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编辑:admin 阅读:359 次更新:2024-06-19 举报

  五千年的文明史,记载着多少杀伐征战?朝代更替,更是象是天上的云朵一样,变幻莫测,反复无常。但有一样东西却始终没变:那就是发生这些事件的地理。即使变,总也离不开这几大地理单元。搞清了这几大地理单元,你就能能清晰地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这就是李不白先生的《透过地理看历史》一书告诉我的。全书共十七章,从广阔的视野,深刻解读了历史上的著名战争与地形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该书以典型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发生这些事件的时间为坐标,纵横捭合,为我们构建出一幅幅丰富多彩,而又直观可感的历史画卷。

读《透过地理看历史》读《透过地理看历史》

  整个华夏版图,宛如大海,潮起潮落,有时大,有时小,从来都没有固定过。不管千百年来,历史风云如何变幻,总离不开在这些地方做文章。那就是:关中、中原、河北、山东、荆楚、江东、河套、河西走廊、西域等。

  让我们首先来看关中,古称有“王者之气”的地方。即渭河下游,从宝鸡到咸阳、长安,以及渭南这一带。这里东临黄河,其余三面都是高山峻岭。中间是八百里秦川。渭河穿境而过,流过富饶的关中平原,汇入滔滔黄河。四周只有四个险要的关口进出:东面是函谷关,西面是散关,南面是武关,北面是萧关。有山有水有良田。这样一个风水宝地,怎能不吸引历代统治者的眼光?所以自西周以来,先后有秦、西汉、东汉、隋、唐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在这样有限的空间内,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但见车水马龙,冠盖池鹜,商贾云集,各个朝代的兵马,招摇过市,煊赫着各自的辉煌!

  走出古老的隘口,再越过秦岭,就是汉中。从汉中有四条道路进入关中,直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韩信曾在这里“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为刘邦打下万里江山。诸葛亮走子午道,曾在这里六出祁山,“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再往南,就是“天府之国”的广阔天地。巴山蜀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里本来是个闭塞的蛮荒之地,但自秦占领后,修建起了都江堰。从此,把经常泛滥成灾的成都平原,变成了沃野千里的米粮仓。这样一个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一江春水向东流,吃喝不愁的好地方,养育了一方的繁华,培养了四川人的慢节奏。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得益于四川的独特地形,巧用四川人的“慢节奏”,终于拖垮了日本鬼子的急性子。

  关中平原的西安,随着政治中心东移,经济中心南移,逐渐被交通更为便利的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所取代。走出深山峡谷的狭窄,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边的华北大平原,即所谓的中原。自古以来,积攒了一定势力的枭雄,谁不想逐鹿中原?中原的范围,狭义的是指河南。早期炎黄就曾在这里大战,后来黄帝统一了中原。春秋战国时,各诸侯争霸的主战场,都选在这里。直到秦、汉、三国等。可以说河南的每一寸土地,都经受过战火的洗礼。每一锄头挖下去,都有可能碰出文物发出的火花。广义的中原是指河北、河南、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对于这广义的中原,远的不说,近期的就有蒋、冯、阎发动的中原大战,人民解放军发动的淮海大战。前者,蒋介石反败为胜,因为张学良在关键时刻拥蒋。后者,解放军六十万对八十万,因为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关中的东北面,有个神奇的省份叫山西。尧帝时称唐,东周时称晋。“桐叶封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春秋时晋楚争霸,好不威风。结果强枝弱干,晋忠被赵、魏、韩三家所取代。郭兰英曾用她天籁般的歌声,描绘过这里:“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它的西面是吕梁山,吕梁山外是黄河,隔开了山西与陕西,所以这里又称作“表里山河”。它的东面有太行山,北有恒山,南有中条山。两条大河几乎贯穿了全境,这就是汾河和桑干。中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长治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又是一个有山有水有良田的好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特殊的地理关口:雁门关是由北往南的唯一出口,娘子关是石家庄穿越太行山的必经之路,平型关是太原的东大门,宁武关是太原的西大门。自给自足的自然条件,被人们选作了躲避战乱的天堂。这种四塞之地,在战乱年代,曾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大的庇护?元末从河北、河南、山东到两淮,人口大量流入了这里。当时全国人口五千多万,山西就占了四百多万。战后中原地区几乎成了荒地,幸得山西的人源补充。明朝先后十几次从这里移民,前后差不多五十年,涉及一千二百三十个姓氏。当时移民的中转站就在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很多人的家谱就是从大槐树记起。大槐树成了他们心中的圣地。从战略上看,山西始终是华北的门户。既是中原王朝反击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又是游牧民族南下的必经之路。一直到今天,山西仍是北京的西北屏障。

  从关中沿着山谷往西,中间经过一条狭长的通道,水草丰美,这里就是河西走廊。汉武帝之前,一直是匈奴人的天下。为了获取优质的军马产地,为了阻断青藏高原上羌人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联系,更为了打通去西域的通道,汉武帝任用天才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和他的舅舅卫青,通过河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彻底击垮了匈奴,扭转了任匈奴宰割的命运。汉武帝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奔走十三年,去时一百多人,最后只有两人回来了。虽然没有完成设定的任务,但却带回了大量有关西域的信息。正是这些信息,让汉武帝大开了眼界,下定了打通西域的决心。后在李广利将军的有力打击下,汉才真正控制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统一管理玉门关以西诸国。鸦片战争后,这里遭到俄国及外部势力的蚕食。是左宗棠凭一已之力,击败了侵略者,收复了失地,这才有了今天我们能见到的辽阔的新疆,听到那首充满自豪和欢快的《我们新疆好地方》。

  在中国的历史上,地理因素对战争影响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利用地理条件改变历史进程,非抗日战争莫属。九一八后,日本人占据了上海,随后又占领了山海关和张家口,想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到了1936年,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如何阻止日寇的侵略步伐?国民政府想出的对策是:以空间换时间,就是利用中国特有的地形,拖慢日本进攻的步伐。首先是打乱日本的进攻计划。日本人当时已经控制了东北、华北和山东,很轻易就可以拿下中原。然后以中原为据点,分两路南进。一路经两淮取江南,一路克襄阳取荆襄。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可以控制长江中下游。那样三个月亡华,可能不是吹牛。蒋介石的策略是:吸引日本鬼子由东往西打,因此就有了淞沪会战。与此同时,阎锡山在山西发起了太原会战。蒋介石又炸开了花园口,中国南方被阻断。日本人忙从上海沿长江深入内地,遭受到抗日军民的层层阻击,疲惫不堪,终难有大规模的用兵举动。日本人也试图从宜昌仰攻三峡,但没有成功。对日本人来说更要命的是,算计中国还未得逞,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已经打响。随着美国在广岛、长崎的两声巨响,日本举国人心崩溃,最终无条件投降。中国之所以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一是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二是靠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优势,将日寇的闪电战拖成了持久战。以我所长,克敌所短,让侵略者陷入到战争的泥沼,直至灭亡。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地势落差大,地理环境相对稳定、封闭。又有许多天然屏障,阻断了外来文明的入侵。得天独厚的战略纵深,使得侵略者不管如何逞强于一时,必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都会被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吞没和埋葬!“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如今检点历史留下的历史陈迹,解读其中的故事,尤不能不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想起孟子“固国不以山川之险”的话,又让我想到:光有地理之优还远远不够,还要使我们的祖国变得真正强大起来才行!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