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菊残犹有傲霜枝

作者:苑丁 阅读:51 次更新:2024-06-12 举报

“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抓住了秋菊的本质特征,凸显了菊花的傲霜凌雪的坚毅顽强的风骨,令人叹服。
   我喜欢荷花,因为牠出污泥而不染;我喜欢梅花,因为牠那排列有序的淡淡的五片花瓣,象征着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我喜欢菊花,因为菊花傲霜凌寒,千姿百态,有吉祥、长命之意,给人以团结之感。
   我种过荷花,那是用水缸养殖的,虽然面积不大,但长势很旺,花开得很艳;我种过腊梅,花了一番心血,不过长出幼苗后,因缺乏经验管理不当,又枯萎了;我养育过菊花,那是我居住在学校的平房里的时候,取土方便,存放也随便,一下子就培植了四十多盆,是我培植养育最多的花卉,也是养育最成功的花卉。
   菊花生长的时间很长,开花的时日也不短。每年开春,阳光朗照,地气回暖,菊花宿根上的幼苗挺起胸膛,蓬勃生长,我折下幼苗插在花盆里,按照不同的品种扦插,四十多盆,扦插了四十几个品种。有白色的,像雪花似的花瓣是收卷状的;有淡黄色的千细绵长的,被我戏称为金发女郎;有花心花瓣都向内微卷的,羞答答的像害羞的美貌少女被称做羞女;有深紫色的如一团墨色的墨菊;还有一种颜色绝妙无比的,给人清淡冷凌美的菊花等等。嘿嘿,菊花的品种真多啊!
   这四十多个不同颜色姿态各异的品种的菊花,都是我从花友那里讨要选择来的。菊花很有观赏价值,而且开花的时间较长,一直到牠经霜沐雪才渐渐凋敝,然而还有傲霜凌雪的菊枝,正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赠好友刘景文的《冬景》绝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所写的。培育护养菊花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养心修性,陶冶情操。要想培育护养成功,必须要特别耐心,从扦插那天起,从春天一直忙到秋天,才能见到牠开花,其中培土、施肥、浇水都不能大意。还要特别细心。要经常整枝修枝,不能让牠自然生长,自然开花。不然,枝蔓过密,枝条扦细修长,弱不禁风。花骨朵太多太密,开出的花虽多,但很弱小,那就失去其观光的价值了。
   我整理菊花,一株或一盆只让牠保留三到四个粗壮的枝条,每个枝条的顶端只留有一个花骨朵,其余的像鱼子一样的花骨朵必须细心将牠掐除掉,这样开出来的花朵壮实硕大,姿态百出,美极了!
   一年四季,春夏秋三季的早早晚晚,我都在侍弄菊花,到了深秋,我的四十几盆菊花开始生机勃勃地开放了,摆放在秋高气爽的蓝天白云下的门前的空场上,那些红橙黄绿青蓝紫白的不同颜色,姿态各异的菊花,引来了人们的观赏点赞,令人好不开心啊·!
   养花是一种乐趣,赏花是一种享受。菊花是梅花、蓝花、竹子花木中的四君子之一,是我国传统名花。三千多年来,人们都青睐菊花,喜欢培育养护菊花,致使菊花的品种发展达到了三千多种。菊花傲霜凌雪开放,不屈不挠的品格,令人赞颂,招来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赏识、推崇和点赞,写出了许许多多描写菊花的高尚品格和赞赏菊花的傲霜凌雪,顽强不屈的精神的诗篇。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孟浩然的著名诗句,让我想起了我国民间过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消灾避祸的习俗。我更喜爱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冬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著名的绝句。这里的“擎”,举起,托起。“雨盖”,比喻像雨伞一样展开的荷叶。“残”,残败,凋谢。“犹”,仍然。诗的第一第二局,写“荷尽”、“菊残”,一个”尽”字和一个“残”字,尽显初冬的萧瑟凋零的景象,作者用“已无”跟“犹有”做对比,突出“傲霜枝”,写菊花在风霜严寒劣镜尚有生机,展现其傲霜斗寒的形象。这两句是写景,景中有情。第三和第四两句,显然是写情,情中有景,突出“橙黄橘绿”的丰收在望的好年景。这首绝句,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和巧妙的比兴手法,情景交融地勉励好友要像“荷尽”、“菊残”时的“傲霜枝”那样不屈不挠,傲霜抗寒,定能迎来“橙黄橘绿”的好年景。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所以我喜欢苏轼的这首咏菊的绝句,也喜欢“傲霜枝”的菊花。

                                   

                                                                                                            

上一篇: 火车上

下一篇: 喜鹊枝头喳喳叫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