加之他是东湖人,我好朋友段昌期也经常讲伍道发,那语气缓一点儿,不佩服,至少是肯定的。因为段昌期在东湖小学当过校长,读过省中专,一向比较高傲。由此,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我,开始有点尊重他了。
2012年我退休回庙兴写村史,腊月团拜会时,拜托振文兄邀请岑河文化人到场领导我们。那天岑河本土的文豪们差不多都到了。他们整出了岑河文化10碗9碗7星宴的满汉全席,又来为我们“兴旺庙兴村”的“家家酒”赠字,赠言,赠光辉。
当时在场的庙兴人喜眯了,笑歪了,感激不尽。席间,他妙语连珠,风趣无限。讲到他们的文化出行,伍道发不停,不嗝,不思索,就像魔术师口里的彩绸,就像山涧叮咚不断的泉水,有节拍,有板眼,叙述,而且描写,全是文学语言,文白相间,诗文并茂,绘声绘色。我第一次领略了岑河才子风范。
他们在当阳市碰到女记者攀谈,后和岑河学者两地手机短信往来,每首诗尾均以“月亮”收束: “……月亮知道我的心” “……月亮照耀我的心” “……月亮传递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 ……怎一个 “月亮”了得。
我孤陋寡闻,疑心这应该是岑河古镇少见的文化盛会吧?恐怕上一次可能就是千年之前的岑门三相一诗人的哪一次吧?
我是有福之人。在庙兴写村史,出了一位农民诗人张长誉; 到杨场写村史,又出了一位散文作家、长篇小说作家杨清春。她出书时,岑参书画院长张国大率岑河文化圈到场去祝贺。文化站长李发国先生要伍道发代表发言,满座皆惊,啧啧称羡。2015年秋收农场团拜会时,有各方人士,李发国先生又要伍道发代表发言。伍道发真不愧岑河形象代言人----才子伍道发。
伍道发晚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党中央号召“两学一做” ,学党章,抄写党章。岑河是连续两届“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要做得与众不同。杜义、李发国、张国大,几人一议,所有人用钢笔,岑河人用毛笔,而且要赶在“七一”前,向党的95周年隆重献礼。
伍道发郑重接受了任务。从受命之日起,夙兴夜寐,唯恐托付无效,以伤众人之厚爱,以伤岑河之雅誉。用毛笔写党章,不仅仅是简单的抄写,要把它当做是一次创作,既要表达一个老党员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党章是神圣庄严的,行草虽然快,但给人飘忽之觉;楷书中正平稳,但速度慢,时间恐怕来不及;最后,伍道发选择了行楷。合理布局,巧妙谋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既不失庄重典雅,又起承转合,意气相连,线条流畅,刚劲有力,有一气贯穿之神韵,又有款款飞扬之气势。
伍道发当时已74岁了。老人毕竟年纪大了,书写时间长了,眼睛发花,看不清楚,他就用凉毛巾敷到眼睛上缓解一下;胳膊麻了,就用“老头乐”敲打敲打;长时间握笔,无名指被笔杆磨破流血,缠上“即时贴”继续写……儿行千里终念母,党员到老是党儿。52年党龄,年过古稀,仍要“浴血奋战”。艺术饱蘸心血,心血又滋养艺术,向党献大礼,献厚礼,在党的怀抱里不忘初心,永葆青春,可亲可敬。
16089字啊,104张条幅,毛笔写烂了几支,手指写破了缠胶布,15天,半个月,终于提前呈现。
精神感人至深,行为震撼了定向村、木垸村夫妻双双老家的村民,集体出钱装裱,每轴上头都有党徽熠熠生辉。“七一”前夕,岑河镇党委在定向村举行庆祝活动,104张条幅挂在会场,一字排开长达42米,成为古今中外一道奇观。荆州日报资深望重的记者编辑曹哥说,这是创意,这是创举,这可能是全省乃至全国性有价值的新闻。
参加庆祝活动的所有男女老少,驻足观看,留连欣赏,啧啧赞叹,明镜高悬。
党章卷轴已继续挂在木垸村党员活动室里,和岑参书画院、农耕博物馆共同成为岑河三大“血脉”,滋养后人。
在当时岑河文化圈子里,起初我尊黄祥鑫老师为大哥,后来才知聂宜成老师才是第一大哥,我只能尊他为伍三哥了。
肖炎方向伍三哥致敬!向岑河文化老人致敬!
肖炎方: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高级教师。沙市区意见领袖、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家网在线会员。
简历。1952年出生,1967年岑河中学毕业,1974年庙兴村民办小学任教。1987年湖北大学自学考试毕业,借调国办周黄中学。1993年转为公办教师,调荆州地区东方红中学,升高级教师。2012年退休,被聘为本市晚报、日报、荆周刊、江汉商报、电视报等特约评论员;2014年加入湖北省作协;被儒家经济文化网标榜为专栏作家、主页名人、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2015年被聘为本市“关工委”文书;2016年,特骋为荆州开发区地名普查“顾问”“文化专员”。《“可以”的朦胧美》被收入上海《语文学习50年精品集》等;多篇被收入国家文库、中国知网、中国图书网、中国期刊网、参考网、人和网、人人文库网、中华活页文选、中国教育在线、美文苑阅读网、意空间阅读网、美文网、网易订阅、百度学术等。
作家。在人民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文明网、中工网、儒经网、荆楚网、红网和几十种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几千篇。发表中篇小说<<七处架火八处烧>>等。著有<<荆州教育人>><<荆楚风情往事>>等。<<方言还能活多久>>《游拜荆州客官农民诗祖孟浩然》<<上海高考作文:理性对待事物发展的任性>>等多篇被人民网精荐置顶。《庙兴村小学多情趣》《颠覆认知“几床琴”》等多篇被中国作家网窗口推荐。
评论家。南郡楹联博物馆顾问。<<三八之力可能不止半边天>>阅读量818万,<<问责新机制让庸官混不下去>> 超5千万,<<润物无声的五毛钱仪式感>>6.8亿。<<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须改正>>,促央视后为《两会早知道》《两会你我他》。在人民网向全国首倡<<现代化旁请暂缓留盲道>>《绿皮火车应适当改进》。《美抵制北京冬奥自取三辱》《从难民看欧美道德文明》被网友读者誉为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具阅读价值的文章。
教育家。1991年入列<<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当代中学名师辞典>>。辅导本班学生在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种报刊发表顶峰1年超过100篇。全国新世纪作文大赛第13届专家评审委员。《再评杨修之死》人教社《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当期印为要目外文目录,发行百多个国家。《婚恋作品的德育和美育》发全国中语会刊《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04期头条。批评全国、湖北、安徽、重庆高考作文命题;《回首湖北高考流浪狗》被列为《高中语文篇目索引》。参编<<高考作文戏剧性表达例说>>《作文辞典》等几十种。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